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14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包括第一上墙体,所述第一上墙体的一侧贴合有第二上墙体,所述第二上墙体的一侧贴合有第三上墙体,所述第一上墙体的底部贴合有第一下墙体,所述第一下墙体的一侧贴合有与第二上墙体底部相贴合的第二下墙体,所述第二下墙体的一侧贴合有与第三上墙体底部相贴合的第三下墙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通过第一上墙体、第二上墙体、第三上墙体、第一下墙体、第二下墙体、第三下墙体、插板、竖板和加强筋的配合,工作人员可以预制一些较小的楼板,随后拼接出合适尺寸的楼板,可以大大降低制作人员的制作难度,并且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运输。以更加方便的进行运输。以更加方便的进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
[0003]传统的叠合楼板在进行使用时,大多直接加工出特定长度的板材,但当板材过大时,便给工作人员的加工以及运输作业均带来一定的难度,并且在对较大的板材进行装配时,装配危险性也大大提高,并不很好的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而且增加了施工难度,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解决了传统的叠合楼板在进行使用时,大多直接加工出特定长度的板材,但当板材过大时,便给工作人员的加工以及运输作业均带来一定的难度,并且在对较大的板材进行装配时,装配危险性也大大提高,并不很好的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而且增加了施工难度,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包括第一上墙体,所述第一上墙体的一侧贴合有第二上墙体,所述第二上墙体的一侧贴合有第三上墙体,所述第一上墙体的底部贴合有第一下墙体,所述第一下墙体的一侧贴合有与第二上墙体底部相贴合的第二下墙体,所述第二下墙体的一侧贴合有与第三上墙体底部相贴合的第三下墙体,所述第一上墙体的一侧设有插板,所述第一上墙体、第二上墙体和第三上墙体通过插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下墙体、第二下墙体和第三下墙体通过插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上墙体、第二上墙体和第三上墙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有竖板,三个所述竖板的外壁分别与第一下墙体、第二下墙体和第三下墙体的内壁相插接,所述第一下墙体、第二下墙体和第三下墙体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三个所述加强筋的顶部分别与第一上墙体、第二上墙体和第三上墙体的底部相固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下墙体、第二下墙体和第三下墙体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筋。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墙体、第二上墙体和第三上墙体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层。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下墙体、第二下墙体和第三下墙体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保温层。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下墙体、第二下墙体和第三下墙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打磨层。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通过第一上墙体、第二上墙体、第三上墙体、第一下墙体、第二下墙体、第三下墙体、插板、竖板和加强筋的配合,工作人员可以预制一些较小的楼板,随后拼接出合适尺寸
的楼板,可以大大降低制作人员的制作难度,并且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运输,而且在进行装配式,由于板材较小,进而可以降低装配的重量,可以有效降低装配时的危险,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加强筋等组件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该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装配强度,保证了使用时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外观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中第三下墙体、插板和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中第一上墙体、第二上墙体和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上墙体,2、第二上墙体,3、第三上墙体,4、第一下墙体,5、第二下墙体,6、第三下墙体,7、插板,8、加强筋,9、竖板,10、连接筋,11、打磨层,12、保温层,13、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0019]传统的叠合楼板在进行使用时,大多直接加工出特定长度的板材,但当板材过大时,便给工作人员的加工以及运输作业均带来一定的难度,并且在对较大的板材进行装配时,装配危险性也大大提高,并不很好的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而且增加了施工难度,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0020]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通过第一上墙体、第二上墙体、第三上墙体、第一下墙体、第二下墙体、第三下墙体、插板、竖板和加强筋的配合,工作人员可以预制一些较小的楼板,随后拼接出合适尺寸的楼板,可以大大降低制作人员的制作难度,并且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运输,而且在进行装配式,由于板材较小,进而可以降低装配的重量,可以有效降低装配时的危险,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加强筋等组件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该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装配强度,保证了使用时的质量。
[0021]实施例一:由图1、2、3和4可知,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包括第一上墙体1,第一上墙体1的一侧贴合有第二上墙体2,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添加或减少第二上墙体2和第二下墙体5的数量,进而实现不同长度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组装,第二上墙体2的一侧贴合有第三上墙体3,第一上墙体1的底部贴合有第一下墙体4,第一下墙体4的一侧贴合有与第二上墙体2底部相贴合的第二下墙体5,第二下墙体5的一侧贴合有与第三上墙体3底部相贴合的第三下墙体6,第一上墙体1的一侧设有插板7,第一上墙体1、第二上墙体2和第三上墙体3通过插板7连接在一起,第一下墙体4、第二下墙体5和第三下墙体6通过插板7连接在一起,第一上墙体1、第二上墙体2和第三上墙体3的底部均固定连有竖板9,插板7和
竖板9起到限制该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连接组件位置的作用,并且当连接完毕后,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进而保证该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连接组件的稳定性,三个竖板9的外壁分别与第一下墙体4、第二下墙体5和第三下墙体6的内壁相插接,第一下墙体4、第二下墙体5和第三下墙体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8,加强筋8可以有效提高该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整体强度,三个加强筋8的顶部分别与第一上墙体1、第二上墙体2和第三上墙体3的底部相固接;
[00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添加或减少第二上墙体2和第二下墙体5的数量,进而实现不同长度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组装,插板7和竖板9起到限制该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连接组件位置的作用,并且当连接完毕后,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进而保证该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连接组件的稳定性,加强筋8可以有效提高该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整体强度;
[0023]进一步的,第一下墙体4、第二下墙体5和第三下墙体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筋10,第一上墙体1、第二上墙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包括第一上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墙体(1)的一侧贴合有第二上墙体(2),所述第二上墙体(2)的一侧贴合有第三上墙体(3),所述第一上墙体(1)的底部贴合有第一下墙体(4),所述第一下墙体(4)的一侧贴合有与第二上墙体(2)底部相贴合的第二下墙体(5),所述第二下墙体(5)的一侧贴合有与第三上墙体(3)底部相贴合的第三下墙体(6),所述第一上墙体(1)的一侧设有插板(7),所述第一上墙体(1)、第二上墙体(2)和第三上墙体(3)通过插板(7)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下墙体(4)、第二下墙体(5)和第三下墙体(6)通过插板(7)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上墙体(1)、第二上墙体(2)和第三上墙体(3)的底部均固定连有竖板(9),三个所述竖板(9)的外壁分别与第一下墙体(4)、第二下墙体(5)和第三下墙体(6)的内壁相插接,所述第一下墙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长亮姜广才储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圆德天裕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