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472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涉及管理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台和管理控制装置主体,所述管理控制装置主体固定在加工台的顶部,还包括信号接收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包括三个天线主体、若干个十字套杆、L形杆、伸缩杆,三个所述天线主体均匀等距转动安装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顶部,单个所述天线主体通过电机驱动,且电机嵌固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信号接收装置的设置,使得十字套杆在天线主体的外壁处形成加强筋防护,从而增加了天线主体的结构刚度和稳定性,从而避免了天线主体受到外物碰撞被撞弯,导致天线主体收到的信号变得模糊或不稳定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理控制
,具体为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间是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制造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使用一体化的车间管控装置可以对车间生产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将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0003]专利公告号为CN20960679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台面、检修门和电路板,所述台面底部两侧的两端均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台面的顶端固定有壳体,且壳体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壳体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有信号加强机构,所述空腔内部靠近检修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检修门上均安装有散热风扇。该专利通过安装有壳体、电路板、中央处理模块以及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使得后台终端将信号指令发送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将信号传递到中央处理模块,进而中央处理模块控制装置进行相关管理控制操作,实现远程控制。
[0004]但是上述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存在以下问题:该车间管理控制装置的接收天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接收天线的自身强度较低,因此接收天线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被撞弯,当天线被撞弯后,其方向和性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变得模糊或不稳定,影响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该车间管理控制装置的接收天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接收天线的自身强度较低,因此接收天线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被撞弯,当天线被撞弯后,其方向性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变得模糊或不稳定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包括加工台和管理控制装置主体,所述管理控制装置主体固定在加工台的顶部,还包括信号接收装置、防护装置、防误触装置和防堆积装置;其中,信号接收装置包括三个天线主体、若干个十字套杆、L形杆、伸缩杆,三个所述天线主体均匀等距转动安装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顶部,单个所述天线主体通过电机驱动,且电机嵌固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顶部,三个所述天线主体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固定在天线主体的聚集板底部,所述L形杆的一端固定伸缩杆的伸缩端外壁处,若干个所述十字套杆套接且滑动安装在天线主体的外壁处,且十字套杆固定在L形杆的外壁处,同时十字套杆在天线主体的外壁处形成加强筋防护,从而增加了天线主体的结构刚度和稳定性,从而避免了天线主体受到外物碰撞被撞弯,导致天线主体收到的信号变得模糊
或不稳定的问题。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支撑杆、固定盘、半球块,所述支撑杆固定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顶部,所述固定盘固定在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半球块固定在固定盘的顶部边缘处,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底部为半弧设置,所述半球块位于伸缩杆的半弧状部分运动轨迹上,同时半球块推动伸缩杆的半弧状部分带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向上移动,伸缩杆的伸缩端推动L形杆带动十字套杆对天线主体表面进行刮动,从而避免了灰尘会覆盖天线主体的表面,导致天线主体的灵敏度降低。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按压囊板、两个U形管、两个塞杆、两个U形推杆、两个通口防护板、两个挡板,所述按压囊板固定在加工台底部正面,两个所述U形管的一端固定在按压囊板的顶部左侧和右侧,且U形管与按压囊板的内部贯通,两个所述塞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U形管的另一端内部,两个所述U形推杆分别固定在两个塞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两个所述挡板分别固定在两个U形推杆正面和背面之间,两个所述通口防护板分别固定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顶部正面和背面,且通口防护板的顶部外壁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口,两个所述挡板位于通口防护板的通口处,通口防护板和挡板在天线主体正面和背面方向形成防护,从而避免了天线主体正面和背面有外物砸向天线主体,导致天线主体受损的问题,在工作人员踩在按压囊板上时,按压囊板中的空气被挤入到U形管中,U形管中的气体推动塞杆带动U形推杆向下移动,U形推杆带动挡板向下移动,挡板与通口防护板的通口错开,通口防护板不再对天线主体进行遮挡,从而避免了通口防护板影响天线主体信号传输的问题。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毛皮板、L形连杆、若干个橡胶条,所述毛皮板固定在挡板靠近管理控制装置主体中心的一侧,所述L形连杆固定在挡板的顶部,若干个所述橡胶条均匀等距固定在L形连杆的外壁处,且橡胶条与毛皮板的外壁接触,同时挡板带动毛皮板与橡胶条发生摩擦,橡胶条处产生静电并对天线主体周围空气中的灰尘或天线主体表面刮下的灰尘进行吸附,从而减少了灰尘二次附着在天线主体表面的量。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误触装置包括透明板,所述透明板固定在两个塞杆的底部,且透明板位于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控制按钮正面,透明板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控制按钮处形成遮挡,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出现误触操作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天线主体处落下的灰尘覆盖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控制按钮处,灰尘会对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控制按钮的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误触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圆柱、U形杆、撞击杆,若干个所述圆柱均匀等距固定在透明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U形杆滑动安装在加工台的内壁顶部,且U形杆与加工台的外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撞击杆固定在U形杆的正面,所述U形杆位于圆柱的运动轨迹上,同时透明板带动圆柱向下移动,圆柱推动U形杆带动撞击杆对透明板进行敲击,透明板发生振动,透明板抖落掉附着在其表面的灰尘,从而减少了后续工作人员对透明板维护的频率。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堆积装置包括U形摆动板、两个弹性凸条杆、两个抵触柱,所述U形摆动板铰接在正面的通口防护板下方外壁处,且U形摆动板与通口防护板之间设有扭簧,两个所述抵触柱分别固定在U形摆动板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弹性凸条杆分别固定在两个U形推杆的背面外壁处,且弹性凸条杆的背面固定有弹性凸条,所述抵触柱位于
弹性凸条杆的弹性凸条的运动轨迹上,在每次U形推杆向下移动时,U形推杆带动弹性凸条杆移动,弹性凸条杆的弹性凸条推动抵触柱带动U形摆动板将落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顶面的灰尘向管理控制装置主体背面方向扇动,从而减少了灰尘覆盖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顶面的量,避免了灰尘堆积形成隔热层,影响管理控制装置主体的散热效果。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堆积装置还包括铰接杆、U形滑杆、J形板、两个转轮、两个推柱,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在U形摆动板背面底部,所述U形滑杆铰接在铰接杆的另一端,所述J形板固定在U形滑杆的内壁顶部,且J形板的下方为弹性结构设置,两个所述转轮分别转动安装在U形滑杆的内壁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推柱固定在两个转轮相互靠近的一侧边缘处,且推柱位于J形板的弹性弧面运动轨迹上,在每次U形摆动板向下摆动时,U形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包括加工台(1)和管理控制装置主体(11),所述管理控制装置主体(11)固定在加工台(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接收装置(2)、防护装置(3)、防误触装置(4)和防堆积装置(5);其中,信号接收装置(2)包括三个天线主体(21)、若干个十字套杆(22)、L形杆(23)、伸缩杆(24),三个所述天线主体(21)均匀等距转动安装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11)的顶部,单个所述天线主体(21)通过电机驱动,且电机嵌固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11)的顶部,三个所述天线主体(21)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杆(24)固定在天线主体(21)的聚集板底部,所述L形杆(23)的一端固定伸缩杆(24)的伸缩端外壁处,若干个所述十字套杆(22)套接且滑动安装在天线主体(21)的外壁处,且十字套杆(22)固定在L形杆(23)的外壁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还包括支撑杆(25)、固定盘(26)、半球块(27),所述支撑杆(25)固定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11)的顶部,所述固定盘(26)固定在支撑杆(25)的顶部,所述半球块(27)固定在固定盘(26)的顶部边缘处,所述伸缩杆(24)的伸缩端底部为半弧设置,所述半球块(27)位于伸缩杆(24)的半弧状部分运动轨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3)包括按压囊板(31)、两个U形管(32)、两个塞杆(33)、两个U形推杆(34)、两个通口防护板(35)、两个挡板(36),所述按压囊板(31)固定在加工台(1)底部正面,两个所述U形管(32)的一端固定在按压囊板(31)的顶部左侧和右侧,且U形管(32)与按压囊板(31)的内部贯通,两个所述塞杆(33)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U形管(32)的另一端内部,两个所述U形推杆(34)分别固定在两个塞杆(33)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两个所述挡板(36)分别固定在两个U形推杆(34)正面和背面之间,两个所述通口防护板(35)分别固定在管理控制装置主体(11)的顶部正面和背面,且通口防护板(35)的顶部外壁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口,两个所述挡板(36)位于通口防护板(35)的通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车间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3)还包括毛皮板(37)、L形连杆(38)、若干个橡胶条(39),所述毛皮板(37)固定在挡板(36)靠近管理控制装置主体(11)中心的一侧,所述L形连杆(38)固定在挡板(36)的顶部,若干个所述橡胶条(39)均匀等距固定在L形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彬李宇鹏刘靖张健范鑫颜文丽刘晓娟李思儒杨宸陈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兵长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