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03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包括罐体和取样装置,罐体的上方设置有盖子,罐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管,盖子的表面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底座,取样装置设置在罐体的一侧设置,取样装置包括导管,导管与罐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泵体,泵体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取样装置,便于对设备进行取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了设备在取样时,需要打开反应釜进行取样造成实用麻烦的现象,降低现有取样装置在取样时管子中容易残留液体,不易进行处理,导致下次取样时容易影响准确性的情况,进而提高了设备整体的易用性。进而提高了设备整体的易用性。进而提高了设备整体的易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0003]现有技术诸如公开号为CN216499294U的技术,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与釜盖,还包括隔离件和隔离件固定装置,所述隔离件可拆卸地贴附于所述釜体的内壁;所述隔离件固定装置设置为可移动并能将所述隔离件压紧固定于所述釜体的内壁,该反应釜具有防粘壁、免冲洗、操作简单快捷、节水环保、使用效率高的多重效果,解决了有的物料具有较高的粘度,在反应釜中反应时往往会出现物料粘附在反应釜釜壁的现象,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这些粘壁物料会逐渐积累,久而久之,一方面影响反应釜的热传递,另一方面粘壁的物料还可能固化后脱落进而引起管道堵塞的问题。
[0004]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现有设备在取样时,需要打开反应釜进行取样造成实用麻烦的现象,同时一些传统取样设备在取样结束后,设备管子中容易残留液体,不易进行处理,导致下次取样时容易影响准确性的情况,进而导致设备不便于进行取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设备不便于进行取样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包括罐体和取样装置,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盖子,所述罐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盖子的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罐体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取样装置设置在罐体的一侧设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与罐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与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通过上述部件,打开泵体,泵体可以配合连接管一和导管,对罐体内的液体进行抽吸取样,并通过连接管二排出,可以实现定量取样。
[0007]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进水头,所述进水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头一和密封头二,所述导管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头一与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进水头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导管的表面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供凸块穿过,通过上述部件,滑动进水头在导管中移动,使进水头表面的进水孔深入罐体中,即可配合泵体进行抽吸,同时进水头复位后,可以对导管进行密封,
防止液体进入。
[0008]优选的,所述导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凸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头一和密封头二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环二和密封环一,通过上述部件,设置气缸,可以自动控制进水头进行移动,同时密封环一和密封环二可以提高密封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导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通过上述部件,当进水头复位后密封后,即可通过进水管对导管和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进行清洗,便于下次取样。
[0010]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搅拌杆的一侧设置,所述固定架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螺丝,所述螺丝与搅拌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棒,通过上述部件,可以通过螺丝将固定架安装在搅拌杆上,搅拌杆可以带动固定架和橡胶棒进行转动,可以对罐体的底部进行充分搅拌。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通过上述部件,可以对罐体的侧底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圈,所述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通过上述部件,通过齿轮配合齿圈,可以控制转动杆进行转动搅拌。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中,设备使用时,通过将液体原料倒入罐体中,通过搅拌杆进行搅拌混合,通过设置取样装置,当需要取样时,气缸带动凸块和进水头移动,进水头表面的进水孔伸入罐体中,泵体配合连接管一和导管进行抽吸,并通过连接管二排出进行取样,取样结束后,气缸带动进水头复位,密封块二配合密封环一进行密封处理,通过进水管进水,可以对导管进行冲洗,将残留的液体冲走,通过设置取样装置,便于对设备进行取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了设备在取样时,需要打开反应釜进行取样造成实用麻烦的现象,降低现有取样装置在取样时管子中容易残留液体,不易进行处理,导致下次取样时容易影响准确性的情况,进而提高了设备整体的易用性。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辅助装置,当需要使用设备时,搅拌杆转动时可以带动固定架和橡胶棒进行转动,对罐体的底部进行搅拌,同时转动时,齿轮配合齿圈可以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搅拌,完成使用,通过设置辅助装置,便于辅助设备进行混合搅拌,可以有效地降低了现有反应釜在搅拌时,底部搅拌不充分,容易出现沉淀从而影响设备混合效果的情况,进而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的取样装置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的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的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罐体;2、盖子;3、电机;4、搅拌杆;5、底座;6、取样装置;61、泵体;62、导管;63、连
接管一;64、连接管二;65、进水管;66、气缸;67、进水头;68、密封头一;69、密封头二;610、密封环一;611、密封环二;612、凸块;7、辅助装置;71、固定架;72、齿圈;73、橡胶棒;74、转动杆;75、齿轮;76、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包括罐体1和取样装置6,罐体1的上方设置有盖子2,罐体1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管,盖子2的表面设置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5,取样装置6设置在罐体1的一侧设置,罐体1的内壁设置有辅助装置7。
[0024]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取样装置6和辅助装置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25]本实施方案中:取样装置6包括导管62,导管62与罐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底座5的上方设置有泵体61,泵体6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63,连接管一63与导管62的一端固定连接,泵体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包括罐体(1)和取样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方设置有盖子(2),所述罐体(1)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盖子(2)的表面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4),所述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5),所述取样装置(6)设置在罐体(1)的一侧设置,所述取样装置(6)包括导管(62),所述导管(62)与罐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5)的上方设置有泵体(61),所述泵体(6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63),所述连接管一(63)与导管(6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泵体(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取样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6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进水头(67),所述进水头(6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头一(68)和密封头二(69),所述导管(6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头一(68)与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进水头(67)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头(6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612),所述导管(62)的表面开设有滑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核树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