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22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包括进气仓,所述进气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储气瓶,所述进气仓的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接料箱,所述进气仓的底部右端且位于接料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进气仓的内腔底部右端且位于出料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承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使得转轴开始转动进而带动风扇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板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风扇二进行转动,在风扇的转动下产生向上的风力,将粉尘吸入,当粉尘接触到活性炭吸附板时将会被吸附到活性炭吸附板上。板上。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净化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量逐步上升,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应增加,环境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城市中工厂较为集中的开发区,由于工厂废气的排放,空气污染大,这就给在厂区办公室工作的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空气中粉尘的危害尤为严重,从环保的角度上看,粉尘是人体健康的大敌,粉尘可以通过呼吸道直接到达肺部而沉积,有的会粘附在人体的上呼吸道表面,危害人体健康。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10116114A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包括吸尘设备、底板、吸尘管,所述吸尘设备的内壁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沿定位座做圆周运动,所述定位杆上安装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安装有滑动杆。通过对灰尘进行速度缓冲,使得灰尘撞击过滤基材的力度大幅度降低,使得过滤基材被撞击时,撞击的力度不足以过滤基材发生形变,以此提高过滤基材在使用时的耐久度,使得过滤基材在过滤灰尘时,保持相对较佳的状态,使得灰尘过滤完全精度与之前相等,使得灰尘过滤的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进一步提高灰尘在过滤时的速度。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使得粉尘粘附到管道的内部,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净化后的空气应该继续循环使用,循环使用前需要保证车间内的粉尘全部消除,否则会危害人体健康。r/>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净化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净化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包括进气仓,所述进气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储气瓶,所述进气仓的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接料箱,所述进气仓的底部右端且位于接料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进气仓的内腔底部右端且位于出料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转轴的中部且位于风扇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转轴的上端且位于活性炭吸附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风扇二,所述进气管的内腔上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净化板,所述出气管的左端内部且位于储气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二,所述挡板的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挡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风扇三,所述出气管的右端且位于挡板的右
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转动轴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承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转轴二,所述出气管的右侧且位于固定套的左方活动套接有螺纹套。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清洁刷的右端与进气管的内腔左侧相互搭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气管的内腔上端且位于空气净化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底部与转轴的顶部转动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气仓的内腔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进气仓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杆二。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二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上端与齿轮一的下端相互啮合。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二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净化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采用电机、风扇二、转板、导杆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启动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使得转轴开始转动进而带动风扇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板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风扇二进行转动,在风扇的转动下产生向上的风力,将粉尘吸入,当粉尘接触到活性炭吸附板时将会被吸附到活性炭吸附板上,在转板的转动下,安装在转板上的清洁刷将会使得粉尘无法粘附到进气管的内壁上进而造成堵塞,在风扇二的转动下,去除粉尘的空气进一步向上移动,经过过滤板和空气净化板的净化后排到储气瓶中储存,当车间里的粉尘消除干净后,先关闭电机,进而使得灰尘顺着导杆二和导杆滑落到接料箱中。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净化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采用电机二、风扇三、螺纹杆、齿轮一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启动电机二,在电机二的作用下,使得齿轮一开始转动,由于齿轮一与齿轮二相互啮合,进而使得齿轮二开始转动,进而带动转轴二开始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开始转动,由于螺纹杆与螺纹套相互螺纹连接,进而使得螺纹套向右进行移动,随后给风扇三进行通电,使得风扇三开始转动,进而使得储气瓶内的空气顺着出气管向下排出达到循环的过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净化组件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排气组件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进气仓;2、进气管;3、出气管;4、储气瓶;11、出料口;12、接料箱;13、导杆;14、导杆二;15、承接杆;16、电机;17、风扇;18、转轴;19、转板;20、清洁刷;21、活性炭吸附板;22、风扇二;23、过滤板;24、空气净化板;25、出气口;31、电机二;32、齿轮一;33、齿轮二;34、转轴二;35、固定套;36、螺纹杆;38、承接板;39、螺纹套;40、挡板;41、孔洞;42、风扇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净化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包括进气仓1,进气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进气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口25,出气口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3,出气管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储气瓶4,进气仓1的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接料箱12,进气仓1的底部右端且位于接料箱1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1,进气仓1的内腔底部右端且位于出料口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承接杆15,承接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的转动轴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8,转轴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7,转轴18的中部且位于风扇1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转板19,转轴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21,转轴18的上端且位于活性炭吸附板2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风扇二22,进气管2的内腔上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净化板24,出气管3的左端内部且位于储气瓶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车间空气粉尘净化装置,包括进气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口(25),所述出气口(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3),所述出气管(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储气瓶(4),所述进气仓(1)的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接料箱(12),所述进气仓(1)的底部右端且位于接料箱(1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1),所述进气仓(1)的内腔底部右端且位于出料口(1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承接杆(15),所述承接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转动轴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17),所述转轴(18)的中部且位于风扇(1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转板(19),所述转轴(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21),所述转轴(18)的上端且位于活性炭吸附板(2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风扇二(22),所述进气管(2)的内腔上端固定连接有空气净化板(24),所述出气管(3)的左端内部且位于储气瓶(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板(40),所述挡板(40)的数量为二,所述挡板(40)的表面开设有孔洞(41),所述挡板(40)的中间固定连接有风扇三(42),所述出气管(3)的右端且位于挡板(4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38),所述承接板(38)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强健陈俊蔡明善
申请(专利权)人:古田县清峰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