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喂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74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喂饲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箱体底部连接固定,所述箱体顶部与电机连接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箱体顶部开设的圆形穿孔连接固定喂饲结构,所述支撑架的边缘与竖向布置的支腿架连接固定,所述支腿架与水平设置的固定盘表面中心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盘边缘与气囊粘合,所述箱体底部对称开设孔槽,所述孔槽与排出管连通,所述箱体表面开设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内安装可拆卸的入料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气囊使饲喂器整体漂浮于水面,喂饲时可通过牵引绳或牵引杆控制其在水面上的位置,鱼食通过喂饲结构通均匀的向水里撒料,从而减少鱼食浪费沉底现象以及鱼吃不饱的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喂饲器


[0001]本技术是一种喂饲器,属于水产养殖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池塘养鱼一般都是养鱼者手动抛洒饲料,这样的缺点是:人工抛洒鱼食的时间较长,且只能在边缘进行投放鱼食,不能在开阔的中心处投放鱼食,鱼就要聚拢在边缘造成拥挤,同时大量鱼聚拢在一起进食时需要耗费大量氧气,在这个过程中氧气的不充足会导致鱼进食不良,另外在抛洒鱼食时,每次抛洒的鱼食量也是凭人感觉的,所以每一次的数量都不相同无法均衡,鱼食量多会使吃不完的鱼食浪费,鱼食量少造成部分鱼吃不到,所以需要一种设备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喂饲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有效解决了鱼在进食氧气供给的问题以及鱼食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喂饲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箱体底部连接固定,所述箱体顶部与电机连接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箱体顶部开设的孔槽连接固定喂饲结构,所述支撑架的边缘与竖向布置的支腿架连接固定,所述支腿架与水平设置的固定盘表面中心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盘边缘与气囊粘合,所述箱体底部对称开设孔槽,所述孔槽与排出管连通,所述箱体表面开设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内安装可拆卸的入料板。
[0005]进一步地,所述喂饲结构包括输出杆,所述输出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固定,所述输出杆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转与对称设置的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传送辊连接固定,所述传送辊的外圈设置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管架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管架的另一端与箱体底部连接固定,所述输出管顶部开设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边缘与坡面板的一侧连接固定,所述坡面板的另一端与箱体内壁连接固定。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辊为单管螺旋结构,所述传送辊为水平斜向下15
°
设置于箱体内底部位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与增氧泵顶部的螺纹杆连接固定,所述增氧泵顶部竖向布置输气管。
[0008]进一步地,两侧所述坡面板成V字型,两侧所述坡面板形成的V字型交叉处与输出管顶部开设的矩形槽相贯通,所述坡面板的边缘与箱体内壁相契合且连接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与斜撑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撑腿的另一端与箱体卡接,所述斜撑腿为多个,多个所述斜撑腿呈环形等距分布,所述斜撑腿水平面斜向上45
°
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顶部连边缘与水平向上15
°
的连接板一端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倒立布置的电机连接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表面开设的槽口,所述箱体表面开设的槽口内安装透明塑料板。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喂饲器,通过气囊使饲喂器整体漂浮于水面,喂饲时可通过牵引绳或牵引杆控制其在水面上的位置,从而使鱼在水下分布不会过于聚拢。
[0013]在鱼进食时通过位于支撑架底部开启的增氧泵可以使鱼聚集进食时所耗费的氧气及时得到补充,从而鱼的进食量得到提升。
[0014]通过电机带动输出杆旋转,与输出杆连接的锥形齿轮带动传送辊旋转,鱼食通过传送辊旋转均匀的向水里撒料,相对于人工,传送辊的撒料不会多不会少,从而减少鱼食浪费沉底现象以及鱼吃不饱的现象,并且针对不同的鱼品种的进食速度,可调节电机的输出功率,确保鱼食输出不会过少或浪费。
[0015]两侧坡面板成V字型,两侧坡面板V字型交叉处与输出管顶部开设的矩形槽相贯通,坡面板的边缘与箱体内壁相契合且连接固定,使得饵料一致向矩形槽处落入,不会形成堆积无法落入输出管内传送辊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喂饲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喂饲器中箱体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喂饲器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喂饲器中A处放大图;
[0021]图中:1

气囊、2

支撑架、3

排出管、4

箱体、5

连接板、6

饲喂结构、7

斜撑腿、8

支腿架、9

固定盘、10

增氧泵、11

电机、12

螺纹筒、13

入料板、601

输出杆、602

破面板、603

传送辊、604

输出管、605管架、606

锥形齿轮、607

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1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喂饲器,包括支撑架,支撑架2与斜撑腿7一端固定连接,斜撑腿7的另一端与箱体4卡接,支撑架2与箱体4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支撑架2与斜撑腿7一端固定连接,斜撑腿7的另一端与箱体4卡接,斜撑腿7为多个,多个斜撑腿7呈环形等距分布,斜撑腿7为水平面斜向上45
°
设置,箱体4顶部边缘通过螺栓与水平向上15
°
的连接板5一端连接固定,连接板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倒立布置的电机11连接固定,电机11的输出端穿过箱体4顶部开设的圆形穿孔后通过螺栓与喂饲结构6连接固定,支撑架2的边缘与竖向布置的支腿架8连接固定,支腿架8通过螺栓与水平设置的固定盘9中心连接固定,固定盘9边缘与气囊1粘合,通过气囊1使箱体4漂浮于水面,喂饲时可通过牵引绳或牵引杆控制其在水面上的位置,从而使鱼在水下分布不会过于聚拢,箱体4底部对称开设圆形孔槽,圆形孔槽与排出管3连通,箱体4表面开设入料口,入料口内安装可拆
卸的入料板13,箱体4表面开设的槽口,箱体4表面开设的槽口内安装透明塑料板,通过透明塑料板可以看见箱体4内鱼食的剩余量,支撑架2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螺纹筒12,螺纹筒12与增氧泵10顶部的螺纹杆连接固定,增氧泵10顶部竖向布置输气管,在鱼进食时通过位于支撑架2底部开启的增氧泵10可以使鱼聚集进食时所耗费的氧气及时得到补充,从而鱼的进食量得到提升。
[0024]请参阅图2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喂饲结构6包括输出杆601,输出杆601的一端与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固定,输出杆60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锥形齿轮606,锥形齿轮606与对称设置的传动齿轮607相啮合,传动齿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喂饲器,包括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与箱体(4)底部连接固定,所述箱体(4)顶部与电机(11)连接固定,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穿过箱体(4)顶部开设的圆形穿孔连接固定喂饲结构(6),所述支撑架(2)的边缘与竖向布置的支腿架(8)连接固定,所述支腿架(8)与水平设置的固定盘(9)表面中心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盘(9)边缘与气囊(1)粘合,所述箱体(4)底部对称开设孔槽,所述孔槽与排出管(3)连通,所述箱体(4)表面开设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内安装可拆卸的入料板(13),所述喂饲结构(6)包括输出杆(601),所述输出杆(601)的一端与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固定,所述输出杆(60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锥形齿轮(606),所述锥形齿轮(606)与对称设置的传动齿轮(607)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607)与传送辊(603)连接固定,所述传送辊(603)的外圈设置输出管(604),所述输出管(604)与管架(605)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管架(605)的另一端与箱体(4)底部连接固定,所述输出管(604)顶部开设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边缘与坡面板(602)的一侧连接固定,所述坡面板(602)的另一侧与箱体(4)内壁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喂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603)为单管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杰黄赢曾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万年县港渔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