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板及净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71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路板及净饮机,板体的第一通道与进水孔、第一对接出孔连通,第一对接出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前置进水端连通;第二通道与第一对接进孔、第二对接出孔连通,第一对接进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前置出水端连通,第二对接出孔用于与反渗透滤芯的进水端连通;第三通道与第二对接进孔、第三对接出孔连通,第二对接进孔用于与反渗透滤芯的出水端连通,第三对接出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后置进水端连通;第四通道与第三对接进孔、纯水出孔连通,第三对接进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后置出水端连通;第一阀孔与第三通道连通,第一阀孔用于与第一开关阀的进水端连通;第五通道与第二通道、第二阀孔连通,第二阀孔用于与第一开关阀的出水端连通。的出水端连通。的出水端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路板及净饮机


[0001]本技术涉及净饮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水路板及净饮机。

技术介绍

[0002]净水设备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净饮机通过复合滤芯、反渗透滤芯来对原水进行多次过滤以形成纯水,通过在水路板中设置多条水路通道来实现多个滤芯之间的连通、水路板的出水及水路板的进水等。
[0003]其中,原水在经过复合滤芯的前置过滤仍携带有杂质,因此,经过复合滤芯前置过滤后出来的水在经过反渗透滤芯后,水中的杂质残留在反渗透滤芯里面,反渗透滤芯使用的时间越长,堆积杂质越多,进而导致反渗透滤芯的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路板及净饮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反渗透滤芯对水进行过滤时,因水中杂质残留在反渗透滤芯中而导致反渗透滤芯的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路板,包括:
[0006]板体,所述板体内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所述板体的板面开设有进水孔、第一对接出孔、第一对接进孔、第二对接出孔、第二对接进孔、第三对接出孔、第三对接进孔、纯水出孔、第一阀孔以及第二阀孔;
[0007]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进水孔、所述第一对接出孔连通,所述进水孔用于将原水引进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对接出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前置进水端连通;
[0008]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对接进孔、所述第二对接出孔连通,所述第一对接进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前置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对接出孔用于与反渗透滤芯的进水端连通;
[0009]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对接进孔、所述第三对接出孔连通,所述第二对接进孔用于与反渗透滤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三对接出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后置进水端连通;
[0010]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三对接进孔、所述纯水出孔连通,所述第三对接进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后置出水端连通,所述纯水出孔用于将所述第四通道中的纯水引出所述板体外;
[0011]所述第一阀孔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孔用于与第一开关阀的进水端连通;
[0012]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阀孔连通,所述第二阀孔用于与第一开关阀的出水端连通。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板体内还形成有第六通道;所述板体的板面上还开设有第四对接进孔、第三阀孔和第四阀孔;
[0014]所述第六通道与所述第四对接进孔、所述第三阀孔连通,所述第四对接进孔用于
与复合滤芯的超滤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三阀孔用于与第二开关阀的进水端连通;
[0015]所述第四阀孔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阀孔用于与第二开关阀的出水端连通。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板体的板面还形成有第五阀孔和第六阀孔;
[0017]所述第一对接进孔与所述第一子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子通道还与所述第五阀孔连通,所述第五阀孔用于与第三开关阀的进水端连通;
[0018]所述第二对接出孔与所述第二子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子通道还与所述第六阀孔,所述第六阀孔用于与第三开关阀的出水端连通。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还包括第三子通道,所述板体的板面还形成有第一泵孔和第二泵孔;
[0020]所述第六阀孔与所述第三子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子通道还与所述第一泵孔连通,所述第一泵孔用于与增压泵的进水端连通;
[0021]所述第二泵孔与所述第二子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泵孔用于与增压泵的出水端。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还包括第四子通道,所述第一对接进孔与所述第四子通道连通,所述第四子通道与所述第一子通道间隔设置;
[0023]所述板体的板面凸起形成第一凸管部,所述第一凸管部形成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沿所述第四子通道和所述第一子通道的间隔方向延伸;
[0024]所述板体还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四子通道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子通道。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还包括第五子通道,所述第五子通道与所述第二子通道间隔,所述第二对接出孔与所述第五子通道连通;
[0026]所述板体的板面还凸起形成有第二凸管部,所述第二凸管部形成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沿所述第五子通道与所述第二子通道的间隔方向延伸;
[0027]所述板体还形成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五子通道和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四通孔连通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一子通道间隔设置;
[0029]所述板体的板面还凸起形成有第三凸管部,所述第三凸管部形成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沿所述第五通道和所述第一子通道的间隔方向延伸;
[0030]所述板体还形成有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第五通孔连通所述第五通道和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六通孔连通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一子通道。
[003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六通道包括第七子通道和第八子通道;所述板体的板面还开设有第七阀孔和第八阀孔;
[0032]所述第四对接进孔与所述第七子通道连通,所述第七子通道还与所述第七阀孔连通,所述第七阀孔用于与流量调节阀的进水端连通;
[0033]所述第三阀孔与所述第八子通道连通,所述第八子通道还与所述第八阀孔连通,所述第八阀孔用于与流量调节阀的出水端连通。
[0034]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通道包括第九子通道和第十子通道;所述板体还形成有第九阀孔和第十阀孔;
[0035]所述第九子通道与所述第三对接进孔连通,所述第九子通道还与所述第九阀孔连通,所述第九阀孔用于与第四开关阀的进水端连通;
[0036]所述第十子通道与所述纯水出孔连通,所述第十子通道还与所述第十阀孔连通,所述第十阀孔用于与第四开关阀的出水端连通。
[003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通道还包括第十一子通道,所述第十一子通道与所述第三对接进孔连通,所述第十一子通道与所述第九子通道间隔设置;
[0038]所述板体的板面凸起形成有第四凸管部,所述第四凸管部形成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沿所述第九子通道和第十一子通道的间隔方向延伸;
[0039]所述板体还形成有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所述第七通孔连通所述第十一子通道和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八通孔连通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第九子通道。
[004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板体还形成有第七通道;所述板体的板面还形成有第五对接进孔和废水出孔;
[0041]所述第七通道和所述第五对接进孔、所述废水出孔连通,所述第五对接进孔用于与反渗透滤芯的废水端连通,所述废水出孔用于将所述第七通道中的废水引出所述板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形成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所述板体的板面开设有进水孔、第一对接出孔、第一对接进孔、第二对接出孔、第二对接进孔、第三对接出孔、第三对接进孔、纯水出孔、第一阀孔以及第二阀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进水孔、所述第一对接出孔连通,所述进水孔用于将原水引进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对接出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前置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对接进孔、所述第二对接出孔连通,所述第一对接进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前置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对接出孔用于与反渗透滤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对接进孔、所述第三对接出孔连通,所述第二对接进孔用于与反渗透滤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三对接出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后置进水端连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三对接进孔、所述纯水出孔连通,所述第三对接进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后置出水端连通,所述纯水出孔用于将所述第四通道中的纯水引出所述板体外;所述第一阀孔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阀孔用于与第一开关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阀孔连通,所述第二阀孔用于与第一开关阀的出水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内还形成有第六通道;所述板体的板面上还开设有第四对接进孔、第三阀孔和第四阀孔;所述第六通道与所述第四对接进孔、所述第三阀孔连通,所述第四对接进孔用于与复合滤芯的超滤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三阀孔用于与第二开关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四阀孔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阀孔用于与第二开关阀的出水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板体的板面还形成有第五阀孔和第六阀孔;所述第一对接进孔与所述第一子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子通道还与所述第五阀孔连通,所述第五阀孔用于与第三开关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对接出孔与所述第二子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子通道还与所述第六阀孔,所述第六阀孔用于与第三开关阀的出水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还包括第三子通道,所述板体的板面还形成有第一泵孔和第二泵孔;所述第六阀孔与所述第三子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子通道还与所述第一泵孔连通,所述第一泵孔用于与增压泵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泵孔与所述第二子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泵孔用于与增压泵的出水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还包括第四子通道,所述第一对接进孔与所述第四子通道连通,所述第四子通道与所述第一子通道间隔设置;所述板体的板面凸起形成第一凸管部,所述第一凸管部形成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沿所述第四子通道和所述第一子通道的间隔方向延伸;所述板体还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四子通道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子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还包括第五子通道,所述第五子通道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安龚圆杰曾敏炽张涛张兴致周栋范婷何海王佳贝
申请(专利权)人: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