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61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涉及注浆止水技术领域的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a、计算缝隙的理论体积Q=BHL,其中,B为缝隙宽度,L为缝隙长度,墙厚为H;b、通过试验获取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A;c、通过试验获取背水面浆液损耗系数C;d、通过试验获取不同渗漏水等级的浆液损耗系数D;e、根据步骤abcd得出注浆量Q的计算方法,Q=(1+A+C)*D*HBL。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设计一种针对隧道“三缝”注浆止水注浆量的计算方法,本方法既可以充分考虑缝隙几何尺寸、缝隙渗漏水严重程度,又考虑了浆液在迎水面和背水面的损耗因素,实现了“三缝”注浆量的合理计算。注浆量的合理计算。注浆量的合理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浆止水
,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结构渗漏水病害是影响隧道正常使用的主要病害,主要涉及到裂缝、施工缝、变形缝的渗漏水问题,本专利即针对“三缝”注浆止水过程中,注浆量的计算给出方法。
[0003]现有的注浆止水的主要手段是采用注浆止水的方式进行治理,如采用聚氨酯、丙烯酸盐等进行快速注浆止水。但是注浆量的计算没有具体的方法,《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注浆技术规程》(DB111444

2017)给出了土体改良的注浆量计算方法,但是并不适用于“三缝”注浆量的计算。
[0004]现有方法仅依靠缝隙的几何尺寸进行注浆量的计算,假设缝隙长度为L,宽度为B,墙厚为H,注浆量为Q,则现有注浆量计算方法为Q=LBH。未考虑病害严重程度的不同造成的浆液损耗;未考虑浆液的扩散作用;未考虑浆液在迎水面的损耗和背水面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计算方式不准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其中,
[0007]a、计算缝隙的理论体积Q=BHL,其中,B为缝隙宽度,L为缝隙长度,墙厚为H;
[0008]b、通过试验获取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A;
[0009]c、通过试验获取背水面浆液损耗系数C;
[0010]d、通过试验获取不同渗漏水等级的浆液损耗系数D;
[0011]e、根据步骤abcd得出注浆量Q的计算方法,Q=(1+A+C)*D*HBL。
[0012]优选的,步骤b中,通过模拟真实注浆过程,获取不同渗漏水等级条件下迎水面各种损耗因素浆液的消耗量,并与缝隙理论体积做比值,比值即为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A。
[0013]优选的,步骤b中,采用超声波断面扫描仪测试迎水面注浆液分布范围计算获得迎水面浆液的损耗量。
[0014]优选的,影响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A的因素有:浆液扩散损耗、次级缝隙填充损耗、浆液流失损耗。
[0015]优选的,步骤c中,通过模拟真实注浆过程,获取不同渗漏水等级条件下背水面各种损耗因素浆液的消耗量,并与缝隙理论体积做比值,比值即为背水面浆液损耗系数C。
[0016]优选的,步骤c中,搜集背水面外溢损耗注浆凝固体,利用电子秤称重测量背水面浆液的消耗量。
[0017]优选的,影响背水面浆液损耗系数C的因素有:浆液扩散损耗、返浆损耗、设备残留、浆液流失损耗。
[0018]优选的,步骤d中,通过模拟真实注浆过程,获取不同渗漏水等级的浆液损耗系数D。
[0019]优选的,步骤abcd中,需要统计隧道内车站位置及区间位置处的各项系数。
[0020]优选的,步骤abcd中,需要统计不同病害程度下的各项系数,病害程度包括:滴漏及以下、线流以及股流、涌流。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专利设计一种针对隧道“三缝”注浆止水注浆量的计算方法,本方法既可以充分考虑缝隙几何尺寸、缝隙渗漏水严重程度,又考虑了浆液在迎水面和背水面的损耗因素,实现了“三缝”注浆量的合理计算。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裂缝缺陷浆液扩散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缝缺陷浆液扩散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形缝缺陷浆液扩散的示意图。
[0026]图中:1—土体,2—初期支护,3—初衬与二衬间缝隙,4—结构迎水面,5—迎水面浆液损耗,6—浆液理论体积,7—止水带破损处,8—钢边中埋式止水带,9—结构背水面,10—接水盒,11—背水面浆液损耗,12—变形缝,13—施工缝,14—裂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

3,为了使隧道结构渗漏水治理所用注浆量计算更准确,加快施工进度,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隧道结构渗漏位置一般存在裂缝、施工缝、变形缝中的一种或多种缺陷,这三种缺陷形成的渗漏水有湿渍、滴漏、线流、股流、涌流等多种表现形式,每一种渗漏表现形式在注浆治理过程中,均存在特定的损耗因素,要综合考虑上述损耗因素,才能准确计算出注浆量。
[0029]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步骤如下:
[0030]a、计算缝隙的理论体积Q=BHL,其中,B为缝隙宽度,L为缝隙长度,墙厚为H;利用缝隙的宽度、长度和墙厚计算出缝隙的理论体积,以理论体积为基础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0031]b、通过试验获取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A;
[0032]c、通过试验获取背水面浆液损耗系数C;
[0033]d、通过试验获取不同渗漏水等级的浆液损耗系数D;
[0034]e、根据步骤abcd得出注浆量Q的计算方法,Q=(1+A+C)*D*HBL。
[0035]进一步的,步骤bcd均需模拟真实注浆过程依据试验数据来获取各个系数。
[0036]进一步的,选择不同渗漏等级的病害进行现场试验,需要针对隧道内车站位置及区间位置处的各等级病害进行试验。在步骤b中,通过模拟真实注浆过程,获取不同渗漏水等级条件下迎水面各种损耗因素浆液的消耗量,并与缝隙理论体积做比值,比值即为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A。其中,采用超声波断面扫描仪探测迎水面注浆液分布范围并计算获得迎水面浆液的损耗量(见表4、5)。影响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A的因素有:浆液扩散损耗、次级缝隙填充损耗、浆液流失损耗等。
[0037]其中,经试验,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取整后)为:
[0038]病害程度车站区间滴漏及以下11线流1.51.5股流、涌流22
[0039]表1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
[0040]进一步的,选择不同渗漏等级的病害进行现场试验,需要针对隧道内车站位置及区间位置处的各等级病害进行试验。在步骤c中,通过模拟真实注浆过程,获取不同渗漏水等级条件下背水面各种损耗因素浆液的消耗量(见表4、5),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其特征是,a、计算缝隙的理论体积Q=BHL,其中,B为缝隙宽度,L为缝隙长度,墙厚为H;b、通过试验获取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A;c、通过试验获取背水面浆液损耗系数C;d、通过试验获取不同渗漏水等级的浆液损耗系数D;e、根据步骤abcd得出注浆量Q的计算方法,Q=(1+A+C)*D*HB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通过模拟真实注浆过程,获取不同渗漏水等级条件下迎水面各种损耗因素导致的浆液的损耗量,并与缝隙理论体积做比值,比值即为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采用超声波断面扫描仪测试迎水面注浆液分布范围计算获得迎水面浆液的损耗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其特征是,影响迎水面浆液损耗系数A的因素有:浆液扩散损耗、次级缝隙填充损耗、浆液流失损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缝隙注浆止水注浆量计算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鲁宁孙曦源于风仙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建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