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眠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61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助眠枕头,包括乳胶制成的枕头本体,套设在所述枕头本体上的枕套,所述枕头本体的中部为凹陷区一,所述凹陷区一的左右两侧均为发声区,所述发声区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定向声学反射器,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的发声端朝上设置,所述枕头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安装孔的连接孔;实际应用中,由于枕头本体由乳胶制成,将定向声学反射器安装在枕头本体发声区的底部,乳胶的弹性能有效抵消定向声学反射器发声时产生的振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有效避免扬声器播放助眠音频时产生的振动影响使用者休息,还能使播放的助眠音频集中传入耳中,提高了枕头的助眠效果。提高了枕头的助眠效果。提高了枕头的助眠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眠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枕头
,具体为一种助眠枕头。

技术介绍

[0002]从医学研究上看,为了保护颈部、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必须采用枕头。除了垫起保护颈部以外,枕头还被用作医疗保健,如传统的填充决明子的枕头,还有近年来出现的“磁疗枕”,其通过在枕头主体中设置磁石,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现有技术的保健枕头,大多不具备音频(如:音乐)播放功能,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一些人群的需要。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9531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保健枕头,其包括枕头主体,枕头主体设置有凹陷区一,凹陷区一的两侧设置有扬声器,凹陷区一镶嵌有若干粒锗石粒,枕头主体是由记忆棉制成的枕头主体。本技术功能丰富,在使用时,本技术可通过扬声器播放帮助睡眠的音频,以帮助用户进入睡眠状态;还可通过锗石粒向脑部发射生物磁力线,以起到血液循环促进作用;而由记忆棉制成的枕头主体,具有强力的抗菌功能,对颈椎病等具有一定疗效。
[0004]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保健枕头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枕头主体上的扬声器在播放助眠音频时会产生振动,振动不仅使使用者无法正常休息,还会影响助眠音频的助眠效果;此外,扬声器在播放助眠音频时发出的声音会在空气中四处传播,传入耳中的助眠音频声音较小,直接导致枕头助眠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助眠枕头,既能有效避免扬声器播放助眠音频时产生的振动影响使用者休息,还能使播放的助眠音频集中传入耳中,提高了枕头的助眠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助眠枕头,包括乳胶制成的枕头本体,套设在所述枕头本体上的枕套,所述枕头本体的中部为凹陷区一,所述凹陷区一的左右两侧均为发声区,所述发声区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定向声学反射器,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的发声端朝上设置,所述枕头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安装孔的连接孔。
[0008]进一步,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通过所述音频线与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设置于所述盒体中的控制器和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盒体上的插接口和控制按钮,所述音频线的一端插接所述插接口,所述蓄电池用于给所述控制器供电,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按钮、插接口和音频线可控制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
[0009]进一步,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反射板,盖设在所述反射板上的盖体,所述反射板与盖体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内固定有发声单元。
[0010]进一步,所述反射板为圆形板体,所述圆形板体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凹陷区二,所
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凹陷区二的最底端。
[0011]进一步,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腔室内部的引线通道。
[0012]进一步,所述枕头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两个所述安装孔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容纳所述音频线。
[0013]进一步,所述枕头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一、由于枕头本体由乳胶制成,将定向声学反射器安装在枕头本体发声区的底部,乳胶的弹性能有效抵消定向声学反射器发声时产生的振动力;
[0016]二、通过凹陷区一可容纳平睡的头部,此时人体的耳部位于连接孔的上方,通过安装孔内的定向声学反射器播放助眠音频,并使助眠音频集中朝上传播,助眠音频穿过连接孔后、传入耳中,提高了枕头本体的助眠效果;
[0017]本技术既能有效避免扬声器播放助眠音频时产生的振动影响使用者休息,还能使播放的助眠音频集中传入耳中,提高了枕头的助眠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中枕头本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枕头本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定向声学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定向声学反射器的俯视图;
[0023]图6是图5中A

A处的剖示图;
[0024]图7是本技术中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中控制器的结电路原理图;
[0026]图9是本技术中插接口的输入电路原理图;
[0027]附图标记:枕头本体1;凹陷区一11;发声区12;安装孔121;连接孔122;连接通道13;透气孔14;反射板21;圆形板体211;凹陷区二212;引线通道213;盖体22;发声单元23;盒体31;插接口32;控制按钮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

9所示,一种助眠枕头,包括乳胶制成的枕头本体1,套设在所述枕头本体1上的枕套2,所述枕头本体1的中部为凹陷区一11,所述凹陷区一11的左右两侧均为发声区12,所述发声区1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121,所述安装孔121内安装有定向声学反射器,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的发声端朝上设置,所述枕头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安装孔121的连接孔122。
[0029]实际应用中,由于枕头本体1由乳胶制成,将定向声学反射器安装在枕头本体1发声区12的底部,乳胶的弹性能有效抵消定向声学反射器发声时产生的振动力;通过凹陷区一11可容纳平睡的头部,此时人体的耳部位于连接孔122的上方,通过安装孔121内的定向声学反射器播放助眠音频,并使助眠音频集中朝上传播,助眠音频穿过连接孔122后、传入耳中,提高了枕头本体1的助眠效果;本技术既能有效避免扬声器播放助眠音频时产生
的振动影响使用者休息,还能使播放的助眠音频集中传入耳中,提高了枕头的助眠效果。
[0030]如图1

9所示,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通过所述音频线与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31、设置于所述盒体31中的控制器和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盒体31上的插接口32和控制按钮33,所述音频线的一端插接所述插接口32,所述蓄电池用于给所述控制器供电,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按钮33、插接口32和音频线可控制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按钮33、插接口32和音频线可控制定向声学反射器,通过蓄电池可给控制器供电,所述插接口32采用type

C接口;通过插接口32还可给蓄电池供电;所述控制器选用BTSOC芯片。
[0031]如图1

9所示,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安装孔121内的反射板21,盖设在所述反射板21上的盖体22,所述反射板21与盖体22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内固定有发声单元23;本实施例中,通过反射板21安装盖体22,通过反射板21与盖体22之间形成的腔室安装发声单元23。
[0032]如图1

9所示,所述反射板21为圆形板体211,所述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眠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乳胶制成的枕头本体(1),套设在所述枕头本体(1)上的枕套(2),所述枕头本体(1)的中部为凹陷区一(11),所述凹陷区一(11)的左右两侧均为发声区(12),所述发声区(1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121),所述安装孔(121)内安装有定向声学反射器,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的发声端朝上设置,所述枕头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安装孔(121)的连接孔(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眠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通过音频线与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盒包括盒体(31)、设置于所述盒体(31)中的控制器和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盒体(31)上的插接口(32)和控制按钮(33),所述音频线的一端插接所述插接口(32),所述蓄电池用于给所述控制器供电,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按钮(33)、插接口(32)和音频线可控制所述定向声学反射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躺赢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