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38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线路防缠绕结构,降低了大量线路进入配电箱导致配电箱内部出现线路缠绕打结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所述线路防缠绕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拆卸结构,所述便于拆卸结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底座一侧的安装板,贯穿于安装板的固定柱,设置在线路防缠绕结构中配电箱一侧的卡接板,活动连接在卡接板一侧的移动板,固定连接在移动板一侧的卡接柱,通过螺纹与移动板活动卡接的螺纹柱二,以及固定连接在螺纹柱二一侧的电机二,对配电箱进行限制,使操作人员在对配电箱进行更换时不需挨个对固定螺丝进行拆卸,提高了对配电箱进行更换的效率。行更换的效率。行更换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特别是涉及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0003]然而,现有的装置,在对配电箱进行更换时,一般的配电箱多通过螺丝等与墙体进行固定安装,因此需要对螺丝等进行拆卸,进而将配电箱卸下,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更好的效率,为此,提出一种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产生了本体便于拆卸的技术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线路防缠绕结构,所述线路防缠绕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拆卸结构,所述便于拆卸结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底座一侧的安装板,贯穿于安装板的固定柱,设置在线路防缠绕结构中配电箱一侧的卡接板,活动连接在卡接板一侧的移动板,固定连接在移动板一侧的卡接柱,通过螺纹与移动板活动卡接的螺纹柱二,以及固定连接在螺纹柱二一侧的电机二。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通过螺纹与安装板活动卡接,所述卡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孔洞,孔洞的大小与卡接柱相匹配,所述卡接板为对称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柱贯穿于卡接板,所述移动板的底端与底座紧密贴合,所述卡接柱的一侧向外凸出,另一个卡接柱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使两个卡接柱相互套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二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一侧,所述螺纹柱二的表面设置有以中间为界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路防缠绕结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底座顶端的配电箱,设置在配电箱内部的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板顶端的分流柱,卡接在支撑板顶端的移动块,贯穿于移动块的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顶端的电机一,以及固定连接在电机一输出端的螺纹柱一。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柱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设计为“凸”字型,与顶端的移动块相卡接,所述支撑板每层的设计相同。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之间通过连接板之间形成固定
连接关系,所述螺纹柱二贯穿于连接板,所述配电箱的一侧设置有通线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安装板与固定柱的设置,使底座、安装板与墙体形成固定连接关系,同时打开电机二,使电机二带动螺纹柱二进行旋转,原本螺纹柱二与移动板螺纹连接,会随着螺纹柱二的转动而同步旋转,但是移动板因为底端与底座紧密贴合,导致移动板无法进行转动,并且螺纹柱二的表面设置有以中间为界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使两块移动板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当两块移动板相向移动时,会带动两个卡接柱贯穿于卡接板,并且两个卡接板的凹凸卡接设置,同时移动板将卡接板夹紧,对配电箱进行限制,使操作人员在对配电箱进行更换时不需挨个对固定螺丝进行拆卸,提高了对配电箱进行更换的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配电箱一侧设置的通线孔,将线路拉入配电箱的内部,同时将线路挨个绕过分流柱,将线路塞入移动块一侧设置的凹槽内,然后对固定螺栓进行旋转,使固定螺栓向下移动将线路进行夹紧,同时打开电机一,使电机一带动螺纹柱一进行旋转,因为与螺纹柱一螺纹连接的连接板与移动块固定连接,而移动块与底端的卡接槽相卡接,所以连接板无法进行转动,因此连接板会沿着螺纹柱一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将线路进一步有序拉入配电箱内部,降低了大量线路进入配电箱导致配电箱内部出现线路缠绕打结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横向剖视结构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0020]其中:1、底座;2、线路防缠绕结构;21、配电箱;22、支撑板;23、分流柱;24、移动块;25、固定螺栓;26、电机一;27、螺纹柱一;3、便于拆卸结构;31、安装板;32、固定柱;33、卡接板;34、移动板;35、卡接柱;36、螺纹柱二;37、电机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5所示,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线路防缠绕结构2,线路防缠绕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拆卸结构3,便于拆卸结构3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一侧的安装板31,贯穿于安装板31的固定柱32,设置在线路防缠绕结构2中配电箱
21一侧的卡接板33,活动连接在卡接板33一侧的移动板34,固定连接在移动板34一侧的卡接柱35,通过螺纹与移动板34活动卡接的螺纹柱二36,以及固定连接在螺纹柱二36一侧的电机二37,固定柱32通过螺纹与安装板31活动卡接,卡接板33的一侧设置有孔洞,孔洞的大小与卡接柱35相匹配,卡接板33为对称设置,卡接柱35贯穿于卡接板33,移动板34的底端与底座1紧密贴合,卡接柱35的一侧向外凸出,另一个卡接柱3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使两个卡接柱35相互套接,电机二37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一侧,螺纹柱二36的表面设置有以中间为界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
[0024]通过安装板31与固定柱32的设置,使底座1、安装板31与墙体形成固定连接关系,同时打开电机二37,使电机二37带动螺纹柱二36进行旋转,原本螺纹柱二36与移动板34螺纹连接,会随着螺纹柱二36的转动而同步旋转,但是移动板34因为底端与底座1紧密贴合,导致移动板34无法进行转动,并且螺纹柱二36的表面设置有以中间为界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使两块移动板34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当两块移动板34相向移动时,会带动两个卡接柱35贯穿于卡接板33,并且两个卡接板33的凹凸卡接设置,同时移动板34将卡接板33夹紧,对配电箱21进行限制,使操作人员在对配电箱21进行更换时不需挨个对固定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线路防缠绕结构(2),所述线路防缠绕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便于拆卸结构(3),所述便于拆卸结构(3)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一侧的安装板(31),贯穿于安装板(31)的固定柱(32),设置在线路防缠绕结构(2)中配电箱(21)一侧的卡接板(33),活动连接在卡接板(33)一侧的移动板(34),固定连接在移动板(34)一侧的卡接柱(35),通过螺纹与移动板(34)活动卡接的螺纹柱二(36),以及固定连接在螺纹柱二(36)一侧的电机二(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32)通过螺纹与安装板(31)活动卡接,所述卡接板(33)的一侧设置有孔洞,孔洞的大小与卡接柱(35)相匹配,所述卡接板(33)为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布线机构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柱(35)贯穿于卡接板(33),所述移动板(34)的底端与底座(1)紧密贴合,所述卡接柱(35)的一侧向外凸出,另一个卡接柱(3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使两个卡接柱(35)相互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晨苏亚先吴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威士敦电力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