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20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4
一种燃气灶具,包括有:面板(1);进气座(2),具有燃气通道(20),所述燃气通道(20)具有用来与燃气气源流体连通的燃气入口(20a)以及供燃气输出的燃气出口(20b);引射管(3),设于所述面板(1)之上;所述面板(1)对应进气座(2)的位置设有贯穿自身板厚的通孔(10),所述进气座(2)能上下移动地设于通孔(10)处,并具有以下两个状态:露出状态,即所述进气座(2)的至少上部位于所述面板(1)之上,此时,所述进气座(2)的燃气出口(20b)与所述引射管(3)的进气端相对;收合状态,即所述进气座(2)穿过通孔(10)而藏于面板(1)之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面板清洁。于面板清洁。于面板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灶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厨具
,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灶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燃气灶具中,为便于清洁,有将燃烧器能上下移动地设于面板的上方,如申请号为201810039155.4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上进风燃烧器》(申请公布号为CN110043901A),其引射管、混气座与外环火盖三者合为一体,形成火盖一体组合件,一体组合件可上下移动地放置在承液盘上,同时其盛液盘设有至少两个分开布置的喷嘴座,每个喷嘴座上至少具有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清洁时,只要取下一体组合件,只保留承液盘以及承液盘上的喷嘴座、喷嘴,进而便于承液盘的清洁。
[0003]上述申请通过移动燃烧器来实现面板以及面板上承液盘的清洁,但面板上仍然留有喷嘴座,面板上对应喷嘴座所在的位置清洁较为困难,且清洁时若碰到喷嘴,存在异物进入喷嘴而导致喷嘴堵塞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面板清洁的燃气灶具。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灶具,包括有:
[0006]面板;
[0007]进气座,具有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具有用来与燃气气源流体连通的燃气入口以及供燃气输出的燃气出口;
[0008]引射管,设于所述面板之上;
[0009]其特征在于:
[0010]所述面板对应进气座的位置设有贯穿自身板厚的通孔,所述进气座能上下移动地设于通孔处,并具有以下两个状态:<br/>[0011]露出状态,即所述进气座的至少上部位于所述面板之上,此时,所述进气座的燃气出口与所述引射管的进气端相对;
[0012]收合状态,即所述进气座穿过通孔而藏于面板之下。
[0013]如此,通过在面板上设置通孔,进气座能上下移动地设于通孔处,且进气座能移动至露出状态,此时,进气座的至少上部位于所述面板之上,进气座的燃气出口与引射管的进气端相对,即进气座能正常输出燃气气源至引射管;同时,进气座能移动至收合状态,此时,进气座穿过通孔而藏于面板之下,即面板之上没有进气座,进而便于面板的清洁,且清洁时,不会擦拭到进气座的燃气出口,进而避免燃气出口被堵塞。
[0014]优选地,所述进气座还设有竖向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自进气座的侧面向外延伸;
[0015]所述面板上对应限位板的位置设有贯穿自身板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形状与所述限位板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限位板能上下移动地插设于限位孔内。
[0016]如此,限位板与限位孔的配合能对进气座的上下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保证进气座能上下移动。
[0017]优选地,所述引射管至少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
[0018]所述进气座之燃气通道的数量与引射管的数量一致,各燃气通道的燃气出口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且在露出状态下与对应的引射管之进气端相对。
[0019]为避免各引射管争抢空气而相互干扰,优选地,所述限位板位于相邻两个燃气出口之间,且限位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气出口的朝向一致。如此,限位板能在进气座上下移动时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还能隔挡在相邻两个燃气出口之间,并起到如下作用:1、防止各引射管争抢一次空气;2、能增加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时长,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均匀性;3、能提高各引射管之进气端处空气的流速,在相同时间内与燃气混合的空气量变多,从而提高燃烧器的一次空气系数,降低烟气。
[0020]在上述方案中,为避免异物进入通孔,优选地,所述进气座上设有上盖板,位于所述燃气出口的上方,且收合状态下,所述上盖板闭合所述通孔。如此,收合状态下,上盖板能闭合通孔,避免油污、溢液、清洁水等异物掉进通孔。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的侧边向着靠近引射管的方向水平延伸而形成遮挡在所述燃气出口上方的上挡檐。上挡檐在露出状态下能提高燃烧器的引射性能;且能同时阻挡溢液落下,进而避免溢液堵塞进气座的燃气出口。
[0022]为进一步提高一次空气的引射性能,优选地,所述上挡檐设有贯穿壁厚的上透风孔。
[0023]优选地,所述上透风孔呈条形,且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气出口的朝向一致,上透风孔的一端贯穿所述上挡檐的边缘。
[0024]优选地,收合状态下,所述上盖板位于所述通孔内,且上盖板的周缘与所述通孔的边缘相对、并相贴合或邻近,从而闭合所述通孔。
[0025]在上述方案中,为避免异物进入通孔,同样优选地,所述进气座设有下盖板,位于所述燃气出口的下方,且露出状态下,所述下盖板闭合所述通孔。如此,露出状态下,下盖板能闭合通孔,避免油污、溢液、清洁水等异物掉进通孔。
[0026]优选地,所述下盖板的侧边向着靠近引射管的方向水平延伸而形成凸出在所述燃气出口下的下挡檐。如此,在燃气出口下方设置下挡檐能提高燃烧器火盖的出火孔处气流的流畅均匀性。具体地,在上挡檐的影响下,引射管内整个流场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向上偏移。对燃烧器而言,气流从引射管到达燃烧器的基座后本身也需要往上走,故这种上偏就流动来说,可以缩短其路径,增加单位时间的气流量,但上偏作用叠加后,偏移会更加明显。在引射管内,气流撞击上壁面,而在下壁面出现分离区。而下挡檐的作用刚好相反,因下挡檐上方进气多,下方进气少,在其影响下整个流场下偏。叠加基座中原本会上偏的流动后,整体偏移量中和,在引射管内相对较为平稳,下偏量较少,故混合时间更长,流体出口的均匀性会更好。这一效果对于外环引射管而言尤其明显。
[0027]为进一步提高一次空气的引射性能,优选地,所述下挡檐设有贯穿壁厚的下透风孔。
[0028]优选地,所述下透风孔呈条形,且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气出口的朝向一致,下透风孔的一端贯穿所述下挡檐的边缘。
[0029]优选地,露出状态下,所述下盖板位于所述通孔内,且下盖板的侧边与所述通孔的边缘相对、并相贴合或邻近,从而闭合所述通孔。
[0030]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引射管横置在面板之上,且引射管之进气端的边缘设有沿引射管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竖向插片,所述竖向插片有两个并沿水平方向相对布置在进气端的两侧;
[0031]所述进气座设有供所述竖向插片的外侧边插入的插孔。
[0032]如此,插孔与插片的配合能保证引射管与进气座稳定地约束在一起,且两者可脱离。
[0033]优选地,记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竖向插片的上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1,记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竖向插片的下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2,两者之间满足:D1<D2。因为燃气最终的出口(即火盖上的出火孔)位于整个燃烧器的上部,使得引射管下侧的引射能力强于上侧的引射能力,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D1<D2,使得燃气在横向(引射管内)转为纵向(燃烧器内的混气室内)时,损失的能量能减小,从而对燃烧器的性能、沿其、引射等均有好处。
[0034]进一步地,所述D2为11~12mm,所述D1为6~10mm。
[0035]优选地,所述引射管有两个,分别为内环引射管、外环引射管,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具,包括有:面板(1);进气座(2),具有燃气通道(20),所述燃气通道(20)具有用来与燃气气源流体连通的燃气入口(20a)以及供燃气输出的燃气出口(20b);引射管(3),设于所述面板(1)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对应进气座(2)的位置设有贯穿自身板厚的通孔(10),所述进气座(2)能上下移动地设于通孔(10)处,并具有以下两个状态:露出状态,即所述进气座(2)的至少上部位于所述面板(1)之上,此时,所述进气座(2)的燃气出口(20b)与所述引射管(3)的进气端相对;收合状态,即所述进气座(2)穿过通孔(10)而藏于面板(1)之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座(2)还设有竖向的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自进气座(2)的侧面向外延伸;所述面板(1)上对应限位板(21)的位置设有贯穿自身板厚的限位孔(11),所述限位孔(11)的形状与所述限位板(21)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所述限位板(21)能上下移动地插设于限位孔(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3)至少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所述进气座(2)之燃气通道(20)的数量与引射管(3)的数量一致,各燃气通道(20)的燃气出口(20b)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且在露出状态下与对应的引射管(3)之进气端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1)位于相邻两个燃气出口(20b)之间,且限位板(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气出口(20b)的朝向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座(2)上设有上盖板(22),位于所述燃气出口(20b)的上方,且收合状态下,所述上盖板(22)闭合所述通孔(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2)的侧边向着靠近引射管(3)的方向水平延伸而形成遮挡在所述燃气出口(20b)上方的上挡檐(22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檐(221)设有贯穿壁厚的上透风孔(22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透风孔(222)呈条形,且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气出口(20b)的朝向一致,上透风孔(222)的一端贯穿所述上挡檐(221)的边缘。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收合状态下,所述上盖板(22)位于所述通孔(10)内,且上盖板(22)的周缘与所述通孔(10)的边缘相对、并相贴合或邻近,从而闭合所述通孔(10)。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座(2)设有下盖板(23),位于所述燃气出口(20b)的下方,且露出状态下,所述下盖板(23)闭合所述通孔(10)。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23)的侧边向着靠近引射管(3)的方向水平延伸而形成凸出在所述燃气出口(20b)下的下挡檐(231)。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檐(231)设有贯穿壁厚的下透风孔(23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透风孔(232)呈条形,且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气出口(20b)的朝向一致,下透风孔(232)的一端贯穿所述下挡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晓艳俞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