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储能系统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储能系统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是一种常用类型的储能产品,其能够满足为人们的用电设备供能的需要,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但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发热量大,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针对电池包散热降温的措施主要是采用液冷板为电池模组进行单纯的侧面冷却或者底面冷却,但这种单面冷却方式的散热能力不足,且容易造成电池模组均温性差等问题,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电池模组的循环寿命和使用性能。此外,也有部分电池包采用双面冷却的方式,但对液冷板内的冷却液流量、流道长度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造成流阻很大,能耗高且不易达到换热极限,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均温性差,换热效率低,冷却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包、储能系统及用电设备。
[0004]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下箱体;液冷板,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形成有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液冷流道,所述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液冷板,所述液冷板的内部形成有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液冷流道,所述液冷板设有传热侧,所述液冷板的底部形成有弯折结构,所述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分板和第二液冷分板,所述第一液冷分板与所述第二液冷分板密封连接并围成所述液冷流道;所述第一液冷分板的底部弯折形成有第一折耳,所述第二液冷分板的底部弯折形成有第二折耳,所述第一折耳与所述第二折耳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折耳与所述第二折耳配合构成所述弯折结构;所述传热侧包括第一传热侧和第二传热侧,所述第一传热侧为所述第一液冷分板背离所述第二液冷分板的侧面,所述第二传热侧为所述第二液冷分板背离所述第一液冷分板的侧面,所述液冷板通过所述弯折结构设置于所述下箱体上;以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装设在所述下箱体上,且所述电池模组具有发热侧面和发热底面,所述发热侧面与所述传热侧接触传热配合,所述发热底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弯折结构接触传热配合,所述发热底面的另一部分与所述下箱体接触传热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侧的表面覆设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发热侧面接触传热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围挡件和第二围挡件,所述第一围挡件设置于所述液冷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围挡件设置于所述液冷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围挡件、所述弯折结构、所述传热侧和所述第二围挡件配合围成容腔;所述导热件设为导热胶,所述导热胶设于所述容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耳、所述第一围挡件、所述第一传热侧和所述第二围挡件围成所述容腔,所述第二折耳、所述第一围挡件、所述第二传热侧和所述第二围挡件围成所述容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耳和所述第二折耳均沿着所述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延伸长度相等;或者,所述第一折耳和所述第二折耳在所述液冷板的长度方向上依序设置,且在所述液冷板的厚度方向上错位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包括上流道段、转弯段和下流道段,所述上流道段、所述转弯段与所述下流道段依序连通,所述下流道段位于所述下箱体与所述上流道段之间;所述第一液冷分板还设有第一凹部和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一折耳,所述第二液冷分板还设有第二凹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凹部和所述第二折耳,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配合围成所述下流道段,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密封连接以形成封边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包括上流道段、转弯段和下流道段,所述上流道段、所述转弯段与所述下流道段依序连通,所述下流道段位于所述下箱体与所述上流道段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纯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