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种植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68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种植施肥装置,包括主体部件,主体部件包括车体,车体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搅拌部件,搅拌部件包括搅拌箱,搅拌箱安装在车体的顶端中部,搅拌箱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贯穿搅拌箱的顶端,搅拌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搅拌箱的顶端开设有排气孔,搅拌箱的底端侧壁设置有出料管,搅拌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施肥部件,所述车体的外侧壁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搅拌部件,能够对肥料进行均匀搅拌,通过设置施肥部件和挖土部件,能够破土挖沟并进行施肥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种植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茶种植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茶又称茶子树、茶油树,油茶的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因此油茶树属于一种纯天然的高级油料作物。
[0003]在油茶的种植过程中,当油茶树长到一定的规模,就需要对其进行多次追肥,施加的肥料需要进行液体混合,液体混合的均匀程度将决定油茶树的吸收情况。目前一般采用人工施肥,相关人员将距油茶树根部约50—60cm处的土壤挖开,放入肥料后覆土,这种施肥方式操作时间长,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种植施肥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茶种植施肥装置,包括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安装在所述车体的顶端中部,所述搅拌箱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贯穿所述搅拌箱的顶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杆,所述第一搅杆的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杆,所述搅拌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搅拌箱的顶端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搅拌箱的底端侧壁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搅拌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施肥部件,所述车体的外侧壁安装有控制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车体的侧壁设置有扶把,所述车体的底端安装有车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施肥部件包括存储箱,所述存储箱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内部底端,所述存储箱的上端面与所述出料管的底端相互连通,所述存储箱的侧面设置有施肥管,所述施肥管贯穿所述车体的底端侧面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施肥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挖土部件,所述挖土部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凹槽的顶端竖直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端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安装有钻头,所述转杆的外壁设置有螺旋叶。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和所述施肥管均为L形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存储箱、所述施肥管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出料管、两个所述第一电磁阀、两个所述存储箱、两个所述施肥管和两个所述第二电磁阀均相对于所述第一搅杆对称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液压缸和所述
第二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设置搅拌部件,肥料通过进料管进入至搅拌箱的内部,控制器使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搅杆旋转,第一搅杆将带动第二搅杆对肥料进行均匀搅拌,相较于人工进行搅拌,该装置能够对肥料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均匀的肥料更有利于油茶树的吸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0014]通过设置施肥部件和挖土部件,当车体移动至油茶树周围的适当位置时,通过控制器使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杆进行旋转,转杆将带动外壁的螺旋叶和底端的钻头进行旋转,然后使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升降板带动第二电机竖直向下移动,从而使钻头进行破土,螺旋叶将挖出环状沟,施肥管和第二电磁阀将存储箱内部的肥料施加至环状沟内,完成施肥工作;该装置能够破土挖沟并进行施肥作业,自动化高,避免了人工挖土耗费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00、主体部件;110、车体;120、凹槽;130、扶把;140、车轮;200、搅拌部件;210、搅拌箱;220、第一电机;230、第一搅杆;240、第二搅杆;250、进料管;260、排气孔;270、出料管;280、第一电磁阀;300、施肥部件;310、存储箱;320、施肥管;330、第二电磁阀;400、挖土部件;410、液压缸;420、升降板;430、第二电机;440、转杆;450、钻头;460、螺旋叶;500、控制器。
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22]参见图1

4,本实施例的一种油茶种植施肥装置包括主体部件100、搅拌部件200、环境监测部件300、挖土部件400和控制器500。
[0023]主体部件100用于容纳和支撑各部件,并且能够带动装置移动,具体的,主体部件100包括车体110,车体110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凹槽120,车体110的侧壁设置有扶把130,车体110的底端安装有车轮140;使用时,车体110用于支撑和容纳各部件,凹槽120用于容纳挖土部件400,通过扶把130和车轮140将车体110推至需要施肥的位置,方便移动车体110。
[0024]搅拌部件200用于将肥料进行充分搅拌,使油茶树更容易吸收,具体的,搅拌部件200包括搅拌箱210,搅拌箱210安装在车体110的顶端中部,搅拌箱210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20,第一电机220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贯穿搅拌箱210的顶端,第一电机220的输出端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杆230,第一搅杆230的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杆240,搅拌箱210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250,搅拌箱210的顶端开设有排气孔260,搅拌箱210的底端侧壁设置有出料管270,出料管270内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80,出料管270设置有L形,出料管270和第一电
磁阀28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出料管270和两个第一电磁阀280均相对于第一搅杆230对称设置;使用时,肥料通过进料管250进入至搅拌箱210的内部,控制器500使第一电机220的输出端带动第一搅杆230旋转,第一搅杆230将带动第二搅杆240对肥料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均匀的肥料更有利于油茶树的吸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排气孔260用于通风换气,使搅拌产生的气体能够有效排出,搅拌完成的肥料将通过出料管270和第一电磁阀280排放至存储箱310的内部,待对油茶树进行施肥。
[0025]施肥部件300用于自动定量施肥,具体的,施肥部件300包括存储箱310,存储箱310设置在车体110的内部底端,存储箱310的上端面与出料管270的底端相互连通,存储箱310的侧面设置有施肥管320,施肥管320贯穿车体110的底端侧面延伸至凹槽120的内部,施肥管3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330,施肥管320设置为L形,存储箱310、施肥管320和第二电磁阀33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存储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种植施肥装置,包括主体部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件(100)包括车体(110),所述车体(110)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搅拌部件(200),所述搅拌部件(200)包括搅拌箱(210),所述搅拌箱(210)安装在所述车体(110)的顶端中部,所述搅拌箱(210)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20),所述第一电机(220)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贯穿所述搅拌箱(210)的顶端,所述第一电机(220)的输出端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杆(230),所述第一搅杆(230)的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杆(240),所述搅拌箱(210)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250),所述搅拌箱(210)的顶端开设有排气孔(260),所述搅拌箱(210)的底端侧壁设置有出料管(270),所述出料管(270)内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80),所述搅拌箱(210)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施肥部件(300),所述车体(110)的外侧壁安装有控制器(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种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10)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凹槽(120),所述车体(110)的侧壁设置有扶把(130),所述车体(110)的底端安装有车轮(1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茶种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部件(300)包括存储箱(310),所述存储箱(310)设置在所述车体(110)的内部底端,所述存储箱(310)的上端面与所述出料管(270)的底端相互连通,所述存储箱(310)的侧面设置有施肥管(320),所述施肥管(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准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山樱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