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站台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478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站台门系统,属于站台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图像采集模块对车体的侧面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到控制模块;S2、所述控制模块对车体侧图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判定列车车门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是否落在了升降式升降门单元在第一平面投影的区域范围;S3、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判定结果,向所述升降门单元和/或列车发送对应的指令信号,实现各升降门单元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车门与升降门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判定,并基于判定结果实施站台门系统的运行,可应对突发情况,实施该方法的站台门系统可适用于多种的车型,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有良好的推广价值。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站台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站台门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站台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横移式站台门,通常是在乘客通道两侧设置固定门和可左右滑动的滑动门,当站台门开启时,滑动门向固定门一侧滑动与固定门重叠,由于固定门的存在,导致站台门的通行宽度受到限制。即便增加横移式站台门的开门宽度,也无法保证满足各种车型的停车工况需求;并且增加横移式站台门的开门宽度会造成传动机构运动行程增大,导致滑动门驱动电机功率增大,对安装空间、设备成本都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若选用套叠门,采用多个横移的滑动门套叠的方式增加门体的开度,其开度仍然有限,对车型的适应性较差,只能针对指定的车型进行设计,一旦方案确定后,如果线路中再新增别的车型,仍然无法兼容,灵活性差。
[0003]因此,通过采用升降式站台门以替代传统的站台门,其升降式站台门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可适用于多种车型,且占地面积较小,是目前车站站台门的热点研究方向。但是目前站台上的各升降式升降门单元的控制依然采用集中控制,统一的进行开闭,或者通过调度中心根据预设的车型、编组,提前确定所需打开的升降门单元,进行站台门开闭控制,同时,在列车进行停车过程中,可能因为设备故障或者紧急状态下,无法按照预定模式将车辆停在指定位置,使得车门与站台门无法对应,使得传统的升降式站台门依然受到车型、编组、到站时间以及停车精度的影响,灵活性较差。
[0004]因此,目前需要对升降式站台门的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使得站台门可进行自适应开闭,提高站台门运行效率,并对应提出一种站台门系统以实现这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站台门系统,其中通过对车门与升降门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判定,并基于判定结果实施站台门系统的运行,可应对突发情况,使得实施该方法的站台门系统可适用于多种的车型。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图像采集模块对车体侧面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到控制模块;
[0008]S2、所述控制模块对车体侧面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判定列车车门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是否落在了升降门单元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区域范围;
[0009]S3、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判定结果,分别向所述升降门单元和/或列车发送对应的指令信号,实现各升降门单元运行:
[0010]S31、当所述控制模块判定列车车门的投影部分落在所述升降门单元的投影区域
内,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列车发送闭门信息,使得对应的列车车门保持关闭;
[0011]S32、当所述控制模块判定所述列车车门的投影完全落在所述升降门单元的投影区域内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向对应的所述升降门单元发送开门信息;
[0012]S33、当所述控制模块判定所述列车车门的投影完全没有落在所述升降门单元的投影区域内时,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升降门单元发送引导信号。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1中,还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14]S311、所述控制模块对列车门与立柱相对的情况进行校核;
[0015]S312、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正对立柱的车门与列车的相对位置信息;
[0016]S313、所述控制模块将指定对应车门保持闭门状态的闭门信息发送至列车上。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11中,所述控制模块进行校核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0018]首先所述控制模块确认所述车门与对应升降门单元的相对位置,确定其所涉及的另一个升降门单元;
[0019]再调取另一个升降门单元的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
[0020]将两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裁剪、拼接,形成新的图像信息;
[0021]对新的图像信息中进行车门特征提取,以确定存在所述车门正对立柱。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2中,包括如下步骤:
[0023]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对所述车门进行实时检测,并将图像信息实时传给控制模块;
[0024]所述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车门开启后,再向所述升降门单元发送开门信息。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1中,所述控制模块对与所述立柱相对的车门以及与所述立柱相关联的两升降门单元进行标识;
[0026]在步骤S32中,所述控制模块发现所标识的车门处于运动状态,向对应升降门单元发送引导信号。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运行前包括如下步骤:
[0028]车辆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运行时,启动车速采集模块进行车辆速度检测;
[0029]车速采集模块在检测到车辆车速为0时,启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图像采集。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视野扫描范围覆盖列车正对两立柱之间且包含立柱在内的侧面区域。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站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横向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升降式升降门单元,对应各所述升降门单元面向停车区域的侧面上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车体侧面进行图像采集;
[0032]还包括控制模块,其与升降门单元以及图像采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向所述升降门单元发送指令信号。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对进站车辆进行检测的车辆检测模块和/或车速采集模块。
[003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升降门单元面向公共区域一侧设置有交互面板。
[0035]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6]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包括:
[0037](1)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站台门系统,其通过对车门与升降门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判定,并设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尤其是当列车门与升降门单元中的立柱相对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本申请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站台门系统可适用于多种的车型,且不受车型、编组、到站时间以及停车精度的影响,规避调度控制延迟的问题;
[0038](2)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站台门系统,其现有站台系统设计时尽可能符合多种车型的情况下,尽量避免车门与立柱相对的情况发生,但是这样所采用的车辆选型受限,即使能采用,也需要在运维端部署大量人力,进行调度指挥,本申请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基于站台门大开度特性,并对车门与立柱相对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使得其适用范围广,节省人力,自动化程度高,并具有良好的应对车辆与站台之间发生错位情况的能力;
[0039](3)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站台门系统,其通过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图像采集模块对车体侧面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到控制模块;S2、所述控制模块对车体侧面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判定列车车门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是否落在了升降门单元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区域范围;S3、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判定结果,分别向所述升降门单元和/或列车发送对应的指令信号,实现各升降门单元运行:S31、当所述控制模块判定列车车门的投影部分落在所述升降门单元的投影区域内,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列车发送闭门信息,使得对应的列车车门保持关闭;S32、当所述控制模块判定所述列车车门的投影完全落在所述升降门单元的投影区域内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向对应的所述升降门单元发送开门信息;S33、当所述控制模块判定所述列车车门的投影完全没有落在所述升降门单元的投影区域内时,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升降门单元发送引导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其中,在步骤S31中,还包括如下具体步骤:S311、所述控制模块对列车门与立柱相对的情况进行校核;S312、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正对立柱的车门与列车的相对位置信息;S313、所述控制模块将指定对应车门保持闭门状态的闭门信息发送至列车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站台门自适应控制方法,其中,在步骤S311中,所述控制模块进行校核操作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所述控制模块确认所述车门与对应升降门单元的相对位置,确定其所涉及的另一个升降门单元;再调取另一个升降门单元的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将两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裁剪、拼接,形成新的图像信息;对新的图像信息中进行车门特征提取,以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勤郝颖何翔张琨张长能王丹光振雄董云松雷崇马涛邱绍峰李加祺张俊岭汪成明李成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铁道工程承包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铁路站场调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