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实时存储数据的区块链生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427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实时数据存储的区块链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建立区块链的第N区块,其中第N区块包含区块头、数据区和区块尾,写入区块头信息至区块头中,生成区块尾信息,区块尾信息包含一个随机数;将哈希摘要值、随机数作为参数导入工作量证明函数中进行工作量证明的计算,计算第N区块的证明结果值;在证明时间内重复执行证明结果值的计算,获得多个证明结果值;将多个证明结果值中最小证明结果值对应的随机数,写入第一区块的区块尾信息中,完成第N区块的生成,在第N区块的基础上,按照上述相同方式建立第N+1区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允许在新区块产生过程中导入当前实时数据,做到实时数据的即写即用。的即写即用。的即写即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实时存储数据的区块链生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应用于实时存储数据的区块链生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分布式数据库,由于引入了共识算法机制与区块链网络节点间的竞争行为,区块链具有使数据一旦上链便极难篡改的特点。
[0003]传统区块链中,构建新区块需要首先确定新区块数据区的信息内容,随后在区块链网络中运行“工作量证明共识算法”,最终找到一组使得新区块哈希摘要值小于指定哈希摘要值的随机数,并将该随机数写入新区块中。由于以上特点,传统区块链通常需要数分钟的时间构建新区块。然而,当面对诸如电力测量数据、实时交易数据、高频传感数据等对象时,传统区块链作为数据库难以达到即写即用的性能,在新区块完成构建前,对象所产生的实时数据无法被写入区块链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实时数据存储的区块链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允许在新区块产生过程中导入当前实时数据,做到实时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实时存储数据的区块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建立区块链的第N区块,其中所述第N区块包含区块头、数据区和区块尾,写入区块头信息至区块头中,当第N区块是区块链的第一区块时,所述区块头信息包含一个初始哈希摘要值,当第N区块不是区块链的第一区块时,所述区块头信息包含第N

1区块内容信息的哈希摘要值;导入需要存储的数据至所述数据区;生成区块尾信息,所述区块尾信息包含一个随机数;将所述哈希摘要值、随机数作为参数导入工作量证明函数中进行工作量证明的计算,计算第N区块的证明结果值;在证明时间内重复将所述哈希摘要值、不同随机数导入工作量证明函数中进行工作量证明的计算,获得第N区块的多个证明结果值;将所述多个证明结果值中最小证明结果值对应的随机数,写入所述第N区块的区块尾信息中,完成第N区块的生成,在第N区块的基础上,建立区块链的第N+1区块,所述第N区块内容信息的哈希摘要值将被写入所述第N+1区块的区块头中;将区块从小到大依次连接形成用于实时数据存储的区块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实时存储数据的区块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N

1区块内容信息的哈希摘要值的获得,包括:基于哈希函数对第N

1区块内容信息的编码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N

1区块内容信息的哈希摘要值;或者,将第N

1区块的数据区的数据按照哈希树的节点进行组织,将哈希树的根信息导入区块头中,将第N

1区块的区块头、区块尾的内容信息按照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并通过哈希函数的运算,获得表征第N

1区块内容信息的哈希摘要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实时存储数据的区块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区的长度为定长或变长的任意一种,若数据区的长度为变长,则采用标识符对区块头、数据区和区块尾进行区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实时存储数据的区块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量证明函数为哈希函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实时存储数据的区块链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证明时间的确定,具体为:所述第N区块的证明时间等于第N区块证明结束时间点减去第N区块证明开始时间点,其中第N区块证明开始时间点为开始建立第N区块的时间点,第N区块证明结束时间点是以定时器按固定周期发出的证明结束信号确定的,或者是以区块链收到证明过程结束信号确定的。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鸣李婷杨宇玄高栋梁罗劲瑭倪江邓靖微易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