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923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包括对称的设置于金属卷材两侧的刮磨机构,所述刮磨机构包括支架;伸缩机构,设置于支架上,以朝向金属卷材方向伸缩;压力气囊,连接于伸缩机构上;柔性垫板,设置于所述压力气囊下方,并被所述压力气囊所覆压;若干组的刮磨杆组,阵列分布且所述柔性垫板覆压于刮磨杆组上,以将压力气囊的作用力均匀传递到刮磨杆组上;支撑板,设置于金属卷材一侧,刮磨杆组穿过支撑板后抵接在金属卷材表面。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磨损不一的刮杆能够以相同的压力作用在金属卷材上,从而使得金属卷材表面得到均匀的刮磨处理,保证了氧化皮的处理效率,避免出现部分氧化皮因为刮杆无法接触而得不到及时处理的情况出现。处理的情况出现。处理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磨设备,特别是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卷材通常是通过金属板材轧制而成,而现有的轧制工艺一般可以分为冷轧和热轧两种。其中,热轧因其加工便捷而被更广范围的应用。
[0003]但是,热轧工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一就是热轧过程中,金属一直处于高温状态并暴露于空气中,这就导致金属表面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形成氧化皮,该部分氧化皮如果不及时去除就会影响金属卷材的成型质量。
[0004]现有的金属卷材表面处理主要通过无酸化处理实现,而无酸化处理中,刮磨作为一个起始步骤,其处理效果的还坏直接决定了后续打磨、抛光时设备的工作强度。
[0005]现有的刮磨方式通常是使一对表面分布突出物的辊轴在金属卷材的上、下表面滚动,通过刮、磨的方式将金属卷材表面的氧化皮刮磨掉。然而,金属卷材表面的氧化皮分布并不均匀,这就导致,辊轴表面各部位的凸起的磨损程度会出现差异,时间久了之后,各区域的凸起的凸出程度会变得不一致,则此时部分凸起与金属卷材之间将存在一定的间隙,且该间隙无法通过调整辊轴位置进行改善,从而导致总有部分凸起无法与金属卷材表面实现有效接触,氧化皮的刮磨效果大大降低,而金属卷材表面的氧化皮在初始处理后如果留存过多,则会极大的加重后续打磨、抛光设备的工作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以便进行了长时间的刮磨工作后,仍能够维持各工作部与金属卷材表面的有效接触,保证氧化皮的去除效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包括对称的设置于金属卷材两侧的刮磨机构,所述刮磨机构包括
[0009]支架;
[0010]伸缩机构,设置于支架上,以朝向金属卷材方向伸缩;
[0011]压力气囊,连接于伸缩机构上;
[0012]柔性垫板,设置于所述压力气囊下方,并被所述压力气囊所覆压;
[0013]若干组的刮磨杆组,阵列分布且所述柔性垫板覆压于刮磨杆组上,以将压力气囊的作用力均匀传递到刮磨杆组上;
[0014]支撑板,设置于金属卷材一侧,所述刮磨杆组穿过支撑板后抵接在金属卷材表面。
[0015]优选的,所述刮磨杆组包括于支撑板背向金属卷材一侧表面设置的管套,所述管套中具有阻力的插接有一根刮杆,所述刮杆一端滑动配合的穿过支撑板设置,所述管套中还滑动配合的插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插入至管套中后抵接于刮杆端面上,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自由的抵接于柔性垫板上。
[0016]优选的,所述管套包括若干同轴重叠的夹环,所述夹环由至少两个中心对称设置的半环拼合而成,所述刮杆具有阻力的插入至夹环中,所述夹环外部环设凹槽,所述凹槽中箍设有一圈预紧弹性圈,所述重叠的夹环外部箍紧的套设有一个约束套。
[0017]优选的,所述半环的两端分别开设定位槽,所述约束套的两端设置能够卡入定位槽中的卡块。
[0018]优选的,所述约束套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半管,所述半管的边缘设置轴向延伸的翼边,所述以便上开设插槽,所述的两个半管对合后,两条卡条滑插于所述插槽中。
[0019]优选的,所述约束套的外部设置挡环,所述约束套上套设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支撑板上,另一端抵接于挡环上。
[0020]优选的,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上嵌设若干与所述顶杆一一对应的顶套,所述顶套呈碗状,所述顶杆的端部自由的插设于顶套中。
[0021]优选的,所述支架上均布与支撑板驱动连接的第一伸缩缸,以驱使支撑板靠近或者远离金属卷材表面。
[0022]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支架上的第二伸缩缸,所述第二伸缩缸驱动连接约束框,所述压力气囊设置于所述约束框中并露出5~8cm部分覆压于柔性垫板上,所述约束框上还设置有测量压力气囊内压力的压力检测器。
[0023]优选的,所述刮磨机构侧旁还设置有风排,所述风排位于两台刮磨机构之间,以将刮磨下的氧化皮吹去。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方案中如果刮磨杆组因为磨损不同而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则具有形变能力的压力气囊任然能够通过自身形变后以均匀的压力作用在具有高低的负压在刮磨杆组上的柔性垫板上,并通过柔性垫板的传递实现对每一组刮磨杆组的恒压力顶压,保证每一组刮磨杆组在刮磨氧化皮时都能够有效的作用在金属卷材表面,保证了氧化皮去除装置的工作效果。
[0026]2.刮杆具有阻力的插入到管套中,以使得管套对刮杆施加一个较强的约束力,防止刮杆因为受到来自顶杆的顶压而发生弯折,同时顶杆插在管套中,能够保证顶杆与刮杆二者不至于发生错开的情况。
[0027]3.管套由具有阻力的夹持在刮杆上的夹环以及对夹环实施约束的约束套组成,其中夹环采用拼合机构,以方便夹环套设在刮杆上,而约束套则是起到约束夹环的作用,保证夹环的稳定,不至于出现受压散开的情况。
[0028]4.设置定位槽与卡块的作用在于当两端的卡块分别进入所对应的定位槽中后,即表示所有夹环均首尾相连的重叠在一起,不存在间隙,而夹环之间间隙的存在容易导致刮杆在间隙处发生弯曲,因此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刮杆弯曲的概率。
[0029]5.约束套采用两个半管拼合而成的作用在于方便将夹环置于约束套中。
[0030]6.复位弹簧的作用在于,当压力气囊后撤后,复位弹簧可以将刮磨杆组顶离支撑板,以使得穿过支撑板的刮杆缩回支撑板中,则此时进行金属卷材的重新穿引时,金属卷材不会与刮磨杆组发生摩擦,减少金属卷材重新布置时受到的阻力。
[0031]7.柔性垫板上设置顶套的目的在于减少刮磨杆组队柔性垫板的磨损,延长柔性垫
板的使用寿命。同时,顶杆自由的插在顶套中,能够有效的降低顶杆与柔性垫板之间的阻滞杆,方便柔性垫板变形以适应因为磨损不同而导致的高低起伏的刮磨杆组。
[0032]8.支撑板与支架之间用第一伸缩缸实现驱动连接,当金属卷材厚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第一伸缩缸的伸缩,以调节支撑板与金属卷材之间的间距,使支撑板与金属卷材之间的间距始终维持再一个定值,以保证刮杆不会伸出过长而容易因为受到金属卷材刮磨而发生弯折,也不会因为伸出过短而导致支撑板与金属卷材表面的氧化皮发生摩擦。
[0033]9.使用约束框以及压力检测器,以实现对压力气囊膨胀方向的更好控制以及作用在柔性垫板上压力的精准控制,进而实现对刮杆作用在金属卷材表面压力的精准控制。
[0034]10.风排能够将挂下的氧化皮及时吹离,避免氧化皮滞留而与刮杆形成额外的摩擦,进而达到延长刮杆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刮磨机构的爆炸图;
[0037]图3是刮磨机构的剖视图;
[0038]图4是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的设置于金属卷材两侧的刮磨机构(1000),所述刮磨机构(1000)包括支架(1100);伸缩机构(1200),设置于支架(1100)上,以朝向金属卷材方向伸缩;压力气囊(1300),连接于伸缩机构(1200)上;柔性垫板(1400),设置于所述压力气囊(1300)下方,并被所述压力气囊(1300)所覆压;若干组的刮磨杆组(1500),阵列分布且所述柔性垫板(1400)覆压于刮磨杆组(1500)上,以将压力气囊(1300)的作用力均匀传递到刮磨杆组(1500)上;支撑板(1700),设置于金属卷材一侧,所述刮磨杆组(1500)穿过支撑板(1700)后抵接在金属卷材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磨杆组(1500)包括于支撑板(1700)背向金属卷材一侧表面设置的管套(1560),所述管套(1560)中具有阻力的插接有一根刮杆(1550),所述刮杆(1550)一端滑动配合的穿过支撑板(1700)设置,所述管套(1560)中还滑动配合的插接有顶杆(1510),所述顶杆(1510)的一端插入至管套(1560)中后抵接于刮杆(1550)端面上,所述顶杆(1510)的另一端自由的抵接于柔性垫板(1400)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560)包括若干同轴重叠的夹环(1520),所述夹环(1520)由至少两个中心对称设置的半环(1522)拼合而成,所述刮杆(1550)具有阻力的插入至夹环(1520)中,所述夹环(1520)外部环设凹槽(1523),所述凹槽(1523)中箍设有一圈预紧弹性圈(1521),所述重叠的夹环(1520)外部箍紧的套设有一个约束套(153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卷材表面氧化皮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1522)的两端分别开设定位槽(1524),所述约束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伟沈浩蔡建章曹红霞蔡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坤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