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源氢气瓶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219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氢能源氢气瓶转运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若干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四根支撑连接杆和盖板;所述底座为上开口的扁方形框,支撑单元包括单元车,所述单元车上开设有座位槽,所述座位槽用以安置氢气瓶;所述单元车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相适配;所述单元车顶面四角固定设置有方框架式支架,所述支架的内用以容纳氢气瓶;所述单元车底面设置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氢能源氢气瓶转运装置,可以将多个氢气瓶集成到一起进行转运;单个的氢气瓶通过配套设置的单个的支撑单元进行转运,方便拆卸,无需直接对氢气瓶进行搬上搬下,避免了装卸时的氢气瓶的磕碰,保证了安全,而且方便了转运,节省了人力。节省了人力。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源氢气瓶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氢气瓶装卸转运
,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源氢气瓶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氢能源氢气瓶或氢瓶在运输时,由于氢气瓶的特殊性,在运输时,氢气瓶的阀门如果受到振动而撞击在外部,会导致氢气瓶阀门的损坏,氢瓶承受侧面碰撞时容易导致管路发生扭矩变形、断裂等问题,目前氢瓶是卡箍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固定底座,依靠卡箍、固定底座与氢瓶之间的预紧力和摩擦力实现氢瓶的固定。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2222607993.1,一种氢瓶固定装置,利用第一弹性垫防止氢瓶和穿设孔的内壁直接刚性接触,在有沿氢瓶长度方向的作用力作用于氢瓶时第一弹性垫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氢瓶出现裂纹。在氢瓶固定装置位于氢瓶底部所在的一侧被碰撞时,氢瓶会向瓶口所在侧移动,瓶口侧的第一弹性垫的两端会在氢瓶的作用下分别弹性抵接于氢瓶的外壁和防撞板,由于铝合金板具有较好的吸能和塑性变形能力且防撞板的周向边缘固定于系统框架且穿设孔的孔径小于瓶身的外径,防撞板将会带动氢瓶一起移动,从而使防撞板的中部发生塑性变形以达到利用铝合金板制成的防撞板吸收振动的目的,起到缓冲和减小氢瓶移动距离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是:装卸时,需要将氢气瓶一个个插入防撞板中,还需手动一个个搬运氢气瓶,装卸运输不方便,装卸时容易发生磕碰。
[0004]为此,设计一种氢能源氢气瓶转运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氢能源氢气瓶转运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若干个支撑单元;
[0006]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四根支撑连接杆和盖板;
[0007]所述底座为上开口的扁方形框,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等距且平行设置的滑轨,与滑轨垂直的底座的一侧为侧门板,所述侧门板底部与所述底座底板铰接,所述侧门板上部与所述底座可拆卸的连接;
[0008]所述底座顶面边框的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下内螺孔,所述盖板的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上内螺孔,所述支撑连接杆的上部设置有上外螺纹,所述支撑连接杆的下部设置有下外螺纹,所述下外螺纹和所述上内螺孔相适配,所述下外螺纹和所述下内螺孔相适配;四根所述支撑连接杆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底座和盖板;
[0009]支撑单元包括单元车,所述单元车上开设有座位槽,所述座位槽用以安置氢气瓶;所述单元车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相适配;所述单元车顶面四角固定设置有方框架式支架,所述支架的内用以容纳氢气瓶;所述单元车底面设置有滚轮。
[0010]优选的,所述侧门板上开设螺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柱,螺柱穿过螺孔与所述侧门板通过侧螺母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盖板底面设置有若干阀门固定槽,所述阀门固定槽和所述支撑单元一一对应;所述阀门固定槽用以保护氢气瓶顶部的阀门的安全。
[0012]优选的,所述氢气瓶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卡环,用以支撑和保护所述氢气瓶;
[0013]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右侧面为可拆卸的,方便装卸氢气瓶。
[0014]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右侧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安全绳,便于装卸氢气瓶;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连接杆通过上螺母固定所述支撑连接杆和所述盖板。
[0016]优选的,所述卡环为弹性材质。
[0017]优选的,所述座位槽内设置有弹性垫。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氢能源氢气瓶转运装置,可以将多个氢气瓶集成到一起进行转运;单个的氢气瓶通过配套设置的单个的支撑单元进行转运,方便拆卸,无需直接对氢气瓶进行搬上搬下,避免了装卸时的氢气瓶的磕碰,保证了安全,而且方便了转运,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侧门板打开状态);
[0023]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图(侧门板打开状态);
[0024]图5为底座的立体图;
[0025]图6为支撑连接杆的立体图;
[0026]图7为盖板的立体图;
[0027]图8为支撑单元的立体图(带氢气瓶);
[0028]图9为支撑单元的立体图;
[0029]图10为支撑单元的主视图;
[0030]其中:
[0031]1‑
底座;2

侧门板;3

螺柱;4

侧螺母;5

支撑连接杆;6

上螺母;7

盖板;8

阀门固定槽;9

支架;10

滑轨;11

下螺孔;12

上螺孔;13

单元车;14

滑槽;15

卡环;16

安全绳;17

座位槽;18

滚轮;
[0032]2‑
a

氢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0034]一种氢能源氢气瓶转运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若干个支撑单元;
[0035]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四根支撑连接杆5和盖板7;
[0036]如图5所示,所述底座1为上开口的扁方形框,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等距且平行设置的滑轨10,与滑轨10垂直的底座1的一侧为侧门板2,所述侧门板2底部与所述底座1底板铰接,所述侧门板2上部与所述底座1可拆卸的连接;
[0037]所述底座1顶面边框的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下内螺孔11,如图7所示,所述盖板7的四
角各设置有一个上内螺孔12,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连接杆5的上部设置有上外螺纹,所述支撑连接杆5的下部设置有下外螺纹,所述下外螺纹和所述上内螺孔12相适配,所述下外螺纹和所述下内螺孔11相适配;四根所述支撑连接杆5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底座1和盖板7;
[0038]如图9所示,支撑单元包括单元车13,所述单元车13上开设有座位槽17,所述座位槽17用以安置氢气瓶;所述单元车13底面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和所述滑轨10相适配;所述单元车13顶面四角固定设置有方框架式支架9,所述支架9的内用以容纳氢气瓶a。
[0039]进一步,所述侧门板2上开设螺孔,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螺柱3,螺柱3穿过螺孔与所述侧门板2通过侧螺母4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0040]进一步,所述盖板7底面设置有若干阀门固定槽8,所述阀门固定槽8和所述支撑单元一一对应;所述阀门固定槽8用以保护氢气瓶顶部的阀门的安全。
[0041]进一步,所述氢气瓶a与所述支架9之间设置有卡环15,用以支撑和保护所述氢气瓶a;
[0042]进一步,所述支架9的右侧面为可拆卸的,方便装卸氢气瓶a。
[0043]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源氢气瓶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若干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四根支撑连接杆(5)和盖板(7);所述底座(1)为上开口的扁方形框,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等距且平行设置的滑轨(10),与滑轨(10)垂直的底座(1)的一侧为侧门板(2),所述侧门板(2)底部与所述底座(1)底板铰接,所述侧门板(2)上部与所述底座(1)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底座(1)顶面边框的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下内螺孔(11),所述盖板(7)的四角各设置有一个上内螺孔(12),所述支撑连接杆(5)的上部设置有上外螺纹,所述支撑连接杆(5)的下部设置有下外螺纹,所述下外螺纹和所述上内螺孔(12)相适配,所述下外螺纹和所述下内螺孔(11)相适配;四根所述支撑连接杆(5)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底座(1)和盖板(7);支撑单元包括单元车(13),所述单元车(13)上开设有座位槽(17),所述座位槽(17)用以安置氢气瓶;所述单元车(13)底面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和所述滑轨(10)相适配;所述单元车(13)顶面四角固定设置有方框架式支架(9),所述支架(9)的内用以容纳氢气瓶(a);所述单元车(13)底面设置有滚轮(1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彬刘坪吴江苏鹏杨鑫何燕向硕范林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