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684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切换时间内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或在第一切换时间内从第二载波切换到第一载波;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一重叠时间有重叠,第一重叠时间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的重叠时间;第一时隙对应第一载波,第二时隙对应第二载波;第一载波为第一小区的载波,第二载波为第二小区的载波;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属于不同的定时提前量组;第二时隙是第二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第二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第三时隙是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终端设备不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上行切换,第一时间为从第二时隙的起始时域位置开始的一段连续时间。的一段连续时间。的一段连续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新空口(new radio release)协议中,允许终端设备在同一个定时提前量组(timing advance group,TAG)的小区中进行上行切换。而在新空口协议的推进过程中,还进一步允许终端设备在多个TAG的小区中进行上行切换。
[0003]目前,在同一TAG的小区中进行上行切换的场景下,协议规定一个时隙只能进行一次载波切换。然而,在多个TAG的小区中进行上行切换的场景下,由于不同TAG的载波上对应的时隙边界并不完全对齐,终端设备在一个时隙内如何进行上行切换,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用于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实现复杂度。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方法,方法包括:
[0006]终端设备在第一切换时间内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或在第一切换时间内从第二载波切换到第一载波。其中,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一重叠时间有重叠,第一重叠时间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的重叠时间。第一时隙对应第一载波,第二时隙对应所述第二载波。第一载波为第一小区的载波,第二载波为第二小区的载波。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属于不同的定时提前量组(timing advance group,TAG)。第二时隙是第二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第二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第三时隙对应第一载波,第三时隙是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终端设备不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上行切换,第一时间为从第二时隙的起始时域位置开始的一段连续时间。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在第一切换时间内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或在第一切换时间内从第二载波切换到第一载波。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的重叠时间有重叠。也就是终端设备在第一切换时间内在至少两个载波上进行上行切换。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属于该至少两个载波,且第一载波为切换前的载波,第二载波为切换后的载波;或者,第二载波为切换前的载波,第一载波为切换后的载波。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上不能进行上行切换。从而规定了多TAG的场景下终端设备在一个时隙内进行上行切换的次数,从而规定了多TAG的场景下终端设备在一个时隙内的上行切换频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实现复杂度。
[0008]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包括:
[0009]网络设备不调度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上行切换的第一上行传输。其中,第一时间为从第二时隙的起始时域位置开始的一段连续时间。第二时隙对应第二载波,第一时间位于第一切换时间之后。第一切换时间为终端设备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的时间,或从第二载波切换到第一载波的时间。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一重叠时间有重叠。第一重叠时间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的重叠时间。第一时隙对应第一载波,第二时隙对应所述第二
载波。第一载波为第一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为第二小区的载波。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属于不同的TAG,第二时隙是第二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第二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第三时隙对应所述第一载波,第三时隙是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不调度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上行切换的第一上行传输。从而避免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上行切换。而第一时间位于第一切换时间之后。第一切换时间为终端设备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的时间,或从第二载波切换到第一载波的时间。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一重叠时间有重叠。第一重叠时间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的重叠时间。从而避免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隙内进行多次上行切换,导致终端设备的上行切换过于频繁。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规定了多TAG的场景下终端设备在一个时隙内进行上行切换的次数,从而规定了多TAG的场景下终端设备在一个时隙内的上行切换频率,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实现复杂度。
[0011]基于第一方面,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二重叠时间有重叠,第二重叠时间为第一时隙和第四时隙的重叠时间。第四时隙对应第三载波,第三载波为第三小区的载波。第三小区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分别属于不同的TAG。第四时隙是第三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第四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方法还包括:
[0012]终端设备在第一切换时间内从第一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三载波,或者,在第一切换时间内从第三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
[0013]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第一切换时间还可以进行在其他载波上进行上行切换。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载波上的两个射频链分别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和第三载波。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载波上的射频链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以及将第三载波上的射频链从第三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从而终端设备在第一切换时间进行多个载波之间的切换,提升终端设备的切换效率,以提升通信传输效率。
[0014]基于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以及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的长度是至少两个载波的最大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隙长度,至少两个子载波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上行切换的载波。
[0015]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第一时间的长度的一种具体方式,该第一时间的长度是至少两个载波的最大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隙长度。也就是说以终端设备被配置的多个载波中最大子载波间隔的载波对应的时隙长度为第一时间,从而使得在多TAG场景下终端设备在一个时隙内只进行一次上行切换。
[0016]基于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以及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中,若第一载波的激活部分带宽(bandwidth,BWP)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载波的激活BWP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则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载波的帧n的时隙p,第二时隙为第二载波的帧m的时隙p+1,p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值的整数,第一数值等于帧n或帧m包括的时隙数目的整数减一,帧m是第二载波的所有帧中帧起始边界距离帧n的起始边界最近的帧,且帧m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帧n的起始边界,n和m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0017]在该实施方式中,针对第一载波的激活BWP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载波的激活BWP的
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提供了第一时隙与第二时隙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另一种描述方式。该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时隙与第二时隙的描述可以替换上述第二时隙是第二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第二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的描述。
[0018]基于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以及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本申请第四种实施方式中,若第一载波的激活部分带宽BWP的子载波间隔等于第二载波上的激活部分带宽BWP的子载波间隔乘以2
u
,则第一时隙为所述第一载波的帧n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切换时间内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或在所述第一切换时间内从所述第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一重叠时间有重叠,所述第一重叠时间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的重叠时间,所述第一时隙对应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二时隙对应所述第二载波,所述第一载波为第一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为第二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的定时提前量组TAG,所述第二时隙是所述第二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所述第二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所述第三时隙对应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三时隙是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所述终端设备不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上行切换,所述第一时间为从所述第二时隙的起始时域位置开始的一段连续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二重叠时间有重叠,所述第二重叠时间为所述第一时隙和第四时隙的重叠时间,所述第四时隙对应第三载波,所述第三载波为第三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分别属于不同的TAG;所述第四时隙是所述第三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所述第四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切换时间内从所述第一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三载波,或者,在所述第一切换时间内从所述第三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载波。3.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不调度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上行切换的第一上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为从第二时隙的起始时域位置开始的一段连续时间,所述第二时隙对应第二载波,所述第一时间位于第一切换时间之后,所述第一切换时间为所述终端设备从第一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载波的时间,或为从所述第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时间,所述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一重叠时间有重叠,所述第一重叠时间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的重叠时间,所述第一时隙对应第一载波,所述第二时隙对应所述第二载波,所述第一载波为第一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为第二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的定时提前量组TAG,所述第二时隙是所述第二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所述第二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所述第三时隙对应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三时隙是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二重叠时间有重叠,所述第二重叠时间为所述第一时隙和第四时隙的重叠时间,所述第四时隙对应第三载波,所述第三载波为第三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分别属于不同的TAG;所述第四时隙是所述第三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所述第四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的长度是至少两个载波的最大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隙长度,所述至少两个子载波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上行切换的载波。
6.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切换时间内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或在所述第一切换时间内从所述第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载波;其中,所述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一重叠时间有重叠,所述第一重叠时间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的重叠时间,所述第一时隙对应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二时隙对应所述第二载波,所述第一载波为第一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二载波为第二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的定时提前量组TAG,所述第二时隙是所述第二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所述第二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所述第三时隙对应所述第二载波,所述第三时隙是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一个时隙;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切换时间进行第一上行切换,所述第二切换时间与所述第二时隙有重叠,所述第二切换时间与所述第一切换时间不重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二重叠时间有重叠,所述第二重叠时间为所述第一时隙和第四时隙的重叠时间,所述第四时隙对应第三载波,所述第三载波为第三小区的载波,所述第三小区与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属于不同的TAG;所述第四时隙是所述第三载波对应的所有时隙中起始边界距离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最近的时隙,且所述第四时隙的起始边界先于所述第三时隙的起始边界;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切换时间内从所述第一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三载波,或者,在所述第一切换时间内从所述第三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二载波。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调度信息,所述第一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第一上行传输,所述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上行传输触发所述第一上行切换。9.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调度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调度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切换时间内进行第一上行切换的第一上行传输,所述第二切换时间与第二时隙有重叠,所述第二切换时间与第一切换时间不重叠,所述第一切换时间为所述终端设备从第一载波切换到第二载波的时间,或为从所述第二载波切换到所述第一载波的时间,所述第一切换时间与第一重叠时间有重叠,所述第一重叠时间为第一时隙和所述第二时隙的重叠时间,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张旭彭金磷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