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855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及其工作方法,灌溉设备包括灌水主管,水流在灌水主管中从前往后流动,灌水主管的侧面开设有第一缝隙;移动组件,其与灌水主管滑动连接且用于将水导出;闸板组件,其包括闸板和固定杆,固定杆与移动组件相固定,闸板的一侧与固定杆铰接并向前打开,闸板能够在打开姿态和关闭姿态间切换;牵引机构,其与移动组件连接并用于牵引移动组件从后往前移动;起点触发装置,其用于驱动闸板转变至关闭姿态;终点触发装置,其用于驱动闸板转变至打开姿态。本申请通过水流进行灌溉的同时也利用水力驱动移动组件的移动,从而节省能源消耗;本设备沿管设置,无需另外设置轨道或车辆,降低安装成本,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灌溉
中的一种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规模化种植的农田或绿地,一般需要配备灌溉设施以满足植物的用水需求。目前,灌溉设备一般采用定点灌溉方式,喷头绕旋转轴自转并将水沿抛物线喷洒出去,从而以喷头为圆心产生一个呈圆形的喷洒范围。而对于种植棚,一般也采用滴灌法,在种植区域上方等距排列多个滴灌口,以滴水的方式长时间滴灌,并通过土壤的渗透能力将水渗入种植区域。
[0003]但是,定点灌溉的缺点在于其覆盖范围固定,容易导致待灌溉区域的灌溉程度发生较大差异,处于灌溉范围内的区域水分过多,而处于灌溉范围外的区域又水分过少,对植物的生长均一性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对于这些定点灌溉方式,还需要使用者定期手动改变灌溉设备的位置,但无疑增大了使用者的劳动负担。
[0004]因此,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具有移动功能的灌溉设备,但基本上是基于移动小车或轨道进行喷头的移动,增加了安装成本,需要额外的能源进行供能;而且移动小车或轨道对安装环境也有较高的要求,无法满足远郊地区或是山体附近、山体内部区域的灌溉场景。
[0005]申请内容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及其工作方法,能够实现移动式灌溉,而且降低安装成本,节省能源消耗。
[000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包括:
[0008]灌水主管,其侧面开设有沿其形体方向延伸的第一缝隙,水流在所述灌水主管中从前往后流动;
[0009]移动组件,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内支撑管、滑板和喷头连接管,所述内支撑管在所述灌水主管内滑动,所述滑板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水部和开缝部,所述开缝部沿所述第一缝隙移动,所述进水部通过所述第一缝隙伸入至所述灌水主管中,所述进水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部内部中空并连通至所述进水口,所述喷头连接管与所述进水部的内腔连通;
[0010]闸板组件,其包括闸板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安装在所述内支撑管中并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后方,所述闸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杆铰接并向前打开,所述闸板能够在打开姿态和关闭姿态间切换,所述闸板处于打开姿态时水流能够通过所述内支撑管,所述闸板处于关闭姿态时所述闸板对所述内支撑管进行封闭以阻截水流,水流的作用力使得所述闸板有从打开姿态转变至关闭姿态的趋向;所述闸板设有限位柱,所述闸板处于关闭姿态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固定杆相抵以限制所述闸板继续翻转;
[0011]牵引机构,其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并用于牵引所述移动组件从后往前移动;
[0012]起点触发装置,其包括横置于所述灌水主管中的起点触发件,所述闸板组件从后
往前移动时,所述闸板能够与所述起点触发件接触并从打开姿态转变至关闭姿态;
[0013]终点触发装置,其包括安装于所述灌水主管中并朝前延伸的延伸杆,所述闸板组件从前往后移动时,所述闸板能够与所述延伸杆接触并从关闭姿态转变至打开姿态;
[0014]其中,所述终点触发装置位于所述起点触发装置的后方。
[001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灌水主管的内壁还安装有沿其形体方向延伸且覆盖在所述第一缝隙上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受所述灌水主管水压的作用与所述第一缝隙紧贴;所述滑板的进水部两端均设有锥状凸块以铲起所述止水带,所述止水带上开设有透水孔以及沿所述止水带的形体方向延伸的第二缝隙,所述透水孔以及所述第二缝隙沿所述灌水主管径向的投影均不与所述第一缝隙重合,所述内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灌水主管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透水孔流向所述进水部。
[001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开缝部。
[001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闸板组件还包括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杆,所述卡扣件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件设有卡接块以部分遮蔽所述卡槽,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槽的侧面构成第一通道,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槽的底面构成第二通道,所述限位柱经过所述第一通道并进入所述第二通道以实现卡接。
[001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闸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杆中空且侧面设有第一让位槽以露出空腔,所述卡扣件在所述空腔内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卡扣件和所述固定杆,所述第一弹性件驱使所述卡扣件移动以使得所述限位柱从所述第一通道进入至所述第二通道。
[001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侧面还设有第二让位槽以露出空腔,所述终点触发装置还包括终点触发杆,所述终点触发杆安装于所述灌水主管中并朝前延伸,所述终点触发杆能够从所述第二让位槽伸入并驱使所述卡扣件沿所述空腔移动,所述限位柱能够从所述第二通道进入所述第一通道并最终从所述卡槽中脱出。
[002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闸板组件还包括回转簧片,所述回转簧片安装于所述固定杆并驱动所述闸板从关闭姿态转变至打开姿态。
[002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起点触发装置还包括辅助触发件,所述辅助触发件与所述起点触发件连接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辅助触发件的外径从后往前逐渐增大,所述闸板与所述辅助触发件的侧面接触。
[002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外支撑管、滚轮和驱动簧片,所述外支撑管套设在所述灌水主管的外侧并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与所述灌水主管的外表面滚动接触,所述滚轮与所述驱动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从前往后移动时,所述滚轮带动所述驱动簧片卷绕以增加弹性势能;所述移动组件从后往前移动时,所述驱动簧片将弹性势能转变为机械能并通过所述滚轮带动所述移动组件进行移动。
[0023]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
[0024]所述移动组件位于起点,等待水流进入;
[0025]所述灌水主管内涌入水流,水流从前往后移动,在水流的作用下所述闸板从打开姿态转变至关闭姿态,所述闸板的限位柱与所述固定杆抵接以限制继续翻转;
[0026]所述闸板对水流进行阻截,水流受压下从所述滑板的进水部流入,并最终从所述喷头连接管流出,进行灌溉;
[0027]水流持续对所述闸板施加作用力,驱使所述移动组件从前往后移动;
[0028]所述移动组件到达终点,所述延伸杆与所述闸板接触并施加作用力,所述限位柱脱离所述固定杆,所述闸板从关闭姿态转变至打开姿态;
[0029]所述牵引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组件从后向前移动,直至所述移动组件到达起点;
[0030]所述起点触发件与所述闸板接触并施加作用力,所述闸板受到所述起点触发件和水流的共同作用从打开姿态转变至关闭姿态;
[0031]循环重复上述步骤以实现移动式灌溉。
[0032]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水主管,其侧面开设有沿其形体方向延伸的第一缝隙,水流在所述灌水主管中从前往后流动;移动组件,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内支撑管、滑板和喷头连接管,所述内支撑管在所述灌水主管内滑动,所述滑板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水部和开缝部,所述开缝部沿所述第一缝隙移动,所述进水部通过所述第一缝隙伸入至所述灌水主管中,所述进水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部内部中空并连通至所述进水口,所述喷头连接管与所述进水部的内腔连通;闸板组件,其包括闸板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安装在所述内支撑管中并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后方,所述闸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杆铰接并向前打开,所述闸板能够在打开姿态和关闭姿态间切换,所述闸板处于打开姿态时水流能够通过所述内支撑管,所述闸板处于关闭姿态时所述闸板对所述内支撑管进行封闭以阻截水流,水流的作用力使得所述闸板有从打开姿态转变至关闭姿态的趋向;所述闸板设有限位柱,所述闸板处于关闭姿态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固定杆相抵以限制所述闸板继续翻转;牵引机构,其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并用于牵引所述移动组件从后往前移动;起点触发装置,其包括横置于所述灌水主管中的起点触发件,所述闸板组件从后往前移动时,所述闸板能够与所述起点触发件接触并从打开姿态转变至关闭姿态;终点触发装置,其包括安装于所述灌水主管中并朝前延伸的延伸杆,所述闸板组件从前往后移动时,所述闸板能够与所述延伸杆接触并从关闭姿态转变至打开姿态;其中,所述终点触发装置位于所述起点触发装置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水主管的内壁还安装有沿其形体方向延伸且覆盖在所述第一缝隙上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受所述灌水主管水压的作用与所述第一缝隙紧贴;所述滑板的进水部两端均设有锥状凸块以铲起所述止水带,所述止水带上开设有透水孔以及沿所述止水带的形体方向延伸的第二缝隙,所述透水孔以及所述第二缝隙沿所述灌水主管径向的投影均不与所述第一缝隙重合,所述内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灌水主管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透水孔流向所述进水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开缝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管道移动的自动灌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组件还包括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杆,所述卡扣件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件设有卡接块以部分遮蔽所述卡槽,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槽的侧面构成第一通道,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槽的底面构成第二通道,所述限位柱经过所述第一通道并进入所述第二通道以实现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哲谭庆俭周国鑫洪颖忻付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