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采集方法及可穿戴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91889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采集方法及可穿戴设备,可以及时确定可穿戴设备是否存在卡顿,并在存在卡顿时获取可穿戴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便于分析可穿戴设备发生卡顿的原因。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显示屏切换用户界面;在显示屏切换用户界面的过程中,检测是否存在丢帧现象;若存在丢帧现象,确定连续丢帧数量;若连续丢帧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取可穿戴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行状态信息。行状态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息采集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信息采集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可穿戴设备是一种集成有各类识别技术、传感技术、云服务等交互技术的设备。可穿戴设备作为一种便携设备,可为用户提供生活娱乐、人体监测等功能。目前,用户在使用可穿戴设备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界面滑动不流畅、界面上下左右滑动抖动等卡顿现象,这些现象都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说明可穿戴设备的流畅度有待提高。可见,性能优化是可穿戴设备必须考虑的问题。
[0003]目前,可穿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日志,技术人员可通过解析日志来判断可穿戴设备是否发生卡顿以及发生卡顿的原因,并以此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性能优化。但这种方法无法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可穿戴设备是否发生卡顿,也可能无法定位发生卡顿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采集方法及可穿戴设备,可以及时确定可穿戴设备是否存在卡顿,并在存在卡顿时获取可穿戴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便于分析可穿戴设备发生卡顿的原因。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采集方法,应用于包括显示屏的可穿戴设备,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显示屏切换用户界面;在显示屏切换用户界面的过程中,检测是否存在丢帧现象;若存在丢帧现象,确定连续丢帧数量;若连续丢帧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取可穿戴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
[0007]由于在显示屏切换用户界面的过程中,显示屏才可能出现丢帧的情况。因此在显示屏切换用户界面的过程中检测是否存在丢帧现象,既能够检测丢帧现象是否存在,又可以避免实时可穿戴设备实时检测导致的资源浪费。另外,当连续丢帧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用户可明显感受到卡顿,此时获取可穿戴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便于技术人员分析可穿戴设备发生卡顿的原因。
[0008]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检测是否存在丢帧现象,包括:监测显示屏的刷新时间,其中,刷新时间包括第一刷新时间及第二刷新时间,第一刷新时间为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帧的时间,第二刷新时间为显示屏显示第二图像帧的时间,第一图像帧与第二图像帧分别为显示屏显示的前后两个相邻的图像帧;计算第一刷新时间与第二刷新时间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为显示屏显示第二图像帧所使用的时间;若时间间隔大于预设周期,确定存在丢帧现象,预设周期为显示屏的刷新率的倒数。
[0009]也即,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监测显示屏的刷新时间来判断是否存在丢帧现象。其中,若显示屏显示某个图像帧(例如,第二图像帧)的时间(例如,第一刷新时间与第二刷新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周期,则可以表明可穿戴设备存在丢帧现象。
[0010]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确定连续丢帧数量,包括:根据预设周期、第一刷新时间及第二刷新时间,得到第一数值,第一数值为显示屏从第一刷新时间至第二刷新时间期间,理论上显示的图像帧的数量;确定第二数值,第二数值为显示屏从第一刷新时间至第二刷新时间期间,实际显示的图像帧的数量;根据第一数值及第二数值得到连续丢帧数量。
[0011]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确定连续丢帧数量,包括:根据时间间隔及预设周期确定连续丢帧数量;其中,连续丢帧数量、时间间隔及预设周期满足算式:
[0012]D=[T/T
set
]‑1[0013]其中,D为连续丢帧数量,T为时间间隔,T
set
为预设周期。[T/T
set
]是对T/T
set
进行向上取整。
[0014]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获取可穿戴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包括:获取可穿戴设备在目标时间区间内的运行状态信息,其中,可穿戴设备在目标时间区间内存在丢帧现象。可以理解地,仅获取可穿戴设备在存在丢帧现象的目标时间区间内的运行状态信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运行状态信息的数量,节省存储空间,还可以减少无效数据(即与卡顿现象无关的数据)。
[0015]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目标时间区间为第一时间至第二刷新时间,第一时间为从第一刷新时间向前推第一时间间隔得到的时间。
[0016]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目标时间区间为第一时间至第二时间,第一时间为第一刷新时间与第一预设时间的差值,第二时间为从第二刷新时间向后推第二时间间隔得到的时间。
[0017]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运行状态信息包括任务执行信息、CPU运行信息、堆栈信息及内存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0018]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缓存空间,方法还包括:将运行状态信息存入缓存空间。也即,可穿戴设备可以为运行状态信息开辟专门的缓存空间(缓存区),避免该运行状态信息被其他信息所覆盖。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002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上运行时,使得该可穿戴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0021]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0022]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上述芯片系统可以应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存储器的可穿戴设备。该接口电路用于从可穿戴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接收到的信号,该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0023]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及第五方面所述的芯片系统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4]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界面图;
[0025]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界面图;
[0026]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显示图像的软件处理流程图;
[0027]图2B为图2A中软件处理流程中的延迟示意图;
[002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0030]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丢帧情况示意图;
[0031]图5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显示屏的可穿戴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触发所述显示屏切换用户界面;在所述显示屏切换用户界面的过程中,检测是否存在丢帧现象;若存在丢帧现象,确定连续丢帧数量;若所述连续丢帧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否存在丢帧现象,包括:监测所述显示屏的刷新时间,其中,所述刷新时间包括第一刷新时间及第二刷新时间,所述第一刷新时间为所述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帧的时间,所述第二刷新时间为所述显示屏显示第二图像帧的时间,所述第一图像帧与所述第二图像帧分别为所述显示屏显示的前后两个相邻的图像帧;计算所述第一刷新时间与所述第二刷新时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为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二图像帧所使用的时间;若所述时间间隔大于预设周期,确定存在丢帧现象,所述预设周期为所述显示屏的刷新率的倒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连续丢帧数量,包括:根据预设周期、所述第一刷新时间及所述第二刷新时间,得到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显示屏从所述第一刷新时间至所述第二刷新时间期间,理论上显示的图像帧的数量;确定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为所述显示屏从所述第一刷新时间至所述第二刷新时间期间,实际显示的图像帧的数量;根据所述第一数值及所述第二数值得到所述连续丢帧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连续丢帧数量,包括: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及所述预设周期确定连续丢帧数量;其中,所述连续丢帧数量、所述时间间隔及所述预设周期满足算式:D=[T/T
set
]

1其中,D为所述连续丢帧数量,T为所述时间间隔,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刘亚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