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纤维防弹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80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弹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纤维防弹衣,包括防弹衣主体,所述防弹衣主体由横向中空纤维和纵向中空纤维正交堆叠后制作成UD布,再经过裁切封边形成防弹衣主体,所述横向中空纤维和纵向中空纤维两端均为封闭状态,横向中空纤维和纵向中空纤维的内部均形成中空的空心腔体,所述空心腔体内充满空气,中空纤维中空气占据50%的比例,其种类更轻,且中空纤维的空洞会使纤维更易变形及回复,其制作的防弹衣柔软度极佳,同时中空纤维的中空结构使纤维模量更高,防弹衣的抗凹陷性能提升20%,另外防弹UD布采用铺展纤维和树脂混合组成,纤维占比80%,中空纤维内部增加多个空心凸棱,中空纤维内部的凸棱也会受力形变,进而实现吸收卸力的效果。进而实现吸收卸力的效果。进而实现吸收卸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纤维防弹衣


[0001]本技术涉及防弹衣
,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纤维防弹衣。

技术介绍

[0002]防弹衣又叫避弹衣,避弹背心,防弹背心,避弹服,单兵护体装具等,用于防护弹头或弹片对人体的伤害。防弹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弹层两部分组成。衣套常用化纤织品制作。
[0003]现有防弹衣采用防弹UD布层叠而成,为追求高的防弹等级,需要增加层数,但是层数越多,其柔软度越差,贴身穿着舒适度差,活动不方便,为此提供了一种中空纤维防弹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中空纤维防弹衣,中空纤维的空洞会使纤维更易变形及回复,其制作的防弹衣柔软度极佳。
[0005]本技术的基本方案为:一种中空纤维防弹衣,包括防弹衣主体,所述防弹衣主体由横向中空纤维和纵向中空纤维正交堆叠后制作成UD布,再经过裁切封边形成防弹衣主体,所述横向中空纤维和纵向中空纤维两端均为封闭状态,横向中空纤维和纵向中空纤维的内部均形成中空的空心腔体,所述空心腔体内充满空气。
[0006]优选地,所述横向中空纤维的内壁上形成连续的凸棱,所述凸棱沿其轴线分布,所述凸棱两端均为封闭状态,所述凸棱的内侧形成腔体二,所述腔体二内充满空气。
[0007]优选地,所述纵向中空纤维的内壁上形成连续的凸棱,所述凸棱沿其轴线分布,所述凸棱两端均为封闭状态,所述凸棱的内侧形成腔体二,所述腔体二内充满空气。
[0008]优选地,连续的凸棱以横向中空纤维或纵向中空纤维的圆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
[0009]优选地,横向中空纤维和纵向中空纤维的横截面中空心腔体分别占据50%的比例。
[0010]优选地,凸棱与横向中空纤维和纵向中空纤维均为一体式结构。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0012]1.中空纤维中空气占据50%的比例,其种类更轻。
[0013]2.中空纤维的空洞会使纤维更易变形及回复,其制作的防弹衣柔软度极佳。
[0014]3.中空纤维的中空结构使纤维模量更高,其制作的防弹衣的抗凹陷性能提升20%。
[0015]4.防弹UD布采用铺展纤维和树脂混合组成,纤维占比80%。纤维的柔软性决定了防弹衣的柔软度。
[0016]5.中空纤维内部增加多个空心凸棱,当中空纤维受到挤压形变时,中空纤维内部的凸棱也会受力形变,进而实现吸收卸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空纤维的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空纤维的截面图。
[0020]附图中涉及到的附图标记有:100、防弹衣主体;101、横向中空纤维;1011、凸棱;1012、腔体二;102、纵向中空纤维;200、空心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如图1至3所示,一种中空纤维防弹衣,包括防弹衣主体100,防弹衣主体100由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组成,所述防弹衣主体100由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正交堆叠后制作成UD布,再经过裁切封边形成防弹衣主体100,所述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两端均为封闭状态,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的内部均形成中空的空心腔体200,所述空心腔体200内充满空气,现有防弹衣采用防弹UD布层叠而成,为追求高的防弹等级,需要增加层数,但是层数越多,其柔软度越差,贴身穿着舒适度差,活动不方便,中空纤维中空气占据50%的比例,其种类更轻,且中空纤维的空洞会使纤维更易变形及回复,其制作的防弹衣柔软度极佳,同时中空纤维的中空结构使纤维模量更高,其制作的防弹衣的抗凹陷性能提升20%。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中空纤维101的内壁上形成连续的凸棱1011,所述凸棱1011沿其轴线分布,所述凸棱1011两端均为封闭状态,所述凸棱1011的内侧形成1012腔体二,所述1012腔体二内充满空气。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中空纤维102的内壁上形成连续的凸棱1011,所述凸棱1011沿其轴线分布,所述凸棱1011两端均为封闭状态,所述凸棱1011的内侧形成1012腔体二,所述1012腔体二内充满空气,中空纤维内部增加多个空心凸棱,当中空纤维受到挤压形变时,中空纤维内部的凸棱1011也会受力形变,进而实现吸收卸力的效果。
[0025]本实施例中,连续的凸棱1011以横向中空纤维101或纵向中空纤维102的圆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
[0026]本实施例中,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的横截面中空心腔体200分别占据50%的比例。
[0027]本实施例中,凸棱1011与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均为一体式结构。
[0028]本技术的使用流程:
[0029]通过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编制成形的防弹衣主体100,由于中空纤维为连续纤维,UD布制作过程中俩端为密闭状态,保证树脂无法进入空心腔体200中,使空心腔体200被空气充满,中空纤维的空心腔体200会使纤维更易变形及恢复,其制作的防弹衣主体100柔软度极佳,且当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形变至一定程度后,内部的凸棱1011再次相互接触并挤压,由于凸棱1011中形成1012腔体二,1012腔体二中同样充满空气,同样可起到易变形及恢复的效果,实现二次吸能卸力。
[003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技术所属
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
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纤维防弹衣,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弹衣主体(100),所述防弹衣主体(100)由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正交堆叠后制作成UD布,再经过裁切封边形成防弹衣主体(100),所述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两端均为封闭状态,横向中空纤维(101)和纵向中空纤维(102)的内部均形成中空的空心腔体(200),所述空心腔体(200)内充满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中空纤维(101)的内壁上形成连续的凸棱(1011),所述凸棱(1011)沿其轴线分布,所述凸棱(1011)两端均为封闭状态,所述凸棱(1011)的内侧形成(1012)腔体二,所述(1012)腔体二内充满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空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旭徐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莱特丝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