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454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板材高速加工成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包括:可由支撑壳实现卧式安装的上模装置、下模装置、液压油腔装置、导向装置和脱模装置,所述上模装置、下模装置、液压油腔装置、导向装置和脱模装置相互可拆卸连接并沿轴心分布设置,下模装置、上模装置、液压油腔装置自下而上安装。本方案提供的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用于板料的高速冲击液压成形,具有凹模便于更换,脱模灵活简单,方便搭配已有冲压机床,能够适用于多种难变形合金板材成形的优点。多种难变形合金板材成形的优点。多种难变形合金板材成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板材高速加工成形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及汽车等领域对零件结构轻量化和整体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一些具有小特征结构、局部区域变形大且厚度分布均匀等优良性能的零件需求巨大,鉴于镁、钛及复合材料等轻质合金对零件具有减重效果,所以对这些轻质合金的成形制造尤为迫切。但这些材料塑性较差,运用传统落压成形等准静态成形方法进行成形效果差,且成形过程中容易产生起皱、破裂现象。
[0003]为了促进其广泛应用,能够改善难变形合金成形性能的成形途径被研究,比如温热成形、高速成形以及柔性成形等,人们在成形途径之间进行了复合研究,比如电磁液压成形、温冲压成形、温电液成形、温热气胀成形、冲击液压成形等。
[0004]其中冲击液压成形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速运动的冲击体冲击液体产生高压冲击波做用于板材使其成形,应变速率在103s
‑1‑
104s
‑1范围内,无需加热便可显著提高低塑性轻质合金的成形能力。
[0005]尽管针对冲击液压成形的应用已有,但大部分装置都是针对于管状型材的成形,对于板材进行成形的装置目前的冲击动力源主要为重块落体,冲击体为竖向加速;冲击体所能达到的速度范围大致在10m/s到250m/s之间。
[0006]总体来看,用在板材上的冲击液压成形装置动力来源单一,冲击速度有限,目前,最高速的冲击源均来自横向水平冲击,如气炮、火炮等,其冲击速度可以达到几千米每秒,现有技术中如何将这些动力加载设备利用到更高速的冲击成形中是一大难题,同时目前成型形状的模具难以进行快速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旨在解决目前难变形合金板材加工成形时装置难以应用多种冲击源,且成型形状的模具难以进行快速更换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包括:可由支撑壳实现卧式安装的上模装置、下模装置、液压油腔装置、导向装置和脱模装置,所述上模装置、下模装置、液压油腔装置、导向装置和脱模装置相互可拆卸连接并沿轴心分布设置,下模装置、上模装置、液压油腔装置自下而上安装。
[0009]优选地,所述上模装置包括从上而下通过螺钉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和上油腔,所述上油腔下表面设有位于两个圈槽内的上油圆形密封圈,所述上模座的四角处均设有合模弹簧和合模螺栓。
[0010]优选地,所述下模装置包括从上而下设置的下模座、下垫板和外部凹模,所述下垫
板通过螺栓与下模座连接,所述下垫板上表面有安装外部凹模的内槽,所述外部凹模上设有定位块和凹模,所述外部凹模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外凹模密封圈的凹槽,用定位块放置在下垫板的定位块槽内定位,所述外部凹模下表面开有螺钉孔,通过螺钉与凹模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液压油腔装置包括液压油缸、缸盖、冲压杆、法兰和冲压接触盘,所述液压油缸和缸盖采用缸盖螺钉连接,所述冲压杆滑动设于所述液压油缸和缸盖内,所述法兰扣合在液压油缸外并与上模座采用法兰螺钉固定,所述冲压接触盘一体固定在冲压杆的端部。
[0012]优选地,所述上模座和脱模装置上方上具有供板料通过的进料口,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四个导柱、上模凸沿、接油管口、法兰连接孔、上垫板连接孔和合模沉头孔,所述上油圆形密封圈合模时与板料上表面压紧实现密封,同时一侧开有油孔,用以分模之前的进出油使用,所述液压油缸下部有与上油腔上端密封凹槽相连接的凸起和两个密封圈的槽。
[0013]优选地,所述下模座上具有送料口、下垫板沉头孔和并模沉头孔,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对应导柱的导柱孔,所述下模座上具有对应上模凸沿和下模凹沿。
[0014]优选地,所述外部凹模上设有两个耳状凸沿和脱模装置安装孔。
[0015]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块和设于导向块上的导向滚轮,所述导向装置采用螺栓安装在两个耳状凸沿上。
[0016]优选地,所述脱模装置包括脱模钉和设于脱模钉上的脱模弹簧,所述脱模装置安装于外部凹模上表面的脱模装置安装孔中。
[0017]优选地,所述板料为难变形合金板料,厚度为0.2

2mm。
[00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提供的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本专利技术用于板料的高速冲击液压成形,具有凹模便于更换,脱模灵活简单,方便搭配已有冲压机床,能够适用于多种难变形合金板材成形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下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液压油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辅助脱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模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下模座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上模装置;11、上模座;111、进料口;112、导柱;113、上模凸沿;114、接油管口;115、法兰连接孔;116、上垫板连接孔;117、合模沉头孔;12、上垫板;13、上油腔;
131、油孔;132、密封凹槽;14、上油腔密封圈;15、合模弹簧;16、合模螺栓;17、密封圈;2、下模装置;21、下模座;211、送料口;212、导柱孔;213、下模凹沿;214、下垫板沉头孔;215、并模沉头孔;22、下垫板;23、外部凹模;231、耳状凸沿;232、脱模装置安装孔;24、定位块;25、凹模;251、成形形状;26、外凹模密封圈;27、连接螺栓;28、连接螺母;3、液压油腔装置;31、液压油缸;32、缸盖;33、冲压杆;34、法兰;35、冲压接触盘;36、缸盖螺钉;37、法兰螺钉;4、板料;5、导向装置;51、导向块;52、导向滚轮;6、脱模装置;61、脱模钉;62、脱模弹簧;7、支撑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2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由支撑壳实现卧式安装的上模装置、下模装置、液压油腔装置、导向装置和脱模装置,所述上模装置、下模装置、液压油腔装置、导向装置和脱模装置相互可拆卸连接并沿轴心分布设置,下模装置、上模装置、液压油腔装置自下而上安装,所述超高速成形装置动力来源是分离式霍普金森杆、高速枪、轻气炮、火炮动力加载设备中的一种,所述下模装置包括从上而下设置的下模座、下垫板和外部凹模,所述下垫板通过螺栓与下模座连接,所述下垫板上表面有安装外部凹模的内槽,所述外部凹模上设有定位块和凹模,所述外部凹模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外凹模密封圈的凹槽,用定位块放置在下垫板的定位块槽内定位,所述外部凹模下表面开有螺钉孔,通过螺钉与凹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装置包括从上而下通过螺钉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和上油腔,所述上油腔下表面设有位于两个圈槽内的上油圆形密封圈,所述上模座的四角处均设有合模弹簧和合模螺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冲击液压原理用于板材加工的超高速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腔装置包括液压油缸、缸盖、冲压杆、法兰和冲压接触盘,所述液压油缸和缸盖采用缸盖螺钉连接,所述冲压杆滑动设于所述液压油缸和缸盖内,所述法兰扣合在液压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华李旺张团卫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