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的路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59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4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的路肩结构,其包括路肩本体,沿着路肩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井道;所述井道的外周设有刚性的环形格挡件,所述环形格挡件的外周面与所述路肩中的沥青混凝土抵接。在本申请中,在进行路肩的翻新改造中,当压路机压实路肩位置上的沥青混凝土时,设置于井道外周的环形格挡件抵挡住沥青混凝土的挤压作用力,从而保护连接强度较差的井道,以维持井道正常功能的实现。井道正常功能的实现。井道正常功能的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的路肩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市政道路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的路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肩指的是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为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
[000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民对城市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4]在现有的早期建设混凝土道路中,混凝土道路存在大量的裂纹、断纹,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出行,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展了旧路翻工程,将原有的混凝土道路升级为沥青道路。
[0005]参照图1和图2,在旧路翻新工程中,道路的路肩位置处存在较多的检查井、雨水井等各种井道1。参照图2,由于早期建设水平的限制,早期建设的井道大多采用砌块8砌筑而成,该砌块井道的结构强度较弱、抗剪切性能较差。参照图1,当在原有井道1周边铺设完沥青,压路机7碾压路面时,沥青在压路机7的作用下会给井道1较大的侧压力;井道1的侧壁在该侧压力的挤压、剪切作用下,井道侧壁容易出现较大宽度的裂缝、甚至部分坍塌。从而影响了井道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道路升级改中,为了减少对路肩中的各种井道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的路肩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的路肩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道路的路肩结构,包括路肩本体,沿着路肩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井道;所述井道的外周设有刚性的环形格挡件,所述环形格挡件的外周面与所述路肩中的沥青混凝土抵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路肩的翻新改造中,当压路机朝向井道方向行走以压实沥青混凝土时,部分沥青混凝土在压路机的挤压作用也朝向井道方向移动。此时,设置于井道外周的环形格挡件抵挡住沥青混凝土的挤压作用力,从而保护连接强度较差的井道,以维持井道正常功能的实现。
[0010]可选的,所述环形格挡件包括若干个预制件;所述预制件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预制件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凸块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卡接;所述预制件依次环状设置成所述环形格挡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预制件通过凸块与限位槽的插接后,若干个预制件的拼接组成刚性的格挡件,从而工作人员的搬运、安装,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2]可选的,所述预制件包括靠近所述井道的第一侧板、远离所述井道的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件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间隔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围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混凝土。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预制件的第一容纳腔中混凝土,混凝土增加了格挡件的重量以提高格挡件对沥青混凝土的抵抗力,从而进一步减少井道的受力情况。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侧板到所述井道轴线的距离从上到下递增。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沥青混凝土与第二侧板相接触时,沥青混凝土会沿着第二侧板的斜面向上爬升,从而减少对第二侧板的挤压作用力。同时,沥青混凝土对第二侧板的挤压作用力会沿着第二侧板的斜面进行分解,从而减少第二侧板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挤压作用力。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凸块、第一限位槽,相邻的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配合插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凸块、第二限位槽,相邻的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配合插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块与第一限位槽、第二凸块与第二限位槽均分别组成连接相邻预制件的连接结构,从而使得预制件两侧的均包括两个连接结构,大大提高了相邻预制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预制件的同一侧。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相邻预制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0]可选的,相邻所述预制件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围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混凝土。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容纳腔填充混凝土,将相邻的预制件连成一个整体以实现共同受力。
[0022]可选的,所述路肩本体还包括路面结构,所述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透水沥青面层、混凝土基层。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沥青面层用于透水和承担车轮荷载反复作用;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承载层,承担道路主要的竖向荷载。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1.在进行路肩的翻新改造中,当压路机压实路肩位置上的沥青混凝土时,设置于井道外周的环形格挡件抵挡住沥青混凝土的挤压作用力,从而保护连接强度较差的井道,以维持井道正常功能的实现 ;
[0026]2.通过若干个预制件拼装成刚性格挡件,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搬运、安装格挡件,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体现
技术介绍
中井道受损的状态示意图。
[0028]图2是体现
技术介绍
中井道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3是体现实施例1中路肩结构的俯视图。
[0030]图4是体现实施例1中路肩结构的剖视图。
[0031]图5是体现实施例1中隔挡件结构的轴侧图。
[0032]图6是体现实施例1中隔挡件结构的俯视图。
[0033]图7是体现实施例1中隔挡件具体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0034]图8是体现实施例2中隔挡件结构的剖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1、井道;2、路肩本体;21、透水沥青面层;22、混凝土基层;3、格挡件;4、预制件;41、第一侧板;411、第一凸块;412、第一限位槽;42、第二侧板;421、第二凸块;422、第二限位槽;43、第三侧板;5、第一容纳腔;6、第二容纳腔;7、压路机;8、砌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3

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道路的路肩结构。参照图,3,道路的路肩结构包括路肩本体2、沿着路肩本体2长度方向设置的井道1、设置于路肩本体2与井道1间的刚性格挡件3,
[0038]参照图4,路肩本体2结构从上到下包括透水沥青面层21、混凝土基层22。透水沥青面层21由透水沥青混凝土制成,用于透水和承担车轮荷载反复作用;混凝土基层22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基层22作为主要的承载层,承担道路主要的竖向荷载。
[0039]位于路肩上的井道1为原有的市政井道1,在进行旧路改造工程中,需要使用压路机压实沥青面层,为减少沥青混凝土对井道1的挤压破坏。在路肩本体2与井道1之间设置格挡件3,用于抵挡沥青混凝土的挤压作用力。
[0040]参照图5和图6,环形格挡件3包括若干个预制件4,预制件4依次环状设置成环形格挡件3。
[0041]参照图7,具体的,预制件4包括靠近井道1的第一侧板41、远离井道1的第二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的路肩结构,包括路肩本体(2),沿着路肩本体(2)长度方向设置的井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的外周设有刚性的环形格挡件(3),所述环形格挡件(3)的外周面与所述路肩中的沥青混凝土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的路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格挡件(3)包括若干个预制件(4);所述预制件(4)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预制件(4)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凸块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卡接;所述预制件(4)依次环状设置成所述环形格挡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的路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4)包括靠近所述井道(1)的第一侧板(41)、远离所述井道(1)的第二侧板(42)、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41)与所述第二侧板(42)件的第三侧板(43);所述第三侧板(43)间隔设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三侧板(43)与所述第一侧板(41)、所述第二侧板(42)围成第一容纳腔(5),所述第一容纳腔(5)用于容纳混凝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的路肩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尊呈许振川林斌洪延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