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11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隔热膜的技术领域。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ABS废料清洗后进行加热干燥,得到预处理ABS废料;2)将TPU、预处理ABS废料、改性粉料、偶联剂和抗氧剂搅拌混合后,得到混合料;3)将混合料与增韧剂熔融共混、冷却、造粒、干燥后,得到A料;4)将干净的HIPS废料和ZDMA熔融共混、冷却、造粒、干燥后,得到B料;5)将A料和B料熔融共混、冷却、造粒、流延成型后,得到隔热聚氨酯保护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ABS废料和HIPS废料实现了回收利用,通过引入ZDMA和SB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隔热膜的
,涉及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分子柔性薄膜,如TPU(热塑性聚氨酯)膜,在具有高光学通透性的同时,具有优越的可形变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保护膜领域。然而,高分子薄膜的表面易被玷污且隔热性能有限,仍具有较大的性能提升空间。
[0003]ABS塑料兼有三种组元的共同性能,其耐化学腐蚀、耐热、高弹性和韧性,并有一定的表面硬度。因此ABS塑料是一种原料易得、综合性能良好、价格便宜、用途广泛的“坚韧、质硬、刚性”材料。
[0004]在现代社会中,聚苯乙烯PS的主要消费领域是电子电器产品,约占聚苯乙烯消费总量的60 %;而在电子电器产品中,塑料成分以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和ABS 树脂居多。可见,当电子电器产品一旦报废,那将带来数量庞大的HIPS 和ABS 废旧塑料。如果能为这部分HIPS 和ABS 废旧塑料开发绿色回收和再生利用的渠道,那么不仅缓解了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0005]但是由于ABS中含有极性基团氰基的存在,导致其与HIPS的相容性很差,ABS和HIPS熔融共混时,会出现严重的相分离现象,形态会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常常伴随着力学性能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对ABS废料和HIPS废料实现了回收利用,通过引入ZDMA和SBG

001并结合使用二步热熔共混挤出的方式,显著提高保护膜的性能。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所述隔热聚氨酯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ABS废料清洗后进行加热干燥,得到预处理ABS废料;2)将TPU、预处理ABS废料、改性粉料、偶联剂和抗氧剂搅拌混合后,得到混合料;3)将混合料与增韧剂熔融共混、冷却、造粒、干燥后,得到A料;4)将干净的HIPS废料和ZDMA熔融共混、冷却、造粒、干燥后,得到B料;5)将A料和B料熔融共混、冷却、造粒、流延成型后,得到隔热聚氨酯保护膜。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加热干燥的条件为在120

130℃、加热72

80h;通过对ABS废料进行长时间的加热处理,使得ABS废料聚丁二烯相中大量的碳碳双键断裂,产生了羰基、羟基等氧化基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所述TPU、预处理ABS废料、改性粉料、偶联剂和抗氧剂的质量比为20

30:8

10:0.08

0.12:0.5

0.8:0.1

0.2,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

570;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10。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所述混合料与增韧剂的质量比12

15:1;所述熔融共混的条件为在加工温度为210

220℃的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所述干燥时间为8

10h。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4)中,所述干净的HIPS废料为将HIPS废料清洗干燥后所得;所述干净的HIPS废料和ZDMA的质量比为8

10:1;所述熔融共混的条件为在加工温度为230

235℃的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其中,ZDMA为二甲基丙烯酸锌,在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通过先将ZDMA和HIPS废料热熔结合得到B料,通过ZDMA生成自由基与A料中的ABS中的聚丁二烯相发生接枝反应,利用Zn
2+
与不饱和羧酸盐之间的离子相互作用来改善ABS与HIPS之间的相容性。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方案通过先将SBG

001与混合料制备成A料,然后再与含有HIPS的B料热熔共混挤出,利用SBG

001与HIPS的相容性优于与ABS,显著提高热熔过程中A料和B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显著提高整体的相容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5)中,所述A料和B料的质量比为3

4:1;所述熔融共混的条件为在加工温度为230

240℃、注塑压力为25

28MPa的挤出机中熔融共混。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改性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混合粉料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入硅酸钠搅拌均匀,调节pH值后进行陈化,加入铝酸酯偶联剂和乙醇水溶液,超声分散,过滤干燥,得到改性粉料。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粉料由纳米氧化锡锑和二氧化铈按质量比2.5

3.0:1混合而成;所述混合粉料、去离子水、硅酸钠、铝酸酯偶联剂和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

4:8

12:12

14:0.2

0.4:13

15;所述调节pH值为采用质量浓度为2%的稀硫酸调节pH值至9;所述陈化时间为3.0

3.5h;所述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在本专利技术方案中,纳米二氧化铈的4f电子结构具有很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而且对可见光无特征吸收,同时纳米二氧化铈尺寸比光波小,对可见光可以透过,对紫外光具有较强的反射或散射作用,因此纳米二氧化铈对紫外线具有吸收和屏蔽双功能的作用,减弱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的伤害;纳米氧化锡锑对可视光(380nm

780nm)的吸收率极弱,而且由对可视光难以散射的粒子组成,所以有着高透明性;本专利技术方案通过对使用纳米氧化锡锑与二氧化铈组成的混合粉料,对其进行改性,使得改性粉料能均匀分散在保护膜中,通过二者相互协同作用,可以达到减少光的透射和热传递效果,进而显著提高保护膜的隔热性。
[001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增韧剂为苯乙烯

丁二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购于上海日之升增韧剂SBG

001,且该苯乙烯

丁二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的质均分子量为18000

25000;本专利技术方案通过加入增韧剂,向体系增加了弹性体,提高保护膜的韧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加入SBG

001还可以作为扩链剂,链接断裂的分子链以提高保护膜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地,SBG

001还可以作为增容剂以提高ABS与HIPS的相容性;本专利技术通过SBG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ABS废料清洗后进行加热干燥,得到预处理ABS废料;2)将TPU、预处理ABS废料、改性粉料、偶联剂和抗氧剂搅拌混合后,得到混合料;3)将混合料与增韧剂熔融共混、冷却、造粒、干燥后,得到A料;4)将干净的HIPS废料和ZDMA熔融共混、冷却、造粒、干燥后,得到B料;5)将A料和B料熔融共混、冷却、造粒、流延成型后,得到隔热聚氨酯保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加热干燥的条件为在120

130℃、加热72

80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TPU、预处理ABS废料、改性粉料、偶联剂和抗氧剂的质量比为20

30:8

10:0.08

0.12:0.5

0.8:0.1

0.2,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

570;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10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混合料与增韧剂的质量比12

15:1;所述熔融共混的条件为在加工温度为210

220℃的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所述干燥时间为8

10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聚氨酯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干净的HIPS废料为将HIPS废料清洗干燥后所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兵金宇杨海红徐丽湘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通易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