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及除湿加湿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13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箱及除湿加湿一体机,包括水箱本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水箱本体上端开口处的盖体,水箱本体为腔体式结构,水箱本体内部设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水箱本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容纳空间,第一分隔板沿水箱本体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的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二分隔板沿水箱本体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的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水箱本体内容纳有液体时,水箱本体内的液体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多个容纳空间之间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箱及除湿加湿一体机,通过结构设计,有效避免移动水箱时水箱内的水产生浪涌冲击而洒出水箱外的情况,还能有效消除水箱接收废水时的滴水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箱及除湿加湿一体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装置配件
,特别是一种水箱及除湿加湿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恒湿机是一种将室内潮湿的空气吸入机壳内部,通过热交换器将潮湿的空气降低湿度后再排出除湿的空气,或者通过加湿装置对干燥的空气进行加湿,然后重新排出加湿后的空气处理装置。现有的恒湿机中,为了节省恒湿机的安装空间,满足用户多样性场景的使用需求及便利性,取消直接连通外部加水管的设计,衍生为在恒湿机上设置水箱,以储存提供恒湿机加湿工作所需要的水源,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在对恒湿机内加湿水箱加水时,需要人工将加湿水箱从恒湿机内取出,然后再进行加水,加水完成后再将加湿水箱重新安装回恒湿机中。
[0003]但是,当用户将储水箱取出过程中,储水箱本体难免会产生晃动,导致储水箱内的水产生浪涌冲击,容易造成用户在移动储水箱时把持不稳以及造成储水箱内的水从储水箱的开口处洒出。此外,现有的恒湿机加湿装置加湿后滴落的废水一般通过盛水结构收集后再排入储水箱中循环利用,由于现有恒湿机中盛水结构的排水口与储水箱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有时候盛水结构排出的水落入水箱的时候会产生滴水的响声,这种滴水声会对用户使用的舒适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箱,通过结构设计,有效避免移动水箱时水箱内的水产生浪涌冲击而洒出水箱外的情况,还能有效消除水箱接收废水时的滴水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水箱,用于除湿加湿一体机,包括水箱本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水箱本体上端开口处的盖体,所述水箱本体为腔体式结构,所述水箱本体内部设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水箱本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分隔板沿水箱本体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的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分隔板沿水箱本体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的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水箱本体内容纳有液体时,水箱本体内的液体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多个容纳空间之间流动。
[0006]为了有效消除加湿废水排入水箱本体内产生的滴水声,所述盖体背离水箱本体的端面至少一部分内凹形成有导水部,所述导水部底面为坡面,所述导水部底面靠近坡底的一侧开设有水箱本体连通的回水口。
[0007]为了减少用户加水次数,实现对水箱本体的自动补水,还包括补水箱,所述补水箱朝向水箱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上螺纹连接有补水盖,所述补水盖上开设有与补水箱连通的通水孔,所述通水孔内固定安装有浮力阀,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进水口,所
述水箱本体内固定连接有凸柱,补水盖背离补水箱的一端能够置于进水口内,所述补水盖背离补水箱的一端置于进水口内时,所述浮力阀的阀杆与凸柱上端面抵接使补水箱与通水孔连通。
[0008]为了保证补水盖与凸柱的连接稳定,所述补水盖背离补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与凸柱相适配的环形套筒,所述补水盖背离补水箱的一端置于进水口内时,补水盖通过环形套筒与凸柱可脱卸配合,所述环形套筒侧面开设有缺口。
[0009]为了保证浮力阀的导通效果,所述环形套筒轴向上的高度大于凸柱轴向上的高度,所述凸柱径向延伸形成有台阶面,所述补水盖背离补水箱的一端置于进水口内时,所述环形套筒背离补水盖的一端与台阶面抵接。
[0010]为了进一步保证补水盖与水箱本体的连接稳定,所述补水箱朝向水箱本体的一侧径向延伸形成有定位凸台,所述水箱本体朝向补水箱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与定位凸台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凸台通过定位孔与水箱本体可脱卸配合。
[0011]为了便于对补水箱的移动操作,所述补水箱位于其长度方向上的端面内凹形成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用于移动补水箱时的把持。
[0012]为了方便用户实时了解水箱本体内的水位,进一步包括均与盖体固定连接的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所述盖体安装在水箱本体开口处时,所述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位于水箱本体内部并在水箱本体内液体到达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时发出警示信号。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除湿加湿一体机,包括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水箱。
[0014]本技术所设计的水箱,通过结构设计,有效避免移动水箱时水箱内的水产生浪涌冲击而洒出水箱外的情况,还能有效消除水箱接收废水时的滴水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前视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立体分解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5是图4中A

A处剖视图;
[0020]图6是图4中B

B处剖视图;
[0021]图7是图5中C处剖视图;
[0022]图8是本技术中补水盖的一视角立体图;
[0023]图9是本技术中补水盖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24]其中:水箱本体1、排水管11、凸柱12、台阶面13、第一分隔板2、第一通道21、第二分隔板3、第二通道31、盖体4、导水部41、回水口42、进水口43、定位孔44、补水箱5、补水口51、定位凸台52、把手部53、补水盖6、通水孔61、环形套筒62、缺口63、浮力阀7、高液位传感器8、低液位传感器9。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水箱,用于除湿加湿一体机,包括水箱本体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水箱本体1上端开口处的盖体4,所述水箱本体1为腔体式结构,所述水箱本体1内部设有第一分隔板2和第二分隔板3,所述第一分隔板2和第二分隔板3将水箱本体1内腔分隔成多个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分隔板2沿水箱本体1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的第一分隔板2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21,所述第二分隔板3沿水箱本体1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的第二分隔板3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31,所述水箱本体1内容纳有液体时,水箱本体1内的液体通过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31在多个容纳空间之间流动。
[0028]使用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箱一般用于空气处理装置中,如除湿加湿一体机等,在除湿加湿一体机运行时,水箱本体1用于容纳除湿加湿一体机加湿工作时需要的加湿水及其内加湿装置产生加湿废水,如图2所示,在水箱本体1内设置有设有第一分隔板2和第二分隔板3,以将水箱本体1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容纳空间,具体的,第一分隔板2沿水箱本体1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第二分隔板3沿水箱本体1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即第一分隔板2和第二分隔板3的位置为交错布置,且在相邻的第一分隔板2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21,相邻的第二分隔板3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31,当水箱本体1内的水在容纳空间之间流动时,只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用于除湿加湿一体机,包括水箱本体(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水箱本体(1)上端开口处的盖体(4),其特征是,所述水箱本体(1)为腔体式结构,所述水箱本体(1)内部设有第一分隔板(2)和第二分隔板(3),所述第一分隔板(2)和第二分隔板(3)将水箱本体(1)内部分隔成多个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分隔板(2)沿水箱本体(1)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的第一分隔板(2)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21),所述第二分隔板(3)沿水箱本体(1)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的第二分隔板(3)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31),所述水箱本体(1)内容纳有液体时,水箱本体(1)内的液体通过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31)在多个容纳空间之间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是,所述盖体(4)背离水箱本体(1)的端面至少一部分内凹形成有导水部(41),所述导水部(41)底面为坡面,所述导水部(41)底面靠近坡底的一侧开设有水箱本体(1)连通的回水口(4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箱,其特征是,还包括补水箱(5),所述补水箱(5)朝向水箱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补水口(51),所述补水口(51)上螺纹连接有补水盖(6),所述补水盖(6)上开设有与补水箱(5)连通的通水孔(61),所述通水孔(61)内固定安装有浮力阀(7),所述盖体(4)上开设有进水口(43),所述水箱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凸柱(12),所述补水盖(6)背离补水箱(5)的一端能够置于进水口(43)内,补水盖(6)背离补水箱(5)的一端置于进水口(43)内时,所述浮力阀(7)的阀杆与凸柱(12)上端面抵接使补水箱(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江杨先才王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业日用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