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光电导和C形开口环的毫米波反射型超表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29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光电导现象,提出了一种毫米波波段的含半导体硅的光控C形开口环反射型超表面,所述超表面包含了C形开口环金属层,蓝宝石上硅衬底(包括硅层和蓝宝石层),以及金属背板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基于C形开口环单元对电磁波调控的基本原理,辅之以激光控半导体结构,实现了动态调整单元结构、状态,使对电磁波的调控能力提升了一个自由度,进而能够实现波束偏转、极化转换、RCS缩减、调幅调相等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控制信号不易干扰电磁波信号、体积小易于集成等优点,为新一代通信系统提供了潜在可行的技术方案。了潜在可行的技术方案。了潜在可行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电导和C形开口环的毫米波反射型超表面


[0001]本专利技术利用半导体光电导技术,设计了一种含半导体硅的光控C形开口环反射型超表面,以实现对毫米波波束的有效调控,采用激光器对超表面进行控制,提高了超表面的调控速度,且激光控制信号对电磁信号干扰很小,为毫米波通信系统提供了潜在的硬件支持,属于通信和新型人工电磁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海量数据的产生对现有的通信体制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无论是在无线通信、导航等民用领域,还是在雷达、电磁隐身等国防领域,电磁波作为信息的载体,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其调控方式的探索。电磁超材料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调控电磁波的新思路。
[0003]所谓电磁超材料,也称人工电磁超材料,是指一类拥有天然材料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通常由大量亚波长结构单元在空间中以周期或者非周期性的特定排布而组成。随着超材料理论的发展,电磁超材料实现了由三维向二维的转变,即电磁超表面,其本身具有体积小、单元结构较为简单、易加工、易测试等优点,使得对电磁波的调控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型超表面,由若干个超表面单元组成,所述超表面单元包括C形开口环金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开口环金属层的开口处设置光电导材料;利用光源调控所述超表面单元的状态,通过所述超表面单元单元多种状态的排列组合,使超表面有效地调控入射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开口环金属层、硅层、蓝宝石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杰明黄业成武军伟程强崔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