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34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里一种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包括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在顶板与前墙板和后墙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顶板下侧的上挡板,在前墙板和后墙板设有一第一阶梯槽,在上方台阶与下方台阶与上挡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条;在前墙板和后墙板与两侧板墙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于两侧墙板内侧的侧挡板,在前墙板和后墙板的外侧,设有一第二阶梯槽,在靠近侧墙板的台阶与远离侧墙板的台阶与侧挡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封效果好,并且不影响折叠房屋的搭建及展开,同时兼具隔热、隔音的功能。隔音的功能。隔音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快装房屋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折叠房屋作为新型结构的模块化、一体化等结构,具有运输方便,搭建方便,搭建速度快、时间短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方舱、活动板房等临时住所场景。但是,目前的这地房屋大都是铝合金、轻钢等金属板房,这样的折叠房屋虽然质量轻,运输方便,成本也低,但是其隔热、隔音、密封、防潮等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极大的困扰。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结构的折叠房屋也开始面世,如申请号 CN202210209614.5 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集装箱房屋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底板,前后两端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旋转安装组件,两端所述旋转安装组件上转动安装有前后墙板,其中一部分所述旋转安装组件安装于顶部异形钢构件上,所述顶部异形钢构件对应底部异形钢构件,每个所述顶部异形钢构件相交处固定连接有顶部角头,每个所述顶部角头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又如申请号CN200320131132.5公开了一种尽量减小运输体积和装配时间的可折叠房屋组合。该组合包括一个矩形底板,一个前墙,一个后墙,两个旋转连接于底板的侧墙以及两个旋转连接于两个侧墙的屋顶半面等组成;所有的墙和屋顶都有一个面板以及固定于面板的补强板;铰链被置于补强板之间用以旋转;螺钉和螺帽用于装配墙和屋顶;面板延伸覆盖补强板,以提供密封的效果。还有一些推拉式结构的折叠房屋等。
[0004]现有技术虽然实现混凝土房屋的模块化拼装、折叠结构等,但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墙体、地板、顶板等都非常重,即便是使用轻质混凝土,质量也比较重;因此,目前的折叠房屋在展开过程中,都需要借助吊车等起吊工具,将顶板吊起或者将整体立起,才能实现将房屋顺利展开或推拉开。这样的结构,对于需要长期在野外工作的环境,如高原地区等,尤其是吊车等起吊工具无法到达的环境,则非常不适用;并且,现有的折叠房屋结构,在展开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尤其是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也非常麻烦,且稳定性较差。
[0005]为此,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顶升展开的折叠房屋,但在折叠房屋展开后,前后墙板与侧墙板以及顶板之间均具有间隙,目前的折叠房屋通常在这些结构之间都没有设置密封结构,而普通密封条结构,厚度太薄密封效果差,厚度太厚又会造成折叠墙板的墙面不平;并且,目前的密封条只能起到密封效果,无法进行隔热、隔音等;同时,设置密封结构后,又会极大地影响房屋的展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房屋墙板之间以及墙板与顶板之间间隙无密封或密封效果,隔音效果差以及隔热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问题,并且不影响折叠房屋的搭建及展开,同时兼具隔热、隔音的功能。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包括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其特征在于:在顶板与前墙板和后墙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顶板下侧面的前侧和后侧的上挡板,在前墙板和后墙板的外侧面的上端,对应上挡板的位置均设有一第一阶梯槽,其中,上方台阶的深度大于下方台阶的深度,在上方台阶与下方台阶与上挡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条;在前墙板和后墙板与两侧板墙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竖向设于两侧墙板内侧面靠近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处的侧挡板,在前墙板和后墙板的外侧,靠近其两端处,对应侧挡板的位置均设有一第二阶梯槽,其中,靠近侧墙板的台阶的深度大于远离侧墙板的台阶的深度,在靠近侧墙板的台阶与远离侧墙板的台阶与侧挡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密封条。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均采用气囊型密封条。
[0009]进一步地,所述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均包括由金属板加工形成的外壳,在外壳内设有金属骨架,并填充有聚氨酯隔热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前墙板和后墙板的上端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内侧包覆件和第一外侧包覆件,所述第一内侧包覆件与第一外侧包覆件分别与外壳的内侧和外侧固定连接,且第一内侧包覆件与第一外侧包覆件之间通过橡胶条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侧包覆件的外侧与第一阶梯槽贴合,所述第一密封条与第一外侧包覆件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前墙板和后墙板的两端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内侧包覆件和第二外侧包覆件,所述第二内侧包覆件与第二外侧包覆件分别与外壳的内侧和外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内侧包覆件与第二外侧包覆件之间通过橡胶条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侧包覆件的外侧与第二阶梯槽贴合,所述第二密封条与第二外侧包覆件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挡板和侧挡板均呈阶梯型,并分别与第一阶梯槽和第二阶梯槽相对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1、在顶板外侧设置上挡板,侧墙板内侧前后设置侧挡板,然后在各墙板与上挡板之间以及前后墙板与侧挡板之间分别设置密封条,从而能够有效对房屋的缝隙进行密封,有效提高密封效果,并提高隔音效果。
[0017]2、隔墙板的上端以及前后墙板的两端,均设置两包覆件,且两包覆件之间通过橡胶条相连,从而形成断桥结构,能够有效起到隔热效果。
[0018]3、本方案中,上挡板和侧挡板分别位于顶板和侧墙板边缘,因此对房屋的搭建铺设以及展开均不造成任何影响,从而能够一体化实现房屋的搭建及密封,搭建方便、快捷,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前后墙板与顶板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前后墙板与侧墙板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前墙板,2—后墙板,3—侧墙板,4—顶板,5—上挡板,6—第一密封条,
7—侧挡板,8—第二密封条,9—第一内侧包覆件,10—第一外侧包覆件,11—橡胶条,12—第二内侧包覆件,13—第二外侧包覆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包括前墙板1、后墙板2、两侧墙板3以及顶板4,所述前墙板1和后墙板2的上端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内侧包覆件9和第一外侧包覆件10,所述第一内侧包覆件9与第一外侧包覆件10分别与外壳的内侧和外侧固定连接,且第一内侧包覆件9与第一外侧包覆件10之间通过橡胶条11相连。
[0024]在顶板4与前墙板1和后墙板2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顶板4下侧面的前侧和后侧的上挡板5,在前墙板1和后墙板2的外侧面的上端,对应上挡板5的位置均设有一第一阶梯槽,其中,上方台阶的深度大于下方台阶的深度,在上方台阶与下方台阶与上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包括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其特征在于:在顶板与前墙板和后墙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设于顶板下侧面的前侧和后侧的上挡板,在前墙板和后墙板的外侧面的上端,对应上挡板的位置均设有一第一阶梯槽,其中,上方台阶的深度大于下方台阶的深度,在上方台阶与下方台阶与上挡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条;在前墙板和后墙板与两侧板墙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竖向设于两侧墙板内侧面靠近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处的侧挡板,在前墙板和后墙板的外侧,靠近其两端处,对应侧挡板的位置均设有一第二阶梯槽,其中,靠近侧墙板的台阶的深度大于远离侧墙板的台阶的深度,在靠近侧墙板的台阶与远离侧墙板的台阶与侧挡板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密封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均采用气囊型密封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房屋的前后墙板与顶板及侧墙板之间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均包括由金属板加工形成的外壳,在外壳内设有金属骨架,并填充有聚氨酯隔热层。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聂诗东雷屹欣刘敏何小涌胡强桂成鑫磊王辉黄永志姚未来任俊儒李林杨朝山刘晓英杨秀明陈永庆郭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