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捕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98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三高油气井试油气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压捕球器,包括三通,其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三通的第一接口连接处设置有平板阀,所述三通的第二接口螺纹连接有由壬丝扣法兰片,所述三通的内部设置有芯体。以解决在三高井测试施工期间由于可溶球在放喷初期未完全溶解,导致可溶球残留物堵塞流程油嘴通道难题,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同时减少现场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捕球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三高油气井试油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捕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三高油气井多层段酸压改造工艺中,每当完成一层段改造后,都需投入可溶球作为封堵完成压裂层段的同时打开即将压裂改造层段。压裂完成后,在数小时内将进行放喷排液,在排液时可溶球仍未完全溶解,导致放喷排液初期可溶球残余物堵塞放喷流程通道及固定节流阀。
[0003]目前现有的做法是在排液初期采用频繁关井,更换堵塞节流阀的办法来实现清理堵塞物的目的。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0004]一是三高气井排液初期井口压力高,节流阀堵塞后极易出现压力突增造成管道超压、渗漏的安全问题;
[0005]二是三高油气井由于高含硫化氢操作人员更换放喷通道时均需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前提下操作,频繁操作工作量大,且清理效果较差,仅能清理堵塞的堵塞物其余残余无法清理。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捕球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压捕球器。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捕球器,包括三通,其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三通的第一接口连接处设置有平板阀,所述三通的第二接口螺纹连接有由壬丝扣法兰片,所述三通的内部设置有芯体;
[0009]所述芯体包括引鞋、滤筒、篮筐、丝堵、截止阀、压力表,所述滤筒靠近第一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引鞋,篮筐与滤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筒的侧面设置有滤筒孔,所述滤筒靠近第二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丝堵,所述丝堵的外侧与由壬丝扣法兰片的内侧螺纹连接,所述丝堵具有传压孔,且传压孔处连接截止阀,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篮筐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篮筐呈漏斗形状,所述篮筐内侧具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薄片爪状结构。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引鞋为管状,引鞋的流体进口端为喇叭口形状。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截止阀上设置有泄压孔。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由壬丝扣法兰片上设置有由壬帽。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平板阀、三通、由壬丝扣法兰片、截止阀的材质均为高压抗硫材质。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高压捕球器,利用本捕球器中的滤筒、篮筐能够将可溶球捕捉到篮筐内,可溶球被本装置捕获之后,就不易造成节流阀堵塞、管道超压、渗漏的安全问题,也不需要频繁的对放喷通道进行清理;通过平板阀控制流体通断,利用滤筒分隔出流体中的固体残余,需要清理时断开流体,卸除通道内压力后,开盖清理固体后恢复即可,基本不需要频繁对放喷管道清理,在篮筐的作用下,捕获的固体残余不易重新返入井筒内,在引鞋的作用下固体残余更易进入篮筐,更容易实现捕获。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捕球器的芯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捕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捕球器的篮筐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图2中的箭头表示液体流动的方向。
[0026]图例说明:
[0027]1、引鞋;2、滤筒;3、篮筐;4、滤筒孔;5、丝堵;6、平板阀;7、三通;8、由壬丝扣法兰片;9、截止阀;10、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图1

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压捕球器:包括三通7,其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便于将芯体安装到内部,三通7的第一接口连接处设置有平板阀6,用于切断和连通本装置与采气树出口的流体,三通7的第二接口螺纹连接有由壬丝扣法兰片8,三通7的内部设置有芯体。
[0029]第三接口位于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所处直线的筒体的侧面,平板阀6作为控制流体通断所用,其连接在采气树出口,三通的第三接口作为出液口,其与测试管汇台高压通道相连接。
[0030]具体使用的时候,液体通过平板阀6浸入到第一接口,然后经过芯体捕捉(过滤)其中的固体可溶球。
[0031]具体的,芯体包括引鞋1、滤筒2、篮筐3、丝堵5、截止阀9、压力表10,滤筒2靠近第一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引鞋1,篮筐3与滤筒2内壁固定连接,滤筒2的侧面设置有滤筒孔4,滤筒2靠近第二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丝堵5,丝堵5的外侧与由壬丝扣法兰片8的内侧螺纹连接,丝堵5具有传压孔,且传压孔处连接截止阀9,截止阀9的另一端连接压力表10。
[0032]滤筒2上螺旋状均匀分布有筛孔,即形成的滤筒孔4,做分隔杂质之用,所述滤筒2为抗硫材质,外径略小于三通7内径,其管体厚度为8毫米,滤筒2两端螺纹与引鞋1和丝堵5相吻合且紧密连接。
[0033]篮筐3外侧具有环形部,其卡在滤筒2的内螺纹孔处,当引鞋1螺纹安装之后,能够将篮筐3与滤筒2固定。
[0034]具体使用的时候,流体在引鞋1的作用下进入滤筒2,越过篮筐3到达滤筒右端位置,流体中的固体杂质以及可溶球经过滤筒孔4过滤,最后将被处理的流体通过第三接口流出,篮筐3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阻止流体中的固体杂质以及可溶球反流出滤筒2。
[0035]参考附图3,篮筐3为不锈钢材质,篮筐3呈漏斗形状,篮筐3内侧具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薄片爪状结构,形成一个进液端大,出液端小的结构,便于可溶球进入滤筒2。
[0036]引鞋1为管状,引鞋1的流体进口端为喇叭口形状,其倾斜角度优选为155度,使可溶球残余能顺利进入篮筐,引鞋1一端设置有细外螺纹,与滤筒紧密连接。
[0037]截止阀9上设置有泄压孔,用于在清理装置的时候泄压使用。
[0038]由壬丝扣法兰片8上设置有由壬帽,依靠敲击由壬帽紧固和拆卸由壬丝扣法兰片8,以便于检查捕获情况。
[0039]考虑到本装置应用在高压酸性工况下,平板阀6、三通7、由壬丝扣法兰片8、截止阀9的材质均为高压抗硫材质,能够保证使用功能。
[0040]当固体残余进入引鞋1时,其在引鞋斜面的作用和井内压力的作用下(液体流动)进入篮筐3,篮筐3张开,固体残余通过后篮筐3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固体残余进入滤筒2,在篮筐3的作用下,固体残余一旦进入篮筐则无法返回,即捕获成功。
[0041]需要对捕球器进行调整检查时,关闭平板阀6,卸下压力表10,开启截止阀9,卸除管内残余压力,检查无压力后敲击由壬帽,取出滤筒,进行检查滤筒,拆卸引鞋,取出篮筐,即可清理捕获固体残余,十分的方便于安装和拆卸,解决了原有装置拆卸不便、抗压能力低,清理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捕球器,包括三通(7),其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三通(7)的第一接口连接处设置有平板阀(6),所述三通(7)的第二接口螺纹连接有由壬丝扣法兰片(8),所述三通(7)的内部设置有芯体;所述芯体包括引鞋(1)、滤筒(2)、篮筐(3)、丝堵(5)、截止阀(9)、压力表(10),所述滤筒(2)靠近第一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引鞋(1),篮筐(3)与滤筒(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筒(2)的侧面设置有滤筒孔(4),所述滤筒(2)靠近第二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丝堵(5),所述丝堵(5)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文安龙杨庆辉王琳周玉镯余伟肖钟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