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调节装置及天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949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1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调节装置及天线,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调节天线的俯仰角费时费力的问题。该天线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调节组件和天线固定装置;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摆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摆杆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摆杆的延伸方向设置;外杆上形成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二滑槽和开口,外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第二滑槽沿外杆的延伸方向设置;开口设于外杆的另一端的端面;内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容纳腔中,内杆的另一端通过开口伸出容纳腔,且与天线固定装置连接;第一连接件与内杆连接,且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驱动件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摆杆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摆杆绕其铰接轴旋转。转。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调节装置及天线


[0001]本申请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调节装置及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当出现重大活动、突发事件时,为了保证通信能力,因此需要构建应急通信系统,目前主要是在应急通信车上加装临时天线,用于解决人民群众因重大活动广泛聚集(如大型户外晚会等)或突发事件造成某地域通信中断(如某地区移动天线塔台损坏)等通信异常问题。
[0003]在实际应用时,经常需要调整天线的朝向,以使得天线达到极佳的信号接收效果。目前,通常是通过改变应急通信车的方向或者人工来改变天线的朝向,然而,通过改变应急通信车的方向只能改变天线在水平方向的转角,不能改变天线的俯仰角;而通过人工来改变天线的俯仰角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调节装置及天线,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调节天线的俯仰角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调节组件和天线固定装置;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摆杆、外杆、内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一驱动件。摆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摆杆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摆杆的延伸方向设置;外杆上形成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二滑槽和开口,外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第二滑槽沿外杆的延伸方向设置;开口设于外杆的另一端的端面;内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容纳腔中,内杆的另一端通过开口伸出容纳腔,且与天线固定装置连接;第一连接件与内杆连接,且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驱动件,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摆杆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摆杆绕其铰接轴旋转。/>[0006]本申请中的天线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调节组件和天线固定装置;其中,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摆杆、外杆、内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一驱动件。摆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摆杆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摆杆的延伸方向设置;外杆上形成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二滑槽和开口,外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第一连接件与内杆连接,且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0007]另外,第一驱动件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摆杆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摆杆绕其铰接轴旋转,以带动外杆绕其铰接轴旋转,由于第二滑槽沿外杆的延伸方向设置;开口设于外杆的另一端的端面;内杆的另一端通过开口伸出容纳腔,且与天线固定装置连接。因此,摆杆能够带动外杆沿外杆的铰接轴旋转,设置在外杆的容纳腔内的内杆连同天线固定装置一起旋转。如此,该天线调节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天线的俯仰角,且能够调节天线的高度。
[0008]本申请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通过改变应急通信车的方向改变天线在水平方向的转角以及通过人工来改变天线的朝向,本申请的调节方式更加方便,即仅通过启动第一驱动件即可实现对天线的调节,如此,可以方便工人调节,提高天线调节的便捷性。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杆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外杆处于第一位置时,外杆水平设置,外杆处于第二位置时,外杆竖直设置。如此,当外杆处于第二位置时,当摆杆在第一驱动件的作用下继续摆动,则摆杆通过第一连接件带动内杆向上(即从开口处逐渐伸出)滑动,由于内杆与天线固定装置连接,从而,内杆带动天线固定装置逐渐升高,这样一来,该天线固定装置能够调节天线的高度,方便天线达到极佳的信号接收效果。
[0010]另外,当外杆水平设置时,设置在外杆的容纳腔中的内杆也水平设置,从而可以保证该天线调节装置的高度较低,方便载有该天线调节装置的通信车在限高位置通行。此外,当外杆水平设置时,该天线调节装置的高度较低,方便工人对天线进行安装、拆卸及维护。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限位件和第二连接件,限位件包括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圆弧段和直线段,圆弧段的弧心位于外杆的铰接轴上,直线段位于圆弧段的上方,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连接件与内杆连接,位于第一连接件相对的一侧,外杆还形成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与容纳腔连通,且位于第二滑槽相对的一侧;其中,外杆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连接件配合于第一导向槽的圆弧段内,外杆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连接件配合于第一导向槽的直线弧段内。
[0012]这样一来,外杆在第一连接件的作用下沿圆弧段移动,以调节天线固定装置的高度和俯仰角,当外杆到达第二位置后,内杆在第一连接件的作用下沿直线段移动,以调节天线固定装置的高度。该第二连接件可以在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可以保证外杆与内杆的运动平稳,提高天线调节装置的稳定性。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件包括:立杆、横杆和圆弧杆,立杆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的直线段;横杆水平设置在底座上,与立杆连接;圆弧杆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的圆弧段;圆弧杆的一端与横杆连接,另一端与立杆连接。如此,通过设置立杆、横杆和圆弧杆,以使第二连接件可以在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可以保证外杆与内杆的运动平稳,提高天线调节装置的稳定性。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横杆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与第一导向槽的圆弧段连通,且第二导向槽沿圆弧段的延伸方向设置。这样一来,第二连接件可以在移动至第二导向槽,以使外杆移动至第一位置,外杆水平设置。如此,该天线调节装置的高度较低,方便工人对天线进行安装、拆卸及维护。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支撑座,设置在底座与横杆之间,用于支撑限位件。如此,以保证第一连接件能够沿预定的运动轨迹运行。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转盘和第一连杆,所述转盘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摆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摆杆和所述底座的铰接轴之间。如此,以确保摆杆能够绕其与底座的铰接轴旋转,从而带动外杆沿其与底座的铰接轴旋转。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座包括:支撑件和蜗轮,蜗轮绕其轴向可转动设置在支撑件上,且第一调节组件设置在蜗轮上;天线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该第二调节组件包括:蜗杆和第二驱动件,蜗杆与蜗轮啮合;第二驱动件与蜗杆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蜗杆绕其轴向转动,以带动蜗轮绕其轴向转动。
[0018]从而,在启动第二驱动件后,第二驱动件带动蜗杆绕其轴向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从而带动蜗轮绕其轴向转动。由于第一调节组件设置在蜗轮上方,那么,设置在第一调节组件上方的天线固定装置也位于蜗轮的上方。从而,通过使蜗轮绕其轴向转动可以调节天线固定装置的水平方向的朝向,从而调节天线在水平方向上的朝向。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三调节组件;所述第三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三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水平设置且与内杆连接;螺纹杆,绕其轴向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之间;滑块,设置在所述螺纹杆上;第二连杆,所述天线固定装置的一端与内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调节组件和天线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摆杆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摆杆的延伸方向设置;外杆,形成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滑槽和开口,所述外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外杆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外杆的另一端的端面;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内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且与所述天线固定装置连接;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内杆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摆杆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摆杆绕其铰接轴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外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外杆水平设置,所述外杆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外杆竖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圆弧段和直线段,所述圆弧段的弧心位于所述外杆的铰接轴上,所述直线段位于所述圆弧段的上方,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内杆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的一侧,所述外杆还形成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的一侧;其中,所述外杆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所述圆弧段内,所述外杆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所述直线弧段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直线段;横杆,所述横杆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立杆连接;圆弧杆,所述圆弧杆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圆弧段;所述圆弧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杆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华黎宏曦崔春谭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