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永谦专利>正文

一种竹制火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52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理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竹制火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由若干竹条制成的主体,所述主体一端一体成型有下翻折部,所述主体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端部成型有上外翻部,所述上外翻部端部一体成型有内翻檐,所述主体与所述下翻折部连接处外部固定有下箍环,所述凹陷部外部固定有上箍环,所述罐体上端内部设置有卡在所述上外翻部内壁上的上压盖,所述罐体上端外部设置有卡在所述上外翻部外壁上的上盖。有益效果在于:竹罐采用多片竹板拼接胶粘固定制成,并利用箍环固定,可以避免使用时爆裂;组合式的结构,密封效果好,吸力大;可以辅助中药包进行使用,提高拔罐效果。提高拔罐效果。提高拔罐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制火罐


[0001]本技术涉及理疗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竹制火罐。

技术介绍

[0002]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以罐为器,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淤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罐的质地、形式多种多样,临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麦粒肿、丹毒等,尤其对小儿患者更为适用。
[0003]现有的竹罐用直径3

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截成6

8厘米或8

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这种竹罐的优点是取材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不易摔碎,但是也存在很大的缺点,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竹制火罐。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竹制火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由若干竹条制成的主体,所述主体一端一体成型有下翻折部,所述主体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端部成型有上外翻部,所述上外翻部端部一体成型有内翻檐,所述主体与所述下翻折部连接处外部固定有下箍环,所述凹陷部外部固定有上箍环,所述罐体上端内部设置有卡在所述上外翻部内壁上的上压盖,所述罐体上端外部设置有卡在所述上外翻部外壁上的上盖,所述上盖、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上外翻部紧配合安装。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压盖边缘嵌套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采用软橡胶制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压盖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采用软橡胶制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表面中央固定有把手。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翻檐上阵列成型有若干个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下端距离所述上压盖的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一毫米。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压盖下表面中部固定有外螺纹凸环,所述外螺纹凸环上通过螺纹安装有药蒸罐,所述药蒸罐下表面成型有若干透气孔。
[00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竹罐采用多片竹板拼接胶粘固定制成,并利用箍环固定,可以避免使用时爆裂;组合式的结构,密封效果好,吸力大;可以辅助中药包进行使用,提高拔罐效果。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罐体半剖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1、罐体;101、主体;102、下翻折部;103、凹陷部;104、上外翻部;105、内翻檐;106、缺口槽;2、上盖;3、把手;4、下箍环;5、上箍环;6、上压盖;61、外螺纹凸环;7、药蒸罐;71、透气孔;8、密封圈;9、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图6所示,一种竹制火罐,包括罐体1,罐体1包括由若干竹条制成的主体101,竹条之间采用胶水粘接在一起避免漏气,主体101一端一体成型有下翻折部102,下翻折部102向外翻折且端部加工圆角,避免使用时划伤人体,主体101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凹陷部103,凹陷部103端部成型有上外翻部104,上外翻部104端部一体成型有内翻檐105,内翻檐105直径小于上外翻部104,方便上盖2安装固定,主体101与下翻折部102连接处外部固定有下箍环4,利用下箍环4避免罐体1下端受热撑开,凹陷部103外部固定有上箍环5,利用上箍环5避免罐体1上端受热撑开,罐体1上端内部设置有卡在上外翻部104内壁上的上压盖6,罐体1上端外部设置有卡在上外翻部104外壁上的上盖2,上盖2、上压盖6与上外翻部104紧配合安装,利用上压盖6卡在罐体1上端对罐体1进行密封,利用上盖2对罐体1上端空间进行二次密封。
[0024]本实施例中,上压盖6边缘嵌套有密封圈8,密封圈8采用软橡胶制成,通过密封圈8可以提高上压盖6与罐体1之间的密封性。
[0025]本实施例中,上压盖6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垫9,密封垫9采用软橡胶制成,通过密封垫9可以进一步提高罐体1的密封性,降低漏气速度。
[0026]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手握,上盖2上表面中央固定有把手3。
[0027]本实施例中,内翻檐105上阵列成型有若干个缺口槽106,缺口槽106的下端距离上压盖6的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一毫米,通过成型缺口槽106,在安装上压盖6收到的阻力更小,安装更方便。
[0028]本实施例中,上压盖6下表面中部固定有外螺纹凸环61,外螺纹凸环61上通过螺纹安装有药蒸罐7,药蒸罐7下表面成型有若干透气孔71,在药蒸罐7内放置中药包,方便火罐
时促进药性快速进入人体。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可以将竹罐放入热水中或热药水中加热采用水罐疗法进行治疗,也可以安装火罐疗法一样排出内部的空气进行治疗,在采用火罐疗法时可以将中药包或者中药包加自发热包一起放入药蒸罐7中辅助药物进行拔罐。
[0030]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火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由若干竹条制成的主体(101),所述主体(101)一端一体成型有下翻折部(102),所述主体(101)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凹陷部(103),所述凹陷部(103)端部成型有上外翻部(104),所述上外翻部(104)端部一体成型有内翻檐(105),所述主体(101)与所述下翻折部(102)连接处外部固定有下箍环(4),所述凹陷部(103)外部固定有上箍环(5),所述罐体(1)上端内部设置有卡在所述上外翻部(104)内壁上的上压盖(6),所述罐体(1)上端外部设置有卡在所述上外翻部(104)外壁上的上盖(2),所述上盖(2)、所述上压盖(6)与所述上外翻部(104)紧配合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火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永谦侯世真
申请(专利权)人:侯永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