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56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涉及风道技术领域,包括方形风道,方形风道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第二转轴上固接有位于方形风道内的滤板,滤板随着第一转轴转动而封堵方形风道;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上均固接有位于方形风道内的遮板,遮板随着第一转轴或第三转轴转动而封堵方形风道;滤板的前端与第一转轴所连接遮板的后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滤板的后端与第三转轴所连接遮板的前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方形风道顶端设有安装风机的第一开口,方形风道底端设有安装滤袋的第二开口。方形风道上还安装有用于锁止第一转轴的锁止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滤板的自清理,使得滤板不需要拆卸即可循环使用。使得滤板不需要拆卸即可循环使用。使得滤板不需要拆卸即可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


[0001]本技术涉及风道
,具体涉及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

技术介绍

[0002]被动房是一种全新的低能耗建筑,被动房取消了传统的采暖系统,室内人们生活中所产生的热量及光能就可基本满足冬季室内温度要求,并通过设备将室内废气中的热量回收,从而显著降低能源需求,实现室内居住环境舒适度。
[0003]被动房的新风系统是降低能耗的关键,传统的新风系统需要在风道内安装滤板,用于过滤外界空气,滤板需要定期更换,拆卸清理繁琐,无法实现自清理,导致使用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道内置滤板无法自清理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包括方形风道,方形风道上安装有在竖面转动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平行设置,且沿着方形风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第二转轴上固接有位于方形风道内的滤板,滤板随着第一转轴转动而封堵方形风道;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上均固接有位于方形风道内的遮板,遮板随着第一转轴或第三转轴转动而封堵方形风道;滤板的前端与第一转轴所连接遮板的后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滤板的后端与第三转轴所连接遮板的前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方形风道顶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安装有风机,方形风道底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安装有滤袋,滤板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方形风道上还安装有用于锁止第一转轴的锁止机构。
[0007]其中,滤板、遮板的边沿处均设有柔性密封部。
[0008]其中,方形风道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套接有第一套筒以及驱动第一套筒转动的扭簧,第一套筒外侧固接有用于封堵第二开口的挡板。
[0009]其中,滤袋内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挡板的外端、另一端铰接与滤袋底部中心。
[0010]其中,滤袋的袋口的部分连续固定在第二开口的内壁、剩余部分连续固定在挡板的边沿。
[0011]其中,方形风道的四棱处安装有导向辊,四个导向辊之间传动连接皮带,方形风道的顶板设有横向贯穿第一开口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入口与出口均安装有第一导向柱,皮带穿过第一通道,并且支撑导向在第一导向柱上;
[0012]方形风道的底板设有横向贯穿第二开口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入口与出口均安装有第二导向柱,皮带穿过第二通道,并且支撑导向在第二导向柱上;
[0013]皮带上开设有第三开口与第四开口,当第三开口对应在第一开口处时,第四开口
对应在第二开口处。
[0014]其中,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方形风道外侧的第二套筒,第一转轴套接在第二套筒内,第二套筒沿着径向设有通孔,通孔内螺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朝向第一转轴的一端同轴固接有空心柱,空心柱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柱,伸缩柱朝向第一转轴的一端固接有球头,通孔内设有弹性支撑在调节螺栓与球头之间的弹簧,通孔的内端口固接有供球头部分通过的限位环;
[0015]第一转轴表面设有两个卡槽,两个卡槽分别在滤板水平位置时、滤板封堵方形风道时与球头卡配。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在滤板积存灰尘过多时,通过转动第一转轴,使得第一遮板与第二遮板摆动到倾斜状态,滤板摆动到水平状态,再通过风机将滤板上的灰尘吹入到滤袋中,实现滤板的清理,使得滤板不需要拆卸即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实施例一(通风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1中滤板清理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实施例三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实施例四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实施例一中锁止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中,方形风道1,第一开口10,风机100,第二开口11,滤袋110,袋口111,第四转轴12,挡板14,第三连杆140,第二套筒15,通孔150,调节螺栓151,空心柱152,伸缩柱153,球头154,弹簧155,限位环156,导向辊16,皮带160,第一通道17,第一导向柱170,第二通道18,第二导向柱180,第一转轴2,第一遮板20,第一弧形槽21,第二弧形槽22,第二转轴4,滤板30,密封胶条31,第三转轴4,第二遮板40,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6]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本技术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正常工作时的方位为准,不限定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图2以及图6共同所示,易洁式新风风道包括水平设置的方形风道,方形风道1上安装有在竖面转动的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4以及第三转轴4,即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4以及第三转轴4的轴端均转动连接在方形风道1的竖板的竖向中间位置处,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4以及第三转轴4平行设置,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4以及第三转轴4依次水平间隔。
[0029]方形风道内设有一个滤板30和两个遮板,两个遮板分别为第一遮板20与第二遮板40,滤板30、第一遮板20以及第二遮板40均间隙配合在方形风道内,并且滤板30、第一遮板20以及第二遮板40的长度大于方形风道的内道高度。
[0030]滤板30固定在第二转轴4上,并且滤板30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转轴4的径向一致。同
样的,第一遮板20固定在第一转轴2上,并且第一遮板2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转轴2的径向一致,第二遮板40固定在第三转轴4上,并且第二遮板40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转轴4的径向一致。
[0031]随着第二转轴4转动,滤板30可以竖向摆动到倾斜状态,使得滤板30的一端压靠在方形风道的顶板底面、另一端压靠在方形风道的底板顶面,从而使得滤板30可以封堵方形风道,使得方形风道流通的气流需要穿过滤板30,实现空气过滤,随着第二转轴4反向转动,滤板30亦可摆动到水平状态。同理,随着第一转轴2与第三转轴4转动,第一遮板20与第二遮板40均可以摆动到倾斜状态从而封堵方形风道,实现对方形风道的隔断,随着第一转轴2与第三转轴4反向转动,第一遮板20与第二遮板40均可以摆动到水平状态。
[0032]第一遮板20与第二遮板40对称设置在滤板30两侧,滤板30的前端与第一遮板20的后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5,滤板30的后端与第二遮板40的前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5;使得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4以及第三转轴4中的一个转动即可带动另外两个同步联动。
[0033]方形风道1顶端设有第一开口10,第一开口10处安装有风机100,方形风道1底端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包括方形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风道上安装有在竖面转动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平行设置,且沿着方形风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第二转轴上固接有位于方形风道内的滤板,所述滤板随着第一转轴转动而封堵方形风道;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上均固接有位于方形风道内的遮板,所述遮板随着第一转轴或第三转轴转动而封堵方形风道;所述滤板的前端与第一转轴所连接遮板的后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滤板的后端与第三转轴所连接遮板的前端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方形风道顶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安装有风机,所述方形风道底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安装有滤袋,所述滤板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所述方形风道上还安装有用于锁止第一转轴的锁止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遮板的边沿处均设有柔性密封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风道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套接有第一套筒以及驱动第一套筒转动的扭簧,所述第一套筒外侧固接有用于封堵第二开口的挡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洁式新风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内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挡板的外端、另一端铰接与滤袋底部中心。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飞刘磊宋斌磊孙泽坤张俊赵景宇刘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