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205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包括一柱状外形的溶质筒和一适配容器,所述溶质筒的上端和下端开口,外壁的不同高度上分别设有若干溶质附着位。使用状态下,溶质筒通过瓶口放入容器中。溶质筒可以悬吊在容器内,也可以竖直站立在容器内。工作时溶剂从顶端注入溶质筒内,从溶质筒下端流入容器。随着容器中的溶液越来越多,液面随之升高,液面没过的溶质附着位里面溶质逐渐溶于溶剂中,从而控制溶质与溶剂的比例,形成等浓度的溶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的配制溶剂量变化的等浓度溶液,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的特点。使用方便的特点。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实验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医学实验里,有时候需要获得等浓度的溶液。但在一些场景中,溶液体积会不停的增加,而随着溶剂的增加,需要不停的加入溶质,使溶液的浓度保持稳定。但需要持续不停的加入溶质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通常就是在开始时把溶质全部加入,然后逐渐加入溶剂,这样开始的时候浓度比较高,到最后浓度才比较合适,不能满足要求或者不能达到最佳效果。例如采用真空泵吸取液体存储并消毒时,需要用消毒泡腾片或者浓缩消毒液与水按比例勾兑,比例最佳时消毒效果才最好。目前已知的最佳消毒配制是1000ml 水加2.5片消毒片(有效氯含量5.5

5.6%),但操作时是在100ml水中加入2.5片消毒片,然后依靠真空泵持续加入液体至1000ml。这样操作的话,开始的时候浓度很高,到后来浓度才降低到理想数值,达不到最好的消毒效果。因而在实验室,需要一种能够随着溶剂的增加,逐步增加溶质,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溶质随着溶剂的逐步释放,达到配制等浓度溶液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包括一柱状外形的溶质筒和一适配容器,所述溶质筒的上端和下端开口,所述溶质筒于外壁的不同高度上分别设有若干溶质附着位;使用状态下,所述溶质筒经瓶口置于适配容器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溶质附着位包括设置于溶质筒的外壁上的挂钩,以及通过挂钩悬挂于外壁上的溶质兜。
[0007]进一步的,所述溶质筒的外壁上划有刻度线一,所述刻度线一的刻画位置与容器对应体积的刻度线二位于相同高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溶质筒的横截面是圆形或多边形。
[0009]进一步的,所述溶质筒的上端直径渐增为喇叭口,使用状态下溶质筒依靠瓶口悬吊于容器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溶质筒的直径小于瓶口的直径,使用状态下竖直放置于容器底上,并于下端设置泄流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容器还包括盖子,所述溶质筒总高度小于容器的深度,最大横截面直径小于瓶口的直径;所述盖子上设有注液孔和排气孔,使用状态下,溶质筒的上端口与所述注液孔位置对应,溶剂经注液孔从溶质筒的内部流下,从底部注入容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计了溶质筒,溶质筒上溶质附着位设计简洁适用,配合
刻度线可准确预置定量溶质,然后放入容器内。随着溶剂的逐步增加,溶质逐步释放,配制期望浓度的溶液,无须手动多次的添加溶质。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溶质附着位局部剖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放入容器后的剖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放入容器后的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

溶质筒;2

容器;3

刻度线一;4

刻度线二;5

溶质附着位;7

泄流口;9

挂钩;10

溶质兜;11

瓶口;12

外壁;13

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包括一柱状外形的溶质筒1和容器2,溶质筒1的上端和下端开口,上端直径渐增为喇叭口,喇叭口顶端直径大于容器2的瓶口11直径,即使溶质筒1的高度小于容器2的深度,溶质筒1也不会掉入容器2内,可以通过瓶口11悬挂在容器2内,如图3所示。工作时溶剂从顶端喇叭口注入,从溶质筒1下端流入容器2。
[0021]溶质筒1于外壁12的不同高度上设置有若干溶质附着位5,可以在此放置预设数量的溶质。当溶剂从溶质筒1上方注入后,沿着内壁13往下流,从溶质筒1下方流入容器2,随着容器2中的溶液越来越多,液面随之升高,液面没过的溶质附着位5里面的溶质逐渐溶于溶剂中,从而控制溶质与溶剂的比例,形成等浓度的溶液。溶质附着位5设置在溶质筒1的外壁12上,溶剂从溶质筒1的内筒中流过,确保了溶质不会被提前溶解。
[0022]溶质筒1的外壁12还划有刻度线一3。相同高度的地方,刻度线一3标明的某个体积值应与相同高度容器2上的刻画线二4标明的体积值一致。这样当溶质筒1还没有放置在容器2内时,可以根据刻画线一3的位置,预知此时对应的溶液的体积,确定逐级需要的溶质的量,把适当的溶质的量附着在溶质附着位5上,工作时将溶质筒1放入容器2中。
[0023]如图2所示,溶质附着位5包括挂钩9和溶质兜10,溶质兜10通过挂钩9悬挂于溶质筒1的外壁12上。溶质附着位5的数量可以依据实验所需的浓度的精度来确定。在浓度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场景,可以设置较多的溶质附着位5,还可以进一步考虑溶质的溶解速度和溶剂的注入速度。对精度要求稍低的场景,设置较少的溶质附着位5可以简化结构,以满足实验浓度要求即可。溶质兜10可以方便的从挂钩9上取下和安装,容纳液态或者固态的溶质,以适合更加广泛的用途。
实施例
[0024]本技术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是,此时溶质筒1可以竖直站立在容器2底上。溶质筒1的总长度可以大于容器2的深度,多出部分伸出容器2外,这样取出和放入也比较方便。溶质筒1底部有凹缺,这是设置的泄流口7。这样溶质筒1内的溶剂能够更迅速的流入容器2,当流量较大或者溶质筒1较细时,可以加速流动。
实施例
[0025]本技术实施例三,是在前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设于容器2顶端的盖子。此时溶质筒1总高度小于容器的深度,最大横截面直径小于瓶口11的直径,这样放入的溶质筒1不影响盖子的打开或者拧紧,不影响原来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通常容器2的盖子上开两孔,分别是注液孔和排气孔,用于溶剂流入和气体排出,使用状态下,溶质筒的上端口与注液孔位置对应,这样溶剂从外部经盖子上的开孔,流入溶质筒1内,从溶质筒1下端流出,进入容器2。
[0026]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柱状外形的溶质筒(1)和一适配容器(2),所述溶质筒(1)的上端和下端开口,所述溶质筒(1)于外壁(12)的不同高度上分别设有若干溶质附着位(5);使用状态下,所述溶质筒(1)经瓶口(11)置于适配容器(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附着位(5)包括设置于溶质筒(1)的外壁(12)上的挂钩(9),以及通过挂钩(9)悬挂于外壁(12)上的溶质兜(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筒(1)的外壁(12)上划有刻度线一(3),所述刻度线一(3)的刻画位置与容器(2)对应体积的刻度线二(4)位于相同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质缓释配制等浓度溶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肖肖方丽娟宁晓妮陈婧张佳吴莉莉郭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