一种风电维护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81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电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维护吊篮,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段首尾相连的支撑架,相邻的两个支撑架的交点处设有环抱组件,所述环抱组件用于与塔筒抵接;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环抱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环抱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结构做伸缩运动,以带动所述环抱组件与所述塔筒接触或分离;束紧机构,连接所述环抱组件和塔筒;提升机构,具有多个,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上;该风电维护吊篮可以稳定的固定在塔筒上,保证了与塔筒的稳定连接,操作人员在进行塔筒和风叶的维修时,避免出现摇晃的情况,增加了系统稳定和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保证了施工质量。保证了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维护吊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维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维护吊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实施,风电行业发展已近十余年头,设备陆续进入维护、维修期,尤其是塔筒和风机叶片的维护已经迫在眉捷。
[0003]传统风机叶片维护是蜘蛛人或采用吊篮加凤揽绳斜拉控制的方法,由于作业高度大斜拉控制不精确,所需地面配合人员多,作业速度慢、安全系数底、施工质量差、经济效益低。这两种方法~均需采用风揽绳控制,而海上小型船只一直处于摇摆状态,更不能抛锚作业,无法实施风缆绳控制方法,因而无法保证作业稳定,导致安全风险高、工作效率低、施工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海上风叶维修施工无法保证作业稳定,导致安全风险高、工作效率低、施工质量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风电维护吊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电维护吊篮,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段首尾相连的支撑架,相邻的两个支撑架的交点处设有环抱组件,所述环抱组件用于与塔筒抵接;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环抱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环抱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结构做伸缩运动,以带动所述环抱组件与所述塔筒接触或分离;束紧机构,连接所述环抱组件和塔筒;提升机构,具有多个,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上;连接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伸缩机构连接,另一端与两个对称设置的可伸缩框架连接,可伸缩框架上设有工作平台;提升架,与所述可伸缩框架连接,所述提升架和提升机构共同带动所述支撑架和可伸缩框架运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环抱组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连接板,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所述连接板并列设置,且连接成弧状结构。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橡胶滚轮,所述橡胶滚轮设于所述连接板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设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导向架,呈U型,所述导向架的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内;连接座,设于所述导向架上,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带动所述导定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做伸缩运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包括:工型架,所述工型架设于所述导向架上;安装板,垂直于所述工型架设置,所述伸缩机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桥,所述连接桥设于两个所述可伸缩框架的两端,所述连接桥用于固定所述可伸缩框架。
[0011]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架包括:吊架,所述吊架上设有连接件;安全锁,所述安全锁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吊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伸缩框架连接。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脚板,所述脚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本体;固定板,具有两组,对称设于所述本体的两侧,每组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本体上形成安装槽,所述吊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水平电动缸。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电维护吊篮,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段首尾相连的支撑架,相邻的两个支撑架的交点处设有环抱组件,所述环抱组件用于与塔筒抵接;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环抱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环抱组件相对所述支撑结构做伸缩运动,以带动所述环抱组件与所述塔筒接触或分离;束紧机构,连接所述环抱组件和塔筒;提升机构,具有多个,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上;连接结构,一端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伸缩机构连接,另一端与两个对称设置的可伸缩框架连接可伸缩框架上设有工作平台;提升架,与所述可伸缩框架连接,所述提升架和提升机构共同带动所述支撑架和可伸缩框架运动。
[0017]将多个支撑架首尾相连,并组成支撑结构,在支撑架的交点处设置环抱组件,该环抱组件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小多个支撑架连接的弯折度,使得多个支撑架连接成的支撑结构更加的圆滑,更加适于与塔筒连接。通过驱动机构与环抱组件连接,从而便于驱动机构带动环保组件相对支撑架做伸缩运动;初始状态下,驱动机构未驱动环抱组件动作,即环抱组件与塔筒处于分离状态。当需要环抱组件与塔筒接触时,即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环抱组件与塔筒接触,从而将支撑结构固定在塔筒上,再利用专用束紧机构将六个环抱组件牢牢地捆绑在塔筒上,此时即可进行施工作业。其中,支撑结构通过连接结构与可伸缩框架连接,并且,在支撑结构上还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可以带动连接结构做伸缩运动,即调节连接结构的长度。同时,利用提升机构与支撑结构连接,提升架与所可伸缩框架连接,即可以通过提升架和提升机构共同带动所述支撑架和可伸缩框架运动,该运动为上下运动,进行该风电维护转动吊篮的升降,进而对塔筒和风叶进行维修。该风电维护吊篮可以稳定的固定在塔筒上,保证了与塔筒的稳定连接,操作人员在进行塔筒和风叶的维修时,避免出现摇晃的情况,增加了导致安全系统、保证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施工质量。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电维护吊篮,所述环抱组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连接板,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板并列设置,且连接成弧状结构。通过将多个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架上,即为连接板提供了安装位置,并且多个连接板焊接在连接架上,也保证了连接板的连接稳定性。
[0019]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电维护吊篮,还包括橡胶滚轮,所述橡胶滚轮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橡胶滚轮的设置,保证了支撑结构在上、下运动过程中不会摇摆晃动,增加了支撑结构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当到达作业所需要的高度时,驱动机构向塔筒推进,使每个环抱组件与塔筒贴合,再利用专用束紧机构将六个环抱组件牢牢地捆绑在塔筒上,此时即可进行施工作业。
[0020]提供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来介绍对概念的选择,它们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被进一步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无意标识本公开的重要特征或必要特征,也无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电维护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环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第一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第二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维护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支撑结构(1)包括多段首尾相连的支撑架(11),相邻的两个支撑架(11)的交点处设有环抱组件(2),环抱组件(2)用于与塔筒抵接;驱动机构(3),设于支撑结构(1)上,且驱动机构(3)与环抱组件(2)连接,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环抱组件(2)相对支撑结构(1)做伸缩运动,以带动环抱组件(2)与塔筒接触或分离;束紧机构,连接环抱组件(2)和塔筒;提升机构(4),具有多个,分别设于支撑架(11)上;连接结构(5),一端与支撑结构(1)上的伸缩机构(6)连接,另一端与两个对称设置的可伸缩框架(7)连接,可伸缩框架(7)上设有工作平台;提升架(8),与可伸缩框架(7)连接,提升架(8)和提升机构(4)共同带动支撑架(11)和可伸缩框架(7)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维护吊篮,其特征在于,环抱组件(2)包括:连接架(21),连接架(21)与驱动机构(3)连接;连接板(22),具有多个,多个连接板(22)设于连接架(21)上,连接板(22)并列设置,且连接成弧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维护吊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滚轮(101),橡胶滚轮(101)设于连接板(22)上。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电维护吊篮,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5)包括:第一导向座(51)和第二导向座(52),设于支撑结构(1)的底部;导向架(53),呈U型,导向架(53)的一端插置于第一导向座(51)和第二导向座(52)内;连接座(54),设于导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明严文俊殷亚洲彭洪杨锦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风洋风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