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冠梁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37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坑冠梁支撑组件,其中,支撑组件包括:斜撑,设于所述支护空间内,且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条所述梁体,所述斜撑内设置斜撑配筋以及包裹所述斜撑配筋浇筑的混凝土,所述斜撑配筋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冠梁的梁体内并分别连接所述梁体的配筋;以及对撑,设于所述支护空间内,且所述对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冠梁相对设置的两条所述梁体,所述对撑内设置对撑配筋以及包裹所述对撑配筋浇筑的混凝土,所述对撑配筋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冠梁的梁体内并分别连接所述梁体的配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基坑冠梁支撑组件,适应当地的地形结构,且施工造价低,工期短。工期短。工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冠梁支撑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冠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冠梁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冠梁体系钢筋的安装中,先安装骨架筋,再安装框架筋,最后安装箍筋。施工中必须确保钢筋定位准确,在钢筋绑扎前先在底模弹上底层钢筋的定位线,并依据定位线进行钢筋的绑扎,冠梁采取分段施工,钢筋主筋接头应避开冠梁转角及错台位置。
[0003]目前在地铁出线井的基坑桩基冠梁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对桩头进行人工凿除浮浆、松动的砼碎块以及达不到设计强度的混凝土等,桩头处理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施工冠梁,对冠梁本体及其支护装置的冠梁体系施工,专利技术人发现当需要对地形复杂、以及淤泥、砂层的非正常地面进行开挖深基坑时,采用常规的基坑冠梁的支护方式存在造价较高、工期较长、施工难度大,且荷载不对称等问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提出一种基坑冠梁支撑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冠梁支撑组件,旨在解决在复杂的非常规底面进行基坑冠梁支护施工造价高、工期长等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坑冠梁支撑组件,其中,冠梁包括四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体,且四条梁体围绕基坑设置并形成支护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0006]斜撑,设于所述支护空间内,且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条所述梁体,所述斜撑内设置斜撑配筋以及包裹所述斜撑配筋浇筑的混凝土,所述斜撑配筋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冠梁的梁体内并分别连接所述梁体的配筋;以及
[0007]对撑,设于所述支护空间内,且所述对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冠梁相对设置的两条所述梁体,所述对撑内设置对撑配筋以及包裹所述对撑配筋浇筑的混凝土,所述对撑配筋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冠梁的梁体内并分别连接所述梁体的配筋。
[0008]可选地,所述斜撑配筋包括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斜撑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钢筋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冠梁的延伸方向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冠梁的配筋固定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筋的直径为d,所述第一折弯段的长度为15*d。
[0010]可选地,所述斜撑靠近的两端的部分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端与所述第一钢筋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冠梁内,并与所述冠梁的配筋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加强筋还与所述冠梁的箍筋连接,并与对应的所述冠梁的箍筋平行设置。
[0012]可选地,每一连接部内的所述加强筋设有五组,五组所述加强筋的长度在所述斜撑一端靠近另一端的方向上依次增长。
[0013]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角撑,所述角撑设于相邻的两根所述梁体的夹角处,所述角撑内设有角撑配筋,所述角撑配筋设有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的两端延伸至对应的所述梁体内。
[0014]可选地,所述角撑配筋还设有两组第三钢筋,每组所述第三钢筋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三钢筋,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梁体内,两组所述第三钢筋交叉设置。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冠梁的四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体围成的支护空间内设置与冠梁梁体连接斜撑与对撑以实现对冠梁的支撑,其中,斜撑与对撑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体的,斜撑内设置斜撑配筋,斜撑配筋延伸至梁体内,对撑设置对撑配筋,对撑配筋延伸至梁体内。斜撑支撑在相邻的两条梁体,对称支撑在相对的两条梁体,共同对冠梁实现支撑,并且,斜撑与对撑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低,工期短,基坑相对边的载荷对称,适应当地的地形结构。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基坑冠梁支撑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基坑冠梁支撑组件实施例斜撑配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基坑冠梁支撑组件实施例角撑配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基坑冠梁支撑组件实施例对撑配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冠梁310支撑筋110梁体311第二折弯段200斜撑320连接筋210第一钢筋321第三折弯段211第一折弯段400角撑220加强筋410第二钢筋300对撑420第三钢筋
[0023]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本技术提出一种基坑冠梁支撑组件。
[0029]在现有技术中,施工当地的地铁出线井的基坑桩基冠梁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对桩头进行人工凿除浮浆、松动的砼碎块以及达不到设计强度的混凝土等,桩头处理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施工冠梁,对冠梁本体及其支护装置的冠梁体系施工,专利技术人发现当需要对地形复杂、以及淤泥、砂层的非正常地面进行开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冠梁支撑组件,其中,冠梁包括四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体,且四条梁体围绕基坑设置并形成支护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斜撑,设于所述支护空间内,且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条所述梁体,所述斜撑内设置斜撑配筋以及包裹所述斜撑配筋浇筑的混凝土,所述斜撑配筋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冠梁的梁体内并分别连接所述梁体的配筋;以及对撑,设于所述支护空间内,且所述对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冠梁相对设置的两条所述梁体,所述对撑内设置对撑配筋以及包裹所述对撑配筋浇筑的混凝土,所述对撑配筋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冠梁的梁体内并分别连接所述梁体的配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冠梁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配筋包括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斜撑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钢筋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冠梁的延伸方向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冠梁的配筋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冠梁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的直径为d,所述第一折弯段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颖刚李君政吕永军郭鹏帅张轩宇袁悦周虎兵王煜晨崔梦琳谢忻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