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积物污染物和环境因子同步检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沉积物/土壤二维监测
,具体为一种沉积物污染物和环境因子同步检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由含氮(N)、磷(P)营养盐和铁(Fe)、镉(Cd)等重金属污染引起的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及水生态退化等问题仍是我国当前湖库水环境治理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外源输入被有效遏制背景下,沉积物内源污染释放逐步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因。沉积物微界面是营养盐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发生分配、输移、削减和再活化的核心单元,是深入研究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机制的关键切入点。全面认识沉积物微界面营养盐和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于阐明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机制并针对性制定污染修复和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沉积物微界面是多种环境参数和污染物共同参与的复杂多维体系,且界面特性和污染物变化具有高度时空异质性,因此微界面污染过程和机制极为复杂。对沉积物微界面污染物和pH、DO等环境因子多参数耦合作用关系研究,是深入探讨内源发生机制的核心内容,而准确获取沉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积物污染物和环境因子同步检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在HPTS的磺酸基团接入十八烷基胺,制备HPTS(ODA)3;步骤二:将PtTFPP包埋于PSAN中得到PtTFPP@PSAN纳米荧光传感材料;将HPTS(ODA)3包埋于PSPVP中得到HPTS(ODA)3@PSPVP纳米荧光传感材料;将荧光参比染料BBS包埋于PVDCAN中得到BBS@PVDCAN荧光传感材料;步骤三:将步骤二中三种荧光传感材料混合加入到透水透去透离子的聚氨酯水凝胶D4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PO荧光传感材料混合液,将纳米水合氧化锆DGT吸附材料Nano
‑
ZrO和研磨后的Chelex
‑
100 DGT吸附材料Nano
‑
Chelex加入到聚氨酯水凝胶D4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DGT吸附材料混合液;步骤四:取200~1000μL荧光传感材料混合液均匀刮涂在PET基材表面,刮涂厚度为120~150μm,待荧光传感材料混合液干透后在其表面刮涂100~120μm厚度的聚氨酯水凝胶D4作为隔离层,待隔离层干透后以上述涂膜方式涂覆200~300μm厚度的DGT吸附材料混合液形成多元单层复合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物污染物和环境因子同步检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包括如下步骤:S1.将HPTS与三乙胺和乙酸酐搅拌反应完全,调节pH至2,分离得到有机层,浓缩至干得到产物1;S2.将HPTS与氯化亚砜在DMF催化条件加下加热回流反应,冷却后浓缩至干得到产物2;S3.将产物2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将十八胺溶液溶解于DMF中,将两种溶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待反应充分完成后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分离后浓缩至干得到产物3;S4.将产物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得到HPTS(ODA)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物污染物和环境因子同步检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PtTFPP@PSAN荧光传感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PtTFPP和PSAN溶解于DMF中,在超声条件下向体系内加入超纯水,离心清洗得到PtTFPP@PSAN荧光传感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物污染物和环境因子同步检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HPTS(ODA)3@PSPVP荧光传感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HPTS(ODA)3溶于THF得到HPTS(ODA)3溶液;将PSPVP充分溶解于THF、超纯水混合液中,磁力搅拌下加入HPTS(ODA)3溶液,减压蒸发去除THF,得到HPTS(ODA)3@PSPVP荧光传感材料,冷冻干燥待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物污染物和环境因子同步检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BBS@PVDCAN荧光传感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PVDCAN与BBS溶解于丙酮溶液中,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超纯水,减压蒸发去除丙酮,得到BBS@PVDCAN荧光传感材料,冷冻干燥待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物污染物和环境因子同步检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荧光传感材料混合液,PtTFPP@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林建宇,曾庆飞,谷孝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