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控制的手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411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3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控制的手柄装置,包括手柄外壳、设置在调节手柄轴线两侧的推拉杆、联动拨片和同步件,所述同步件与推拉杆之一接合固定,使得该推拉杆与所述同步件在轴向上固定并一起沿轴向滑动,所述同步件在所述联动拨片的控制下与另一推拉杆选择性耦合,在耦合状态下该另一推拉杆与所述同步件在轴向上固定并一起沿轴向滑动,当处于非耦合状态下,该另一推拉杆可相对于所述同步件沿轴向滑动,所述同步件相对于所述调节手柄的轴线在耦合状态和非耦合状态下旋转切换。和非耦合状态下旋转切换。和非耦合状态下旋转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控制的手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总体上涉及一种控制有助于密封天然心脏瓣膜和防止或减少其中反流的介入手术治疗的同步控制的手柄装置和相关方法、及相关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是当今最常见的瓣膜病变之一,主要原因有二尖瓣/三尖瓣环扩张、腱索功能不全、二尖瓣/三尖瓣粘液变性、瓣叶脱垂、风湿性心瓣膜病、缺血性病变等。二尖瓣/三尖瓣直视成形术及人工瓣膜置换术是治疗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手术需要体外循环技术支持,给人体带来的创伤比较大,对高龄患者和有较多合并症患者,有相当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治疗二尖瓣/三尖瓣反流以二尖瓣/三尖瓣钳夹术疗效最为可靠,二尖瓣钳夹通过房间隔穿刺将一个可植入的夹子送至二尖瓣附近,将前后瓣叶的游离缘进行钳夹固定,使瓣叶在收缩末期对合良好,减少返流。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16035766A公开了一种瓣膜修复装置,该修复装置利用瓣膜夹,使瓣叶在收缩末期对合良好,减少返流,然而该瓣膜夹利用弹簧软管和解脱丝驱动螺纹锁杆转动,由于介入治疗通常采用下腔静脉进入或从颈静脉进入,距离心脏位置远,在长距离扭矩传递时,弹簧软管和解脱丝会产生扭力传递不足,尤其当夹臂对瓣膜夹紧的最后阶段,需要较大的扭力,然而该结构不能传递大扭力,会产生夹臂夹紧力不足,具有夹臂脱落风险;此外,该瓣膜夹在对瓣膜夹持后,需抽拉解脱丝,利用拉力将解脱丝前端的勾环变形,与限位销分离,因此在解脱丝分离时需要较大的拉力,容易对已完成夹持的瓣膜产生二次伤害;国际专利WO2022188845A1公开了一种瓣膜夹,该瓣膜夹包括滑杆,设置在滑杆前端的螺纹套,滑杆通过螺纹套与驱动杆的外螺纹连接,在对瓣膜夹持后,利用解锁件对驱动杆锁定,从而将滑杆的螺纹套从驱动杆的外螺纹拧出,该解锁件结构复杂,且在滑杆从驱动杆的外螺纹拧出时,滑杆反作用力于驱动杆,由于驱动杆和瓣膜夹被解锁件锁定,反作用力会带动瓣膜夹转动,造成对已经夹持的瓣膜潜在的拉扯损伤。
[0004]对于控制手柄装置,中国专利CN115281894A公开了一种瓣膜夹的控制手柄,该控制手柄具有控制牵拉线的控制杆,控制杆带动牵拉线移动,在控制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与两个限位槽配合实现对控制杆的限位和锁定,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在释放上夹片上,需要从远端推动控制杆,使牵拉线松动,然后利用上夹片对瓣膜捕获,由于瓣膜在随心脏跳动过程中不断开启和关闭,因此释放拉线的窗口时机较短,在该较短的窗口时机内将两个控制杆从限位槽中接触限位,然后推动控制杆,该操作步骤为两步对于较短的窗口时机显得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操作水平,且在推动控制杆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两个控制杆的推力不同容易导致上夹片的不同步释放,上夹片不同步释放,影响瓣叶的捕获状态,可能会出现一侧捕获到,另一侧没有捕获到或者捕获一小部分的情况,因此该装置操作复杂,且瓣膜捕获效果不理想,当未捕获瓣膜时,需要重新控制上夹片复位,反复对瓣膜捕获,手术过程时间长。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手术的同步控制的手柄装置、方法和系统用于控制且操作方便,降低瓣膜夹片装置脱落风险,防止瓣膜夹片装置对瓣膜的潜在伤害,且能实现瓣膜快速捕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瓣膜修复装置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介入手术的同步控制的手柄装置、方法和系统,可应用于治疗心脏二尖瓣/三尖瓣返流。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介入手术的同步控制的手柄装置,包括控制手柄和瓣膜夹片装置,控制手柄包括导引手柄、输送手柄和调节手柄,导引手柄和输送手柄为介入手术治疗中常规的手柄用于控制鞘管的进入和导引,调节手柄用于控制瓣膜夹片装置的收缩和扩张,实现瓣膜夹片装置对瓣膜的夹持固定。
[0008]瓣膜夹片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输送基座、植入基座和下夹基座,在所述植入基座上铰接连接有夹持臂,两个夹持臂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植入基座转动连接,在夹持臂上方设置有上夹片,在上夹片临近所述夹持臂一侧设置有突刺,通过夹持臂、突刺和上夹片的配合,实现对瓣膜的夹持固定;上夹片为弹片,通常选用为热塑性材料,通过上夹拉线可将上夹片保持在临近植入基座的两侧,当解除上夹拉线的拉力时,上夹片在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展开至一定角度,通常是150
°‑
210
°
即上夹片绕远离植入基座的方向转动,对瓣膜进行捕获。
[0009]所述上夹片连接在植入基座的下端位置,夹持臂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植入基座的下端位置,旋转臂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连接在下夹基座,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连接在夹持臂的中间位置,转动杆一端与下夹基座转动连接,转动杆设置有外螺纹与植入基座的内螺纹连接,转动杆与下夹基座可通过限位凸起等方式转动连接,从而保证转动杆相对于下夹基座发生转动,而不发生轴向的相对移动。
[0010]输送基座与植入基座限位连接,例如通过S型搭扣、凸台凹槽搭接的连接方式,实现输送基座与植入基座的限位连接,输送基座具有中间通道,在中间通道内穿设有转动杆手柄,转动杆手柄一端与转动杆以防止发生转动的方式连接,另一端连接调节手柄,转动杆手柄具有内部通道,解离杆穿设于转动杆手柄的内部通道,解离杆的一端与转动杆通过第一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手柄连接,转动杆手柄连接转动杆的一端设置径向向内凸起的限位圈,解离杆连接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凸台,通过解离杆与转动杆的第一螺纹连接,使解离杆的凸台作用于限位圈并朝向转动杆施力;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解离杆和转动杆手柄侧的共同旋转,带动转动杆旋转,由于转动杆与所述植入基座螺纹配合,使得转动杆转动同时,上下移动带动下夹基座上下移动,所述下夹基座上下移时,从而实现夹持臂的收缩和展开,解离杆和转动杆手柄侧的共同旋转可实现大扭力的长距离扭力输送,在对转动杆产生较大扭力的情况下,可实现夹持臂与上夹片配合,对瓣膜更好的夹持固定,防止夹持臂在心脏长时间工作时失效。
[0011]所述调节手柄包括手柄外壳、设置在调节手柄轴线两侧的推拉杆、联动拨片和同步件,两侧的推拉杆关于调节手柄的轴线对称设置,推拉杆在所述手柄外壳上沿轴向滑动,所述推拉杆固定连接有拉线,所述拉线可通过螺纹压紧、卡接等方式与推拉杆固定;拉线通过双股线的方式连接上夹片,通过该连接方式,可在瓣膜完成夹持后拉线的抽出;所述同步
件与推拉杆之一接合固定,使得该推拉杆与所述同步件在轴向上固定并一起沿轴向滑动,所述同步件在所述联动拨片的控制下与另一推拉杆选择性耦合,在耦合状态下该另一推拉杆与所述同步件在轴向上固定并一起沿轴向滑动,当处于非耦合状态下,该另一推拉杆可相对于所述同步件沿轴向滑动,所述同步件相对于所述调节手柄的轴线在耦合状态和非耦合状态下旋转切换。设置有同步控制的手柄装置,控制同步件处于耦合状态下,在操作时非对称的推力推动推拉杆释放上夹片时,避免了非对称的推力带来的上夹片不同步释放的情形,可实现在上夹片的同步释放,提高了上夹片捕获瓣膜或瓣叶的几率,无需实现装置解锁,仅通过推拉即可同步释放,简化了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控制的手柄装置,包括控制手柄和瓣膜夹片装置,控制手柄包括输送手柄和调节手柄,输送手柄用于控制鞘管的进入,调节手柄用于控制瓣膜夹片装置的收缩和展开,实现瓣膜夹片装置对瓣膜的夹持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夹片装置包括两个夹持臂和植入基座,两个夹持臂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植入基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夹持臂上方设置有上夹片,通过夹持臂和上夹片的配合,实现对瓣膜的夹持固定;上夹片与拉线连接,通过拉线可将上夹片保持为收缩状态,当解除上夹拉线的拉力时,上夹片在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展开至展开状态;所述调节手柄包括手柄外壳、设置在调节手柄轴线两侧的推拉杆、联动拨片和同步件,所述推拉杆在所述手柄外壳上沿轴向滑动,所述推拉杆固定连接有拉线,所述同步件与推拉杆之一接合固定,使得该推拉杆与所述同步件在轴向上固定并一起沿轴向滑动,所述同步件在所述联动拨片的控制下与另一推拉杆选择性耦合,在耦合状态下该另一推拉杆与所述同步件在轴向上固定并一起沿轴向滑动,当处于非耦合状态下,该另一推拉杆可相对于所述同步件沿轴向滑动,所述同步件相对于所述调节手柄的轴线在耦合状态和非耦合状态下旋转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件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联动拨片沿轴向贯穿设置有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卡槽,在所述推拉杆滑动过程中,所述同步件的凸起在卡槽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拨片套设于所述同步件与所述手柄外壳之间,并沿调节手柄的轴线转动,带动所述同步件转动绕所述轴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具有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所述推拉杆均包括径向向手柄外壳内部设置有延伸部,在所述同步件的外周面横向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为周向封闭的开口,所述第一推拉杆或第二推拉杆的延伸部伸入所述第一开口,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诗昊徐军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