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流程管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89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6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流程管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将区块链技术和门限签名技术应用于流程审核,可应用于环境治理场景。应用于区块链网络中每个审核节点的方法包括:接收管理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流程的秘钥信息组;将该秘钥信息组存储于区块链网络的账本中,并生成审批通知;接收用户对审批触发事件进行审批的审批结果;根据审批所针对的流程、审批账号信息、该审批结果和与当前节点的审批账号对应的匹配目标秘钥,生成审批信息;基于该审批信息向该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发起提交请求;该智能合约根据该账本中存储的该秘钥信息组,对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该审批触发事件的响应结果。应结果。应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流程管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区块链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流程管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流程审批的环节中,通常流程审批方集中于单一主体,该主体的权利过大,并且通常该主体只要依据账号和密码登录审批系统便能享有对应的审批权限。例如,在环境治理领域,决策权集中在单一的管理者手中,只要管理者通过账号进行登录并审批通过后即可。
[0003]然而,在实现本公开技术构思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审批系统仅通过账号密码的方式进行登录验证,如果流程审批方的账号密码被第三方盗用/冒用的话,第三方完全可以行使审批权限,导致出现问题后审批系统难以追溯责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流程管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流程管控的方法。上述方法应用于审批节点,多个审批节点构成一个区块链网络,针对每个审批节点,上述方法包括:接收管理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流程的秘钥信息组;将上述秘钥信息组存储于上述区块链网络的账本中,并生成审批通知;其中上述审批通知用于提示对上述目标流程的审批触发事件进行审批;接收用户对上述审批触发事件进行审批的审批结果;根据审批所针对的流程、审批账号信息、上述审批结果和与当前节点的审批账号对应的匹配目标秘钥,生成审批信息;基于上述审批信息向上述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发起提交请求;上述智能合约根据上述账本中存储的上述秘钥信息组,对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上述审批触发事件的响应结果。
[000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秘钥信息组包括:目标流程的流程标识,与上述目标流程对应的初始秘钥信息和审批账号的账号标识,以及根据上述初始秘钥信息生成的与上述审批账号对应的目标秘钥;上述目标秘钥是基于门限签名算法,根据上述审批账号的账号标识、账号总个数和目标门限阈值信息,对上述初始秘钥信息进行拆分处理得到的;其中上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用于限定上述审批触发事件的最低批准个数。
[000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上述账本中存储的上述秘钥信息组,对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上述审批触发事件的响应结果,包括:在接收到的审批信息的个数超过上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存储的秘钥信息组,对已有的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上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的综合验证结果;在上述综合验证结果为有效且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审批
触发事件,对上述目标流程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处理成功的情况下,生成关于上述审批触发事件审批通过的响应结果;在上述综合验证结果为有效且验证不通过的情况下,生成关于上述审批触发事件审批不通过的响应结果,并提示审批不通过的原因;在上述综合验证结果为无效的情况下,将已经接收到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存储,并继续接收待验证审批信息,并对继续接收到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验证,生成关于上述审批触发事件处于审批过程中的响应结果。
[000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上述待验证审批信息包括:审批所针对的流程、待验证节点的审批账号信息、待验证秘钥和待验证节点的审批结果。根据存储的秘钥信息组,对已有的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上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的综合验证结果,包括:确定上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中每个待验证节点的审批所针对的流程、待验证节点的审批账号信息和待验证秘钥之间的对应关系与上述秘钥信息组是否匹配;针对每个待验证节点,在当前待验证节点的上述对应关系与上述秘钥信息组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当前待验证节点的待验证秘钥为已验证秘钥,并标记上述当前待验证节点的审批结果为有效状态;确定已有的待验证节点中处于有效状态的审批结果的个数是否超过上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在上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中处于有效状态的审批结果的个数超过上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审批结果为通过和不通过进行分类,对有效状态的审批结果为同一类所对应的所有已验证秘钥进行聚合处理,得到整合秘钥信息;确定上述整合秘钥信息与上述初始秘钥信息是否一致;在上述整合秘钥信息与上述初始秘钥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综合验证结果为有效且验证通过;在上述整合秘钥信息与上述初始秘钥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综合验证结果为有效且验证不通过。
[000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上述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根据存储的秘钥信息组,对已有的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上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的综合验证结果,还包括:针对每个待验证节点,在当前待验证节点的上述对应关系与上述秘钥信息组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上述当前待验证节点的待验证秘钥为验证不通过秘钥,并标记上述当前待验证节点的审批结果为无效状态;在上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中处于有效状态的审批结果的个数小于上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的情况下,确定综合验证结果为无效。
[0010]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例,在上述基于上述审批信息向上述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发起提交请求之后,还包括:上述智能合约根据发起提交请求的节点携带的秘钥信息与上述账本中存储的上述秘钥信息组是否匹配,得到接受或拒绝上述提交请求的提交结果。其中,当上述提交请求的节点携带的秘钥信息与上述秘钥信息组匹配时,上述智能合约接受上述提交请求;当上述提交请求的节点携带的秘钥信息与上述秘钥信息组不匹配时,上述智能合约拒绝上述提交请求。
[00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上述另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待验证审批信息包括:已验证秘钥和待验证节点的审批结果。根据存储的秘钥信息组,对已有的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上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的综合验证结果,包括:确定已有的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审批结果的个数是否超过上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在上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审批结果的个数超过上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审批结果为通过和不通过进行分类,对上述审批结果为同一类所对应的所有待验证节点的
已验证秘钥进行聚合处理,得到整合秘钥信息;确定上述整合秘钥信息与上述初始秘钥信息是否一致;在上述整合秘钥信息与上述初始秘钥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综合验证结果为有效且验证通过;在上述整合秘钥信息与上述初始秘钥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综合验证结果为有效且验证不通过;在上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中处于有效状态的审批结果的个数小于上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的情况下,确定综合验证结果为无效。
[00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将上述提交请求和上述响应结果均存储于上述账本中。
[0013]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程管控的方法。上述方法应用于管理端,上述管理端与包含多个审核节点的区块链网络通信连接。上述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发生针对目标流程的审批触发事件;获取与上述目标流程的审批触发事件对应的审批账号的账号标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流程管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审批节点,多个所述审批节点构成一个区块链网络,针对每个审批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管理端发送的针对目标流程的秘钥信息组;将所述秘钥信息组存储于所述区块链网络的账本中,并生成审批通知;其中所述审批通知用于提示对所述目标流程的审批触发事件进行审批;接收用户对所述审批触发事件进行审批的审批结果;根据审批所针对的流程、审批账号信息、所述审批结果和与当前节点的审批账号对应的匹配目标秘钥,生成审批信息;基于所述审批信息向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发起提交请求;所述智能合约根据所述账本中存储的所述秘钥信息组,对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所述审批触发事件的响应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秘钥信息组包括:所述目标流程的流程标识,与所述目标流程对应的初始秘钥信息和审批账号的账号标识,以及根据所述初始秘钥信息生成的与所述审批账号对应的目标秘钥所述目标秘钥是基于门限签名算法,根据所述审批账号的账号标识、账号总个数和目标门限阈值信息,对所述初始秘钥信息进行拆分处理得到的;其中所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用于限定所述审批触发事件的最低批准个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账本中存储的所述秘钥信息组,对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所述审批触发事件的响应结果,包括:在接收到的审批信息的个数超过所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存储的秘钥信息组,对已有的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所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的综合验证结果;在所述综合验证结果为有效且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审批触发事件,对所述目标流程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处理成功的情况下,生成关于所述审批触发事件审批通过的响应结果;在所述综合验证结果为有效且验证不通过的情况下,生成关于所述审批触发事件审批不通过的响应结果,并提示审批不通过的原因;在所述综合验证结果为无效的情况下,将已经接收到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存储,并继续接收待验证审批信息,并对继续接收到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验证,生成关于所述审批触发事件处于审批过程中的响应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验证审批信息包括:审批所针对的流程、待验证节点的审批账号信息、待验证秘钥和待验证节点的审批结果;所述根据存储的秘钥信息组,对已有的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所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的综合验证结果,包括:确定所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中每个待验证节点的审批所针对的流程、待验证节点的审批账号信息和待验证秘钥之间的对应关系与所述秘钥信息组是否匹配;针对每个待验证节点,在当前待验证节点的所述对应关系与所述秘钥信息组匹配的情
况下,确定所述当前待验证节点的待验证秘钥为已验证秘钥,并标记所述当前待验证节点的审批结果为有效状态;确定已有的待验证节点中处于有效状态的审批结果的个数是否超过所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在所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中处于有效状态的审批结果的个数超过所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审批结果为通过和不通过进行分类,对有效状态的审批结果为同一类所对应的所有已验证秘钥进行聚合处理,得到整合秘钥信息;确定所述整合秘钥信息与所述初始秘钥信息是否一致;在所述整合秘钥信息与所述初始秘钥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综合验证结果为有效且验证通过;在所述整合秘钥信息与所述初始秘钥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确定综合验证结果为有效且验证不通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存储的秘钥信息组,对已有的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审批信息进行门限签名验证,得到针对所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的综合验证结果,还包括:针对每个待验证节点,在当前待验证节点的所述对应关系与所述秘钥信息组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待验证节点的待验证秘钥为验证不通过秘钥,并标记所述当前待验证节点的审批结果为无效状态;在所述已有的待验证节点中处于有效状态的审批结果的个数小于所述目标门限阈值信息的情况下,确定综合验证结果为无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审批信息向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合约发起提交请求之后,还包括:所述智能合约根据发起提交请求的节点携带的秘钥信息与所述账本中存储的所述秘钥信息组是否匹配,得到接受或拒绝所述提交请求的提交结果;其中,当所述提交请求的节点携带的秘钥信息与所述秘钥信息组匹配时,所述智能合约接受所述提交请求;当所述提交请求的节点携带的秘钥信息与所述秘钥信息组不匹配时,所述智能合约拒绝所述提交请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验证审批信息包括:已验证秘钥和待验证节点的审批结果;所述根据存储的秘钥信息组,对已有的待验证节点提交的待验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宝成王义王海龙赵铭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