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901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连接结构包括主体结构框架单元,与主体结构框架单元刚性连接的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减震单元,焊接于梁柱两侧节点板上的T型连接板,砌筑于框架单元内的填充墙,以及填塞于屈曲约束支撑两侧及节点板相关范围中的柔性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屈曲约束支撑工作单元与填充墙单元巧妙隔开,通过柔性连接的方式,确保屈曲约束支撑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和变形,有效保护主体结构;对BRB及梁柱节点板的力学性能发挥不产生影响和变形阻碍,且能够有效避免连接钢构件热胀冷缩变形对填充墙的不利影响,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保证地震下减震效果得以充分发挥。证地震下减震效果得以充分发挥。证地震下减震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减震屈曲约束支撑领域,尤其是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屈曲约束支撑(简称BRB)作为最成熟的消能减震产品之一,以其优异且稳定的力学性能,在各类结构形式中日趋常见。屈曲约束支撑常规的布置形式有人字撑、V字撑及单斜撑三种,在建筑平面中,可将其嵌入填充墙布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对建筑使用功能以及美观上的不利影响。然而由于目前缺乏较为完善的消能减震施工规范或图集,在实际施工安装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对这类新技术的工作原理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其采用了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及构造做法,填充墙砌筑方式及位置不当,使得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形成了刚性连接体系,限制了屈曲约束支撑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空间,进而影响了消能减震作用的有效发挥,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将屈曲约束支撑工作单元与填充墙单元巧妙隔开,通过柔性连接的方式,确保屈曲约束支撑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和变形,有效保护主体结构。
[0004]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主体框架单元、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减震单元、T型连接板、砌体填充墙以及柔性材料;
[0005]所述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减震单元与主体框架单元刚性连接;所述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减震单元包括与主体框架单元的连接节点相连的梁柱节点板以及与梁柱节点板相连的屈曲约束支撑;
[0006]所述T型连接板焊接于所述梁柱节点板上;
[0007]所述砌体填充墙砌筑于主体框架框架单元内;
[0008]所述柔性材料填塞于屈曲约束支撑两侧以及梁柱节点板与T型连接板的空腔处。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单元由框架梁和框架柱组成。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T型连接板为四套,分别设于上下两侧梁柱节点板的两侧,且与梁柱节点板封边板表面通过角焊缝连接。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砌体填充墙与所述T型连接板以及所述柔性材料紧密连接。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砌体填充墙与柔性材料以及其他钢构件两侧均采用硅酮密封胶进行封口。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材料为柔性保温隔热材料,填充宽度与所述砌体填充墙厚度相同。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材料为岩棉板、聚苯乙烯泡沫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1)在主体结构完工后二次结构砌筑前,将相关减震产品及连接构件吊装至对应安装位置;
[0017]2)定位及安装两侧梁柱梁柱节点板:先点焊临时固定并测量确认两端安装距离,确保梁柱节点板平面内及平面外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0018]3)采用手拉葫芦吊装屈曲约束支撑,葫芦吊通过吊索与屈曲约束支撑上的吊耳固定,吊装过程中,屈曲约束支撑设有吊耳的面保持朝上,校正无误后,将屈曲约束支撑端头与两侧梁柱节点板进行点焊临时固定并对位;
[0019]4)确认屈曲约束支撑与梁柱节点板的安装定位及方向无误后,进行相应焊接位置的满焊固定,确保焊接质量满足相关设计要求;
[0020]5)在梁柱节点板顶部及侧面封边板上现场焊接T型连接板;
[0021]6)在梁柱节点板两侧T型连接板及屈曲约束支撑两侧空腔处粘贴柔性材料;
[0022]7)砌筑上下侧填充墙,将上下侧填充墙与钢构件接触处的两侧均采用硅酮密封胶进行封口。
[0023]更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相关减震产品及连接构件采用垂直运输及水平运输方式进行吊装。
[0024]更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柔性材料最薄位置厚度不小于100mm,为岩棉板、聚苯乙烯泡沫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6]1)本专利技术将屈曲约束支撑工作单元与填充墙单元巧妙隔开,通过柔性连接的方式,确保屈曲约束支撑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和变形,有效保护主体结构;
[0027]2)本专利技术能够确保填充墙与BRB整体形成柔性连接结构,对BRB及梁柱节点板的力学性能发挥不产生影响和变形阻碍,且能够有效避免连接钢构件热胀冷缩变形对填充墙的不利影响,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保证地震下减震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柔性连接结构结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柔性连接结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柔性连接结构中的梁柱节点板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柔性连接结构中的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柔性连接结构中的T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请参阅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主体框架单元、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减震单元、T型连接板3、砌体填充墙4以及柔性材料5;
[0035]所述主体框架单元由框架梁11和框架柱12组成;所述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减震单元
与主体框架单元刚性连接;所述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减震单元包括与主体框架单元的连接节点相连的梁柱节点板21以及与梁柱节点板21相连的屈曲约束支撑22;
[0036]所述T型连接板焊接于所述梁柱节点板上;所述砌体填充墙4砌筑于主体框架框架单元内;所述柔性材料5填塞于屈曲约束支撑22两侧以及梁柱节点板与T型连接板的空腔处。
[0037]所述T型连接板3为四套,分别设于上下两侧梁柱节点板21的两侧,且与梁柱节点板21封边板表面通过角焊缝连接。所述砌体填充墙4与所述T型连接板3以及所述柔性材料5紧密连接。所述砌体填充墙4与柔性材料5以及其他钢构件两侧均采用硅酮密封胶进行封口。所述柔性材料5为柔性保温隔热材料,填充宽度与所述砌体填充墙4厚度相同。所述柔性材料最薄位置厚度不小于100mm,为岩棉板。
[003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1)在主体结构完工后二次结构砌筑前,将相关减震产品及连接构件采用垂直运输及水平运输方式吊装至对应安装位置;
[0040]2)定位及安装两侧梁柱梁柱节点板21:先点焊临时固定并测量确认两端安装距离,确保梁柱节点板21平面内及平面外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0041]3)采用手拉葫芦吊装屈曲约束支撑22,葫芦吊通过吊索与屈曲约束支撑22上的吊耳固定,吊装过程中,屈曲约束支撑22设有吊耳的面保持朝上,校正无误后,将屈曲约束支撑22端头与两侧梁柱节点板21进行点焊临时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单元、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减震单元、T型连接板、砌体填充墙以及柔性材料;所述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减震单元与主体框架单元刚性连接;所述屈曲约束支撑耗能减震单元包括与主体框架单元的连接节点相连的梁柱节点板以及与梁柱节点板相连的屈曲约束支撑;所述T型连接板焊接于所述梁柱节点板上;所述砌体填充墙砌筑于主体框架框架单元内;所述柔性材料填塞于屈曲约束支撑两侧以及梁柱节点板与T型连接板的空腔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单元由框架梁和框架柱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连接板为四套,分别设于上下两侧梁柱节点板的两侧,且与梁柱节点板封边板表面通过角焊缝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填充墙与所述T型连接板以及所述柔性材料紧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填充墙与柔性材料以及其他钢构件两侧均采用硅酮密封胶进行封口。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填充墙的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柔性保温隔热材料,填充宽度与所述砌体填充墙厚度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缪宇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科建筑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