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用清洗拌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种子拌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种子拌种处理技术最早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其目的是种子消毒,防治病虫害,经过多年发展,开发出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拌种剂,例如提高出苗率的浸种剂,预防地下虫害等拌药剂。
[0003]现有常用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等种子在耕种前都需要进行药剂拌种处理,现有拌种工艺一般是先用清洗洗涤,然后进行浸种拌药,拌种后还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便于种子储存。但手工拌种的效率较低,对数量多的种子拌药处理,种子的转移工作量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种子浸药拌药、干燥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农用清洗拌种装置。
[0005]本技术农用清洗拌种装置包括支撑架、底板、浸水室、网筒、浸药室、移动车、废液筒、配药罐、鼓风机和干燥室,在底板上竖直设置有四根支柱,支撑架水平设置在四根支柱的顶部,浸水室和浸药室设置在支撑架的台面上,网筒搭设在浸水室或浸药室内,浸水室和浸药室的底部均开有排液口,配药罐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农用清洗拌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农用清洗拌种装置包括支撑架(1)、底板(3)、浸水室(4)、网筒(7)、浸药室(15)、移动车(8)、废液筒(9)、配药罐(10)、鼓风机(12)和干燥室(14),在底板(3)上竖直设置有四根支柱(2),支撑架(1)水平设置在四根支柱(2)的顶部,浸水室(4)和浸药室(15)设置在支撑架(1)的台面上,网筒(7)搭设在浸水室(4)或浸药室(15)内,浸水室(4)和浸药室(15)的底部均开有排液口,配药罐(10)放置在支撑架(1)的台面上,在配药罐(10)的出液嘴上连接有输药管(11),输药管(11)延伸至浸药室(15)内;沿底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移动车(8)与滑轨滑动连接,废液筒(9)放置在移动车(8)上,干燥室(14)固定在底板(3)的一端,干燥室(14)的室壁为伸缩结构,在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