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32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采样器,涉及苏玛罐技术领域,包括苏玛罐和分流端头,所述苏玛罐的上端设置有输送管一,且输送管一的外部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一,所述分流端头位于输送管一的上端,所述分流端头的右端设置有用于方便人们进行换罐工作的辅助组件,且辅助组件包括连接端一、螺纹筒一、螺纹筒二、外螺纹筒、输送管二和电磁阀二,所述连接端一的右端安装有螺纹筒一,且螺纹筒一的右侧设置有螺纹筒二,所述螺纹筒一和螺纹筒二的外部安装有外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二的右端设置有输送管二。该一种智能采样器,通过辅助组件的设置可避免传统的零点时需要人工进行换罐工作的麻烦,而其结构的设计可减少一定的人力劳动,保证人们能够正常作息。作息。作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采样器


[0001]本技术涉及苏玛罐
,具体为一种智能采样器。

技术介绍

[0002]苏玛罐是一种用于采集和存储气体样品的容器,它的罐体一般由316型优质不锈钢制成,机械强度高,抗腐蚀性好,通常不易损坏,苏玛罐通常会与采样器进行组合,然后一起进行气体的采样工作。
[0003]现有的苏玛罐采样器一般都是单罐采样,通常需要人工每天进行换罐工作,有时换罐时间设置在零点,从而存在换罐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智能采样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采样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采样器,包括苏玛罐和分流端头,所述苏玛罐的上端设置有输送管一,且输送管一的外部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一,所述分流端头位于输送管一的上端,所述分流端头的右端设置有用于方便人们进行换罐工作的辅助组件,且辅助组件包括连接端一、螺纹筒一、螺纹筒二、外螺纹筒、输送管二和电磁阀二,所述连接端一的右端安装有螺纹筒一,且螺纹筒一的右侧设置有螺纹筒二,所述螺纹筒一和螺纹筒二的外部安装有外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二的右端设置有输送管二,且输送管二的外部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二。
[0007]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端头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外壳。
[0008]进一步的,所述苏玛罐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靠近苏玛罐的外部安装有连接固定架。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固定架之间设置有保护气囊,且保护气囊的外部表面安装有碳化硅涂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表面设置有齿条,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左侧安装有光离子探测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的右端设置有用于对气体进行采集的采集组件,且采集组件包括采样泵和连接端二,所述采样泵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端二。
[0012]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组件还包括采集流通管、过滤网板和输送管三,所述连接端二的右端设置有采集流通管,且采集流通管的端部安装有过滤网板,所述采样泵的左端设置有输送管三。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固定架与保护气囊为一体化结构,且保护气囊关于苏玛罐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采样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辅助组件的设置可利用控制电磁阀一和电磁阀二的关闭与开启,使气体能在输送管二的作用下流入备用的苏玛罐内,这样可避免传统的零点时需要人工进行换罐的工作,从而可减少一定的人力劳动,保证人们能够正常作息,同时在螺纹筒一、螺纹筒二和外螺纹筒的作用下,方便人们对备用的苏玛罐进行安装固定或拆除,并且其结构简单,便于人们进行操作。
[0016]2、本技术通过齿条的设置可提高采样器整体使用时的稳定性,减少其发生倾倒的现象,同时在保护气囊的作用下可在采样器受到外界的撞击时,能对其进行保护,减少采样器受到的损坏,碳化硅涂层的安装可提高保护气囊的耐磨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采集组件的设置可利用采样泵的抽吸,便于将所需采样的气体进行收集,同时在过滤网板的作用下可对采集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这样可避免异物的进入而影响采样器之后的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采样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智能采样器的采集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智能采样器的外螺纹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苏玛罐;2、输送管一;3、电磁阀一;4、分流端头;5、辅助组件;501、连接端一;502、螺纹筒一;503、螺纹筒二;504、外螺纹筒;505、输送管二;506、电磁阀二;6、连接管;7、防护外壳;8、底座;9、连接固定架;10、保护气囊;11、碳化硅涂层;12、齿条;13、光离子探测器;14、采集组件;1401、采样泵;1402、连接端二;1403、采集流通管;1404、过滤网板;1405、输送管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智能采样器,包括苏玛罐1和分流端头4,所述苏玛罐1的上端设置有输送管一2,且输送管一2的外部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一3,分流端头4位于输送管一2的上端,分流端头4的右端设置有用于方便人们进行换罐工作的辅助组件5,且辅助组件5包括连接端一501、螺纹筒一502、螺纹筒二503、外螺纹筒504、输送管二505和电磁阀二506,连接端一501的右端安装有螺纹筒一502,且螺纹筒一502的右侧设置有螺纹筒二503,螺纹筒一502和螺纹筒二503的外部安装有外螺纹筒504,螺纹筒二503的右端设置有输送管二505,且输送管二505的外部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二506,辅助组件5的设置可利用控制电磁阀一3和电磁阀二506的关闭与开启,使气体能在输送管二505的作用下流入备用的苏玛罐1内,这样可避免传统的零点时需要人工进行换罐的工作,从而可减少一定的人力劳动,保证人们能够正常作息,分流端头4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管6,且连接管6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外壳7,苏玛罐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8,底座8靠近苏玛罐1的外部安装有连接固定架9,两个连接固定架9之间设置有保护气囊10,连接固定架9与保护气囊10为一体化结构,且保护气囊10关于苏玛罐1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保护气囊10的外部表面安装有碳化硅涂层11,底座8的底部表面设置有齿条12。
[0023]如图2所示,防护外壳7的内部左侧安装有光离子探测器13防护外壳7的右端设置有用于对气体进行采集的采集组件14,且采集组件14包括采样泵1401和连接端二1402,采样泵1401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端二1402,采集组件14还包括采集流通管1403、过滤网板1404和输送管三1405,连接端二1402的右端设置有采集流通管1403,且采集流通管1403的端部安装有过滤网板1404,采样泵1401的左端设置有输送管三1405,采集组件14的设置可利用采样泵1401的抽吸,便于将所需采样的气体进行收集,同时在过滤网板1404的作用下可对采集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这样可避免异物的进入而影响采样器之后的检测结果。
[0024]综上,该智能采样器,首先根据图1、图2和图3中所示的结构,使用时操作人员可将输送管二505上的螺纹筒二503与连接端一501上的螺纹筒一502相对称接触,接着顺时针转动外螺纹筒504,让其将螺纹筒一502与螺纹筒二503进行连接固定,固定好后按照同样的方式将备用的苏玛罐1与输送管二505进行连接固定,然后操作人员便可预设定时间点使采样器开启采样模式,还可以预设定VOC浓度报警阈值(其为现有技术),当防护外壳7内的光离子探测器13采集到的VOC浓度超过报警阈值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采样器,包括苏玛罐(1)和分流端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苏玛罐(1)的上端设置有输送管一(2),且输送管一(2)的外部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一(3),所述分流端头(4)位于输送管一(2)的上端,所述分流端头(4)的右端设置有用于方便人们进行换罐工作的辅助组件(5),且辅助组件(5)包括连接端一(501)、螺纹筒一(502)、螺纹筒二(503)、外螺纹筒(504)、输送管二(505)和电磁阀二(506),所述连接端一(501)的右端安装有螺纹筒一(502),且螺纹筒一(502)的右侧设置有螺纹筒二(503),所述螺纹筒一(502)和螺纹筒二(503)的外部安装有外螺纹筒(504),所述螺纹筒二(503)的右端设置有输送管二(505),且输送管二(505)的外部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二(5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端头(4)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管(6),且连接管(6)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外壳(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苏玛罐(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靠近苏玛罐(1)的外部安装有连接固定架(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彭铖胡桂祥
申请(专利权)人:唯实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