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066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灶具领域,提供一种灶具,该灶具包括温度传感器、内环火盖、相互隔离的第一燃气通道和第二燃气通道,第一燃气通道的供气量小于第二燃气通道的供气量,内环火盖上设有第一火口和第二火口,第一火口和第一燃气通道连通,第二火口和第二燃气通道连通,第一火口位于至少部分第二火口的下方,第一火口和内环火盖侧部的空间连通,在竖直投影方向上,第一火口的上方被内环火盖遮挡,内环火盖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安装孔内,并位于内环火盖的上方,通过第一火口的火焰加热内环火盖侧部空间的空气,再通过空气将热量传播给锅具,可以避免第一火口的火焰长时间照射温度传感器影响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传感器影响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传感器影响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灶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灶具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类灶具中,有的设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锅具底部处的温度,以便于控制灶具的功率。在长时间使用小火时,例如小火煲汤或熬药等至四五个小时、或八九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会导致温度传感器误报,影响温度传感器工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灶具的温度传感器准确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灶具。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灶具,其包括:
[0006]相互隔离的第一燃气通道和第二燃气通道;
[0007]内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上设有第一火口和第二火口,所述第一火口和所述第一燃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火口和所述第二燃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火口处的燃气总量小于所述第二火口处的燃气总量,所述第一火口位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火口的下方,所述第一火口和所述内环火盖侧部的空间连通,在竖直投影方向上,所述第一火口的上方被所述内环火盖遮挡,所述内环火盖的中部设有安装孔;
[0008]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并位于所述内环火盖的上方。
[0009]在本方案中,第二燃气通道和第二火口连通,提供小火;第一燃气通道和第一火口连通,提供功率小于小火的超小火,可以用于长时间使用超小火的工况,如煲汤十小时。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位于内环火盖的上方,检测内环火盖上方的温度。通过设置第一火口位于至少部分第二火口的下方,一方面,可以保证第二火口的位置距锅具底部足够近以保证小火功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一火口的位置,以提高第一火口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高度差。通过设置第一火口的上方被内环火盖遮挡,并设置第一火口和内环火盖侧部的空间连通,使得超小火从内环火盖的侧部将热量传播出去;避免超小火的火焰直接照射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一火口的位置设置,使得在使用超小火时,通过超小火的火焰加热内环火盖侧部空间的空气,再通过空气将热量传播给锅具,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对超小火的功率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超小火的火焰长时间照射温度传感器影响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
[0010]较佳的,所述第一火口的孔径为1.0mm~1.6mm,所述第一火口处的总燃气流量为0.0159立方米每小时~0.0265立方米每小时,所述第一火口处的燃烧强度小于6.2KW/mm,所述第一火口处燃烧的总功率为150W~250W。
[0011]在本方案中,通过控制第一火口的孔径、燃烧强度、燃气流量,使得第一火口处燃烧的总功率为150W~250W,使得第一火口提供的超小火足够小。
[0012]较佳的,所述第一燃气通道用于单独提供燃气,以及用于和所述第二燃气通道同
时提供燃气。
[0013]在本方案中,如此设置,可以单独使用超小火,同时使用超小火加小火。再通过第一火口和第二火口的相对位置设置,使得第一火口的火焰能点燃第二火口处的燃气时,同时使用超小火加小火,超小火可以起到点燃小火和维持小火火焰稳定的作用。
[0014]较佳的,所述内环火盖还设有旁通火孔,所述旁通火孔连通所述第二燃气通道和所述第一火口。
[0015]在本技术方案中,如此设置,使得第二燃气通道在为第二火口供气的时候,同时也能为第一火口供气,便于第一火口的火焰点燃第二火口的燃气和使得第二火口的火焰稳定。
[0016]较佳的,所述内环火盖的侧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一火口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火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上方。
[0017]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火口设置在凹槽内,第二火口设置在凹槽的上方,便于第一火口的火焰点燃第二火口的燃气,也便于第一火口的火焰使得第二火口的火焰稳定。
[0018]较佳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火口的开口朝上,位于所述凹槽上方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火口位于所述内环火盖的侧面且开口斜向上。
[0019]在本方案中,第一火口的开口朝上、第二火口的开口斜向上,均能使得超小火对小火的点火和稳焰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第二火口位于内环火盖的侧面,便于第一火口处的超小火从侧面将第二火口处的燃气点燃。
[0020]较佳的,所述内环火盖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火盖第一通道、火盖第二通道;
[0021]所述火盖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燃气通道连通,所述火盖第一通道的壁面设有第一火孔,所述第一火孔的远离所述火盖第一通道的开口为所述第一火口;
[0022]所述火盖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二燃气通道连通,所述火盖第二通道的壁面设有所述旁通火孔以及直通火孔,所述直通火孔、所述旁通火孔的远离所述火盖第二通道的开口为所述第二火口。
[0023]较佳的,所述灶具还包括炉头和分火器座,所述炉头内设有相互隔离的炉头第一通道、炉头第二通道,所述分火器座内设有相互隔离的分火器第一通道、分火器第二通道;
[0024]所述第一燃气通道、所述分火器第一通道、所述炉头第一通道、所述火盖第一通道依次连通;
[0025]所述第二燃气通道、所述分火器第二通道、所述炉头第二通道、所述火盖第二通道依次连通。
[0026]较佳的,所述灶具还包括外环火盖和第三燃气通道,所述内环火盖设置在所述外环火盖的中部,所述外环火盖上设有第三火口,所述第三火口和所述第三燃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火口处的燃气总量大于所述第二火口处的燃气总量。
[0027]在本方案中,第三火口用于提供大火,功率大于第二火口提供的小火。
[0028]较佳的,所述外环火盖完整围绕于所述内环火盖的侧面设置。
[0029]在本方案中,通过外环火盖的遮挡,避免外环火盖外的空气流经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之间的空间,以避免空气的流动将内火火盖上第一火口处的火焰温度传递至温度传感器,从而避免影响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
[0030]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31]第二燃气通道和第二火口连通,提供小火;第一燃气通道和第一火口连通,提供功率小于小火的超小火,可以用于长时间使用超小火的工况,如煲汤十小时。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位于内环火盖的上方,检测内环火盖上方的温度。通过设置第一火口位于至少部分第二火口的下方,一方面,可以保证第二火口的位置距锅具底部足够近以保证小火功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一火口的位置,以提高第一火口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高度差。通过设置第一火口的上方被内环火盖遮挡,并设置第一火口和内环火盖侧部的空间连通,使得超小火从内环火盖的侧部将热量传播出去;避免超小火的火焰直接照射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一火口的位置设置,使得在使用超小火时,通过超小火的火焰加热内环火盖侧部空间的空气,再通过空气将热量传播给锅具,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对超小火的功率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超小火的火焰长时间照射温度传感器影响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燃气通道和第二燃气通道;内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上设有第一火口和第二火口,所述第一火口和所述第一燃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火口和所述第二燃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火口处的燃气总量小于所述第二火口处的燃气总量,所述第一火口位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火口的下方,所述第一火口和所述内环火盖侧部的空间连通,在竖直投影方向上,所述第一火口的上方被所述内环火盖遮挡,所述内环火盖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并位于所述内环火盖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口的孔径为1.0mm~1.6mm,所述第一火口处的总燃气流量为0.0159立方米每小时~0.0265立方米每小时,所述第一火口处的燃烧强度小于6.2KW/mm,所述第一火口处燃烧的总功率为150W~250W。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气通道用于单独提供燃气,以及用于和所述第二燃气通道同时提供燃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还设有旁通火孔,所述旁通火孔连通所述第二燃气通道和所述第一火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的侧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一火口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火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上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火口的开口朝上,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达俞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