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接地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80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深孔接地设施,涉及电力安全技术与工程领域,包括镀铜接地体,所述镀铜接地体包括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所述镀铜扁钢B1和镀铜扁钢B3设置在镀铜扁钢B2两侧,所述镀铜扁钢B1一端、镀铜扁钢B2一端和镀铜扁钢B3一端焊接,所述镀铜扁钢B2两侧每隔2米各焊接一段长4cm直径为10mm(Φ10)的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深孔接地设施按程序施工完毕后,土壤电阻率不大于500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孔接地设施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安全技术与工程领域,具体是深孔接地设施。

技术介绍

[0002]接地是电力系统及防雷工程中重要的安全工程措施,高电阻率地区或小空间内采用深孔接地是可行有效的方法;
[0003]通常接地孔内下放的接地体为金属管同时回填低电阻率材料,但如果接地孔较深,金属管需要焊接续接,金属管焊接较繁琐;也不容易焊平直;钻孔往往不是绝对垂直,金属管下放也较困难;同时,回填的降阻材料通常用含盐的化合物,加快接地体的腐蚀,影响接地效果和接地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孔接地设施,该方法中接地孔内接地体采用镀铜扁钢,容易焊接加长,镀铜扁钢柔韧度高容易下放;回填材料采用石墨物理降阻剂,对金属接地体腐蚀性小,确保接地体长期有效,降阻剂和成糊状,易于灌注,石墨物理降阻剂中的石墨颗粒极细小,容易渗透到钻孔中的微小裂隙,改善接地孔周围土壤电阻率,有利于降低接地电阻,达到良好的接地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深孔接地设施,包括镀铜接地体,在原岩内设置有横截面呈圆形的接地孔,接地孔的内径为70mm,原岩位于接地孔周围的表面呈水平平面,接地孔呈盲孔状,其上端敞口设置,在接地孔内填充有糊状降阻剂,糊状降阻剂凝固后其上端平面与接地孔上端孔口或原岩表面齐平,接地孔内部深度为23000mm,在接地孔内插装有镀铜接地体;所述镀铜接地体为镀铜扁钢接地体,镀铜扁钢接地体包括相互平行且竖立设置的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镀铜扁钢宽度为40mm且厚度为4mm,镀铜扁钢朝竖直方向延伸的总长度为24000mm,所述镀铜扁钢B1和镀铜扁钢B3设置在镀铜扁钢B2两侧,所述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共同所在的平面内相互平行,即镀铜扁钢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镀铜扁钢共同所在的平面,镀铜扁钢的厚度方向垂直于镀铜扁钢共同所在的平面,所述镀铜扁钢B2置于接地孔内的预埋段两侧每隔2000mm分别焊接固定长度为4mm且直径为10mm的Φ10钢筋,Φ10钢筋同时接触分别置于所述镀铜扁钢B2两侧的镀铜扁钢B1和镀铜扁钢B3,但并不与镀铜扁钢B1和镀铜扁钢B3焊接,Φ10钢筋水平设置继而其长度方向垂直于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共同所在的平面且平行于镀铜扁钢的厚度方向,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相邻两者之间的间距相应也为Φ10的钢筋的直径10mm,Φ10钢筋的长度等于镀铜扁钢的厚度4mm,在原岩位于接地孔周围的表面及糊状降阻剂的上端表面上平铺设置有覆盖原岩位于接地孔周围的表面、糊状降阻剂的上端平面及接地孔的覆盖土层,镀铜扁钢接地体的下端接触接地孔底部,镀铜扁钢接地体的上端从接地孔内或糊状降阻剂上端平面向上经接地孔上端孔口穿过糊状降阻剂和覆盖土层伸出接地孔并外露在覆盖土层
的上方,覆盖土层的厚度为300mm,所述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被埋置于糊状降阻剂底部且接触接地孔内底部的最下端通过碳钢焊条焊接而相互固定,镀铜扁钢从接地孔和糊状降阻剂伸出至覆盖土层上方的竖直长度为700mm,所述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从接地孔内伸出并外露至接地孔上端孔口或原岩表面上方的外置段则无Φ10的钢筋与任何镀铜扁钢焊接且隔空依次排列而互不接触。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本技术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深孔接地设施按程序施工完毕后,土壤电阻率不大于500Ω
·
m时,单孔接地电阻一般小于20Ω,2~4个接地孔并联,其接地电阻可小于10Ω。如果要求的接地电阻更小,可钻更多的接地孔,进行并联,可达到更好的接地效果,如果空间有限,接地孔则应钻得更深。经实践,该深孔接地电阻稳定、可靠、有效;
[0009]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通过采用纯铜材料代替,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会更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镀铜接地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深孔接地设施的施工方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2,一种深孔接地设施,包括镀铜接地体,在原岩内设置有横截面呈圆形的接地孔,接地孔的内径为70mm,原岩位于接地孔周围的表面呈水平平面,接地孔呈盲孔状,其上端敞口设置,在接地孔内填充有糊状降阻剂,糊状降阻剂凝固后其上端平面与接地孔上端孔口或原岩表面齐平,接地孔内部深度为23000mm,在接地孔内插装有镀铜接地体;所述镀铜接地体为镀铜扁钢接地体,镀铜扁钢接地体包括相互平行且竖立设置的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镀铜扁钢宽度为40mm且厚度为4mm,镀铜扁钢朝竖直方向延伸的总长度为24000mm,所述镀铜扁钢B1和镀铜扁钢B3设置在镀铜扁钢B2两侧,所述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共同所在的平面内相互平行,即镀铜扁钢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镀铜扁钢共同所在的平面,镀铜扁钢的厚度方向垂直于镀铜扁钢共同所在的平面,所述镀铜扁钢B2置于接地孔内的预埋段两侧每隔2000mm分别焊接固定长度为4mm且直径为10mm的Φ10钢筋,Φ10钢筋同时接触分别置于所述镀铜扁钢B2两侧的镀铜扁钢B1和镀铜扁钢B3,但并不与镀铜扁钢B1和镀铜扁钢B3焊接,Φ10钢筋水平设置继而其长度方向垂直于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共同所在的平面且平行于镀铜扁钢的厚度方向,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相邻两者之间的间距相应也为Φ10的钢筋的直径10mm,Φ10钢筋的长度等于镀铜扁钢的厚度4mm,图1(镀铜扁钢接地体)为镀铜扁钢接地体在镀铜扁钢厚度方向/Φ10钢筋长度方向的正投影视图,因此,如图1所示,朝镀铜扁钢厚度方向/Φ10钢筋长度方向能同时看到所有镀铜扁钢和Φ10钢筋,可在图1中看到Φ10钢筋间隔设
置在镀铜扁钢之间且在相邻两镀铜扁钢之间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设,图2中的镀铜扁钢接地体为镀铜扁钢接地体在镀铜扁钢宽度方向的正投影视图,因此,如图2所示,朝镀铜扁钢宽度方向只能看到镀铜扁钢B1或镀铜扁钢B3,在图2中镀铜扁钢B2和所有Φ10钢筋均被镀铜扁钢B1或镀铜扁钢B3挡住而无法被看到,在原岩位于接地孔周围的表面及糊状降阻剂的上端表面上平铺设置有覆盖原岩位于接地孔周围的表面、糊状降阻剂的上端平面及接地孔的覆盖土层,镀铜扁钢接地体的下端接触接地孔底部,镀铜扁钢接地体的上端从接地孔内或糊状降阻剂上端平面向上经接地孔上端孔口穿过糊状降阻剂和覆盖土层伸出接地孔并外露在覆盖土层的上方,覆盖土层的厚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孔接地设施,包括镀铜接地体,其特征在于:在原岩内设置有横截面呈圆形的接地孔,接地孔的内径为70mm,原岩位于接地孔周围的表面呈水平平面,接地孔呈盲孔状,其上端敞口设置,在接地孔内填充有糊状降阻剂,糊状降阻剂凝固后其上端平面与接地孔上端孔口或原岩表面齐平,接地孔内部深度为23000mm,在接地孔内插装有镀铜接地体;所述镀铜接地体为镀铜扁钢接地体,镀铜扁钢接地体包括相互平行且竖立设置的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镀铜扁钢宽度为40mm且厚度为4mm,镀铜扁钢朝竖直方向延伸的总长度为24000mm,所述镀铜扁钢B1和镀铜扁钢B3设置在镀铜扁钢B2两侧,所述镀铜扁钢B1、镀铜扁钢B2和镀铜扁钢B3共同所在的平面内相互平行,即镀铜扁钢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镀铜扁钢共同所在的平面,镀铜扁钢的厚度方向垂直于镀铜扁钢共同所在的平面,所述镀铜扁钢B2置于接地孔内的预埋段两侧每隔2000mm分别焊接固定长度为4mm且直径为10mm的Φ10钢筋,Φ10钢筋同时接触分别置于所述镀铜扁钢B2两侧的镀铜扁钢B1和镀铜扁钢B3,但并不与镀铜扁钢B1和镀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西任兴涛白慧君卢珂许赛宇洪欣雨李俊双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