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640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应用在光生物反应器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分别栓接有光反应管和光源灯,所述光反应管的内部安装有温控循环管,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和螺纹块之间焊接有固定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板焊接的固定板;能够具备横向间距调节功能,可根据光反应管的实际长度进行调整,还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灵活性好,同时能够具备抗震缓冲功能,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光生物反应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微藻是一类系统发生各异、个体较小、通常为单细胞或群体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水生低等植物,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制药、营养品、保健品、污水处理、天然食品加工、生物饵料、生物肥料和可再生能源生,微藻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微藻在培养时需要使用到光生物反应器进行藻液循环。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17202716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循环装置的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和光源灯,固定环的侧面搭接有光反应管,光反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远离光反应管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温控管,支撑板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循环液进液管、循环液出液管、温控进液管、温控出液管、温控连接管和循环液连接管。该内置式循环装置的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通过设置固定环、连接环与安装螺栓,便于循环液连接管与光反应管之间的拆装,通过设置密封圈,保证循环液连接管与光反应管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使整个光生物反应器具有方便拆装光反应管的效果,方便检修工作的进行。
[0004]现有的光生物反应器虽然能够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如不具备横向间距调节功能,无法根据光反应管的长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两侧支撑板间距与反应管长度出现误差时会存在无法安装,如果间距预留刚好合适的话会存在安装塞入困难的情况,灵活性较低,而且不具备抗震缓冲功能,光生物反应器在输运过程中受到车辆的颠簸时会发生晃动并与下方产生碰撞,与车厢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容易造成上方安装件出现松动,严重时会造成反应管表面出现裂纹,安全性较低,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其优点是能够具备横向间距调节功能而且能够具备抗震缓冲功能。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分别栓接有光反应管和光源灯,所述光反应管的内部安装有温控循环管,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和螺纹块之间焊接有固定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板焊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和壳体之间通过弹簧固定片栓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和壳体之间安装有阻尼器。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具备横向间距调节功能,可根据光反应管的实际长度进
行调整,还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灵活性好,同时能够具备抗震缓冲功能,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用性高。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内部栓接有导轨,所述螺纹块的底部焊接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导块。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轨和导块的设置,能够对螺纹块进行限位,防止螺纹块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出现翻转。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底座的外部并焊接有转把。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把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工具对双向螺杆进行旋转。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螺杆和螺纹块均由不锈钢材质制造而成。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螺杆和螺纹块具有强度高、密度小和耐腐蚀性优良的特点。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内部栓接有两个滑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焊接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轨和滑块的设置,能够对固定板进行限位,防止固定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倾斜和抵动的情况。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弹簧由碳素弹簧钢材质制造而成。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具有力学性能优良、抗弹减性能好、耐低温和耐腐蚀的特点。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表面涂覆有防腐涂料。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底座表面的防腐蚀效果,延长了底座的使用寿命。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通过先用法兰将光反应管和光源灯的一端固定在左侧的支撑板上,然后用手手持工具抓住转把进行转动,转把在转动时会通过轴承的配合下带动双向螺杆进行旋转,双向螺杆在旋转时会通过导轨和导块的配合下带动两个螺纹块靠拢移动,螺纹块在移动时会带动支撑板一起移动,直至移动到光反应管和光源灯另一端的安装位置与右侧支撑板贴合为止,能够具备横向间距调节功能,可根据光反应管的实际长度进行调整,还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灵活性好;
[0022]2.本技术通过当反应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颠簸时会使支撑板向下移动,支撑板在向下移动时会通过滑轨和滑块的配合下带动固定板一起向下移动,固定板在向下移动时会挤压到阻尼器并使缓冲弹簧进入收缩状态,缓冲弹簧在收缩时会对冲击力进行吸收和抵消,能够具备抗震缓冲功能,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结构正面剖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光反应管和温控循环管配合使用放大剖视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1、底座;2、双向螺杆;3、螺纹块;4、支撑板;5、光反应管;6、光源灯;7、温控循环管;8、壳体;9、固定件;10、固定板;11、缓冲弹簧;12、阻尼器;13、导轨;14、导块;15、转把;16、滑轨;1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2,双向螺杆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3,螺纹块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4,两个支撑板4之间分别栓接有光反应管5和光源灯6,光反应管5的内部安装有温控循环管7,通过先用法兰将光反应管5和光源灯6的一端固定在左侧的支撑板4上,然后用手手持工具抓住转把15进行转动,转把15在转动时会通过轴承的配合下带动双向螺杆2进行旋转,双向螺杆2在旋转时会通过导轨13和导块14的配合下带动两个螺纹块3靠拢移动,螺纹块3在移动时会带动支撑板4一起移动,直至移动到光反应管5和光源灯6另一端的安装位置与右侧支撑板4贴合为止,能够具备横向间距调节功能,可根据光反应管5的实际长度进行调整,还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灵活性好。
[0031]参考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2),所述双向螺杆(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块(3),所述螺纹块(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分别栓接有光反应管(5)和光源灯(6),所述光反应管(5)的内部安装有温控循环管(7),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设置有壳体(8),所述壳体(8)的底部和螺纹块(3)之间焊接有固定件(9),所述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板(4)焊接的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底部和壳体(8)之间通过弹簧固定片栓接有缓冲弹簧(11),所述固定板(10)的底部和壳体(8)之间安装有阻尼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藻液内外循环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栓接有导轨(13),所述螺纹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楠孙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