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计量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1888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计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体计量方法,该计量方法在气体计量系统中实施,该计量系统包括:气体发生单元;计量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通的计量机构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计量机构之间用于使相邻所述计量机构交替工作的阀机构;和安装控制程序的计算机,所述控制程序通过所述计算机协调所述气体发生单元和所述计量单元;所述气体计量方法包括先测漏,再测量膨胀补偿,然后进行正式实验,并进行温压补偿;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化程度高,能够避免现有技术测量系统间歇接收气体导致系统憋压的问题,且能够适应不同气体流量的计量,尤其在微量气体的实验室精确计量领域,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计量精确、智能化程度高等优势。智能化程度高等优势。智能化程度高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计量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计量
,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体计量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室经常需要测定某种反应生成的少量气体的量,而少量气体的流量特别难测量,一方面因为玻璃器皿出来的气体往往没有压力或压力极低,另一方面因为气量很小,流速又极低,没有合适的小量程流量计能与之配套。各种原因导致生成的气体流量测不准,带来附加误差,给实验效果评价带来很大干扰和不确定性,故实验室玻璃器皿内生成气体的微量流量的精确测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
[0003]CO2捕集工艺研发过程就涉及这么一个难题,CO2捕集工艺一个关键的评价内容是吸收富液CO2再生性能的考察。主要内容是通过将吸收富液进行加热再生,使得溶液中的CO2解吸出来。通过准确计量CO2气体的体积流量,分析不同再生温度下吸收富液的再生效果,确定吸收溶剂的优化配方及实验条件。该实验目前采用的流量测量方法的数据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气体流量测量不准确且操作麻烦费力,给实验效果评价带来干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量方法在气体计量系统中实施,该计量系统包括:气体发生单元,用于产生气体;计量单元,该计量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计量机构,用于交替计量来自所述气体发生单元的气体,每个所述计量机构设置用于容纳气体的容器(2),所述容器(2)内壁滑动设置活塞(4),所述活塞(4)的活塞杠固定连接设置在丝杠上的滑块,所述丝杠连接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驱动所述活塞(4)使所述容器(2)对气体进行收集和排出;每个所述容器(2)顶端设置进气管(1),所述进气管(1)连通导气管(9),所述导气管(9)管路上设置压力检测器(11),每个所述进气管(1)设置进气阀(8),其中,相邻所述计量机构的所述进气管(1)通过设置出气口(3)的出气管(7)连通,所述出气口(3)两侧的出气管管路设置用于控制相邻所述计量机构计量后的气体交替各自排出的出气阀(6);安装控制程序的计算机(12),所述计算机(12)电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10)、每台所述伺服电机(5)、每个所述出气阀(6)和每个所述进气阀(8);将所述计量单元相邻所述计量机构编号为:第一计量机构包括第一容器、第一活塞、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阀、第一出气阀;第二计量机构包括第二容器、第二活塞、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进气阀、第二出气阀;所述气体计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所述计量系统进行测漏;2)所述气体发生单元生成气体;3)打开第一进气阀并转动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活塞抽吸步骤2)中气体,气体通过所述导气管和第一进气管进入第一容器;4)关闭第一进气阀,打开第一出气阀并反转第一伺服电机将第一容器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出气口排出;5)关闭第一进气阀的同时打开第二进气阀并转动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活塞继续抽吸步骤2)中气体,气体通过所述导气管和第二进气管进入第二容器;6)关闭第二进气阀,打开第二出气阀并反转第二伺服电机将第二容器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出气口排出;7)关闭第二进气阀的同时打开第一进气阀,重复步骤3)

步骤6)的操作,第一计量机构和第二计量机构交替计量所述气体发生单元产生气体,直到达到反应终点的判定条件;其中,压力检测器(11)将检测到的压力值P0发送给所述计算机(12),所述计算机(12)将接收的压力值P0与其内预设的设定压力P1进行比较,二者的偏差作为输入信号用于控制伺服电机(5)的转速n,使得气体被抽吸后所述压力检测器(5)的压力数值P0等于设定压力P1;8)计算机将转速n换算得到被测气体流量F
S
,其中换算公式如下:F
S
=n*V0其中,V0为各台伺服电机每转动一圈所对应的活塞在容器中移动的体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方法,其中,反应终点的判定条件为:在5min的时间内,所述计量系统F1的累计增加量≤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量方法,其中,所述导气管(9)管路上设置温度检测器(10),优选地,所述计算机(12)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器(10);和/或
所述气体发生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通的气体产生模块、冷却模块(14)和干燥模块(15),所述气体产生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叶舣刘云焰赵兴雷黄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