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2033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端部防护结构,端部防护结构用于设置在连续梁两端的挂篮上,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结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连续梁顶部两侧的侧部防护结构,侧部防护结构沿连续梁延伸方向布置;所述侧部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墙、固定加强件,防护墙与连续梁固定连接并垂直于连续梁的顶面,所述固定加强件的一端与防护墙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连续梁固定连接,以加强防护墙与连续梁的连接;有效避免了连续梁顶部的施工材料及工具掉落入侵既有线的风险。料及工具掉落入侵既有线的风险。料及工具掉落入侵既有线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体的连续梁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各种施工材料及工具掉落的情况,从而存在影响下方既有线(已经完工运行的线路)的正常运行。
[0003]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连续梁上的施工材料掉落导致入侵既有线,授权公告号为CN20868546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梁挂篮悬浇法施工对既有交通的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悬挂在挂篮上的多根钢筋、固定在钢筋下端的双拼槽钢、搭设在双拼槽钢上的肋板骨架、竖直设置在肋板骨架四周的防护骨架、在肋板骨架上铺设肋板、在防护骨架上搭设防护层,肋板与防护层之间均焊接固定。
[0004]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既有线的防护,但是该技术方案是将防护装置设置在连续梁两端的挂篮上,仅能对连续梁的两端进行防护,对于连续梁顶部的施工材料及工具并不能提供有效防护,即,在实施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方案时,连续梁顶部的施工材料及工具依然存在掉落入侵既有线的风险。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连续梁顶部的施工材料及工具依然存在掉落导致入侵既有线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包括端部防护结构,端部防护结构用于设置在连续梁两端的挂篮上,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结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连续梁顶部两侧的侧部防护结构,侧部防护结构沿连续梁延伸方向布置;所述侧部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墙、固定加强件,防护墙与连续梁固定连接并垂直于连续梁的顶面,所述固定加强件的一端与防护墙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连续梁固定连接,以加强防护墙与连续梁的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墙包括的支撑架、防护网,支撑架底部用于与连续梁固定连接,防护网设置在支撑架一侧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0010]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加强件为斜拉筋,斜拉筋的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护墙内侧的连续梁固定连接。
[0011]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斜拉筋与支撑架沿竖直方向的中部固定连接。
[0012]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支撑架的内侧。
[0013]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墙还包括挡止板,所述挡止板设置在防护网底部且挡止板底部抵接连续梁的顶面。
[0014]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端部防护结构包括顶部支撑梁与底部支撑架,
所述顶部支撑梁用于与挂篮两侧的纵梁固定连接并平行于连续梁的延伸方向,所述底部支撑架用于与挂篮底部的工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梁与底部支撑架组成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施工工具掉落的挡止件,所述挡止件包括底部挡止件与设置在支撑框架侧部立面上的侧部挡止件。
[0015]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侧部挡止件包括防护罩,防护罩包括方形框架与固定连接在方形框架上的钢性网,所述防护罩顶部与顶部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底部与挂篮底部的工作平台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0016]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侧部挡止件还包括绳网,所述绳网设置在支撑框架左右两侧,用于对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进行防护。
[0017]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顶部支撑梁顶部设置有斜拉支撑梁,所述斜拉支撑梁一端与顶部支撑梁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挂篮固定连接。
[0018]有益效果:通过在连续梁顶部的两侧设置侧部防护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对施工中连续梁的防护,且侧部防护结构与端部防护结构共同组成了一个封闭性的防护空间,进而进一步增强了对施工中连续梁的防护,有效避免了连续梁顶部的施工材料及工具掉落入侵既有线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部防护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端部防护结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端部防护结构侧视图
[0023]图4为图3中斜拉支撑梁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1、连续梁;2、挂篮;3、防护墙;4、固定加强件;5、第一竖墙钢筋;6、第二竖墙钢筋;7、顶部支撑梁;8、工作平台;801、固定立柱;9、斜拉支撑梁;10、绳网;11、防护罩;1101、方形框架;1102、钢性网;1103、剪刀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
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本技术的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的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包括端部防护结构、侧部防护结构,端部防护结构用于设置在连续梁1两端的挂篮2上,挂篮2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赘述,侧部防护结构用于设置在连续梁1顶部两侧,以对连续梁1顶部进行防护,侧部防护结构沿顺桥向布置;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顺桥向指的是连续梁1的长度延伸方向。
[0030]侧部防护结构的具体结构包括防护墙3、固定加强件4,防护墙3包括支撑架、防护网、挡止板,支撑架由竖向钢管及横向钢管通过管卡固定连接形成,竖向钢管垂直连续梁的顶部设置,横向钢管平行连续梁1的顶面设置,在连续梁1顶部的两侧预埋有垂直连续梁1顶面的第一竖墙钢筋5,支撑架通过竖向钢管的底部与第一竖墙钢筋5焊接式固定连接以与连续梁1固定连接。为了方便安装防护网,防护网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内侧,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内侧”,指朝向另一个侧部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包括端部防护结构,端部防护结构用于设置在连续梁(1)两端的挂篮(2)上,其特征在于,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1)的防护结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连续梁(1)顶部两侧的侧部防护结构,侧部防护结构沿连续梁(1)延伸方向布置;所述侧部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墙(3)、固定加强件(4),防护墙(3)与连续梁(1)固定连接并垂直于连续梁(1)的顶面,所述固定加强件(4)的一端与防护墙(3)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连续梁(1)固定连接,以加强防护墙(3)与连续梁(1)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3)包括的支撑架、防护网,支撑架底部用于与连续梁(1)固定连接,防护网设置在支撑架一侧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加强件(4)为斜拉筋,斜拉筋的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防护墙(3)内侧的连续梁(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筋与支撑架沿竖直方向的中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支撑架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既有线混凝土连续梁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3)还包括挡止板,所述挡止板设置在防护网底部且挡止板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张宇王博房显龙张威蒋礼徐天舒卢宇高永旺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局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