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及其转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42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转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包括底盘、设置于底盘上的第一伸缩槽,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承载单元,承载单元上设置有加固单元,以及设置于加固单元底部的控制单元,承载单元包括设置于底盘上的承载部件,设置于承载部件上的电池,加固单元用于对电池进行加固,防止电池前后晃动,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承载单元和加固单元的限位控制,当电池放置在承载板上时,夹板向中间自动移动收紧对电池进行夹持,转运完成后取电池时,仅需先将拉杆拉出放置在第二凹槽中,然后向右推动握把即可接触加固板对电池的限位,然后继续向左转动拉杆使拉杆放置在第三凹槽中此时第三单向片将解除对伸缩杆的限位,即可轻松取下电池。可轻松取下电池。可轻松取下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及其转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转运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及其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以新能源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其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FCV)等类型。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利用、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势。
[0003]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生产完成后,往往需要将电池转运到各大车企进行安装,由于电池的生产成本较高,且电池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转运过程中若不能保持电池足够的稳定性,将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格外地小心,且由于传统对电池的固定的装置往往采用固定架来固定,固定架大都采用螺栓或钉子相配合形成框架对电池进行包围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在安装和拆卸时都较为麻烦,且固定架在拆卸后要想继续使用,则需要对其进行修复,或者重新安装,不便于二次使用,较为浪费,因此需要一种便于对电池固定,且能循环使用的转运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存在对电池进行固定时,固定架的安装和拆卸时都较为麻烦,且固定架不便于二次使用,较为浪费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其目的在于:在对电池的转运过程中,提供一种便于对电池固定,且能循环使用的转运固定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包括底盘、设置于底盘上的第一伸缩槽,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承载单元,承载单元上设置有加固单元,以及设置于加固单元底部的控制单元;所述承载单元包括设置于底盘上的承载部件,设置于承载部件上的电池;所述加固单元用于对电池进行加固,防止电池前后晃动;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承载单元和加固单元的限位控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载部件包括设置于底盘上的四组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架上的第一轴杆、设置于第一轴杆上的折弯杆、设置于折弯杆上的第二轴杆、设置于第二轴杆上的第一连杆、设置于第一连杆上的第三轴杆、设置于第三轴杆上的第一连接块、设置于第一连接块上的夹板、设置于折弯杆底部的第四轴杆、设置于第四轴杆上的第二连杆、设置于第二连杆上的第五轴杆、设置于第五轴杆上的第二连接块、设置于第二连接块上的承载板,当电池放置在承载板上时,承载板将受重力作用下降,在下降的同时受折弯杆的作用夹板将向中间收紧对电池进行夹持。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固单元包括设置于承载板上的传动部件、设置于承载板上的加固部件,传动部件用于传动加固部
件对电池进行加固,防止电池前后晃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设置于承载板上的矩形槽、设置于矩形槽内的圆形槽、设置于圆形槽上的转轴、设置于转轴上的转盘、设置于转盘上的弧形槽、设置于转盘上的握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固部件包括设置于承载板上的第一滑槽、设置于承载板底部的T形滑槽、设置于第一滑槽上的连接杆、设置于T形滑槽内的滑板、设置于连接杆外的滑轮、设置于连接杆上的加固板,当电池放置在承载板上后可向左转动握把,推动转盘转动,从而转盘上的弧形槽将带动加固板向中间移动,从而对电池进行前后的加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置于承载板底部的限位部件、设置于限位部件上的联动部件,以及设置于转盘底部的止回部件,限位部件可在承载板下降时对承载板进行位置的固定防止回弹。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部件包括设置于承载板底部的连接柱、设置于连接柱上的第一限位槽、设置于底盘上的环套、设置于环套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始终对承载板保持向上的推力,设置于环套内的第二伸缩槽、设置于环套内的第三伸缩槽、设置于第二伸缩槽内的第一单向片,设置于第一单向片上的杆体、设置于第三伸缩槽内的挡板、设置于挡板与第三伸缩槽之间的第二弹簧,第一单向片与第一限位槽形状相适配,且与其相配合使用,在连接柱向下移动的同时,第一单向片将不停的收缩进第二伸缩槽中,再回弹出来与第一限位槽相抵接,防止连接柱向上移动,以及设置于杆体上的圆板、设置于杆体外的包围杆、设置于包围杆上的第四伸缩槽、圆板位于第四伸缩槽中,可防止杆体脱离包围杆,设置于包围杆上的拉杆、设置于底盘上的限位环、设置于限位环上的第一凹槽、设置于限位环上的第二凹槽,以及设置于限位环上的第三凹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联动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包围杆上的滑轨、设置于滑轨上的套杆、设置于套杆上的传动杆、设置于传动杆上的第六轴杆、设置于第六轴杆上的直角杆、设置于直角杆折弯处的第七轴杆、设置于直角杆末端的第八轴杆、设置于第八轴杆上的伸缩套、设置于底盘上的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板上的第二滑槽,其中第七轴杆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当向左转动包围杆时传动杆将带动直角杆向沿着第二滑槽向左平移,并带动伸缩套下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止回部件包括设置于转盘底部的第二限位槽、设置于承载板上的贯穿孔、设置于贯穿孔底部的连接环、设置于贯穿孔上的伸缩杆、设置于伸缩杆上的第五伸缩槽、设置于第五伸缩槽内的第二单向片、设置于第二单向片与第五伸缩槽之间的第三弹簧、设置于伸缩杆上的第三限位槽、设置于伸缩套上的开口、设置于伸缩套上的第一固定块、设置于第一固定块上的第九轴杆、设置于第九轴杆上的第三单向片,第三单向片通过开口与第三限位槽相抵接,且第三限位槽形状与第三单向片相适配,设置于伸缩套上的第二固定块、设置于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单向片之间的第四弹簧、设置于第三单向片上的斜切块,以及设置于固定板上的顶杆,当转动拉杆使伸缩套在下降过程中斜切块与顶杆相接触时,顶杆将推动斜切块移动,从而使第三单向片解除对伸缩杆的限位。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方法,其目的在于:使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的固定更为便捷,提高转运的安全性。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电池放置在承载板上,由于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杆轴接、第二连杆又与折弯杆轴接,所以受重力作用承载板将会向下移动,同时由于第一连接块与第一连杆轴接、第一连杆与折弯杆方轴接,所以在承载板向下移动的同时,将带动夹板向中间移动,从而对电池进行夹紧;然后向左转动握把,推动转盘转动,受弧形槽的影响,转盘在向左转动的同时,将会推动连接杆向承载板中间移动,从而推动加固板向中间移动,对电池进行前后的夹持;在电池压动承载板向下运动同时,将带动连接柱向下移动,在连接柱向下移动的同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包括底盘(2)、设置于底盘(2)上的第一伸缩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上设置有承载单元(1),承载单元(1)上设置有加固单元(4),以及设置于加固单元(4)底部的控制单元(5);所述承载单元(1)包括设置于底盘(2)上的承载部件(11),设置于承载部件(11)上的电池(12);所述加固单元(4)用于对电池(12)进行加固,防止电池(12)前后晃动;所述控制单元(5)用于对承载单元(1)和加固单元(4)的限位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件(11)包括设置于底盘(2)上的四组安装架(111)、设置于安装架(111)上的第一轴杆(112)、设置于第一轴杆(112)上的折弯杆(113)、设置于折弯杆(113)上的第二轴杆(114)、设置于第二轴杆(114)上的第一连杆(115)、设置于第一连杆(115)上的第三轴杆(116)、设置于第三轴杆(116)上的第一连接块(117)、设置于第一连接块(117)上的夹板(118)、设置于折弯杆(113)底部的第四轴杆(119)、设置于第四轴杆(119)上的第二连杆(1110)、设置于第二连杆(1110)上的第五轴杆(1111)、设置于第五轴杆(1111)上的第二连接块(1112)、设置于第二连接块(1112)上的承载板(1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单元(4)包括设置于承载板(1113)上的传动部件(41)、设置于承载板(1113)上的加固部件(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41)包括设置于承载板(1113)上的矩形槽(411)、设置于矩形槽(411)内的圆形槽(412)、设置于圆形槽(412)上的转轴(413)、设置于转轴(413)上的转盘(414)、设置于转盘(414)上的弧形槽(415),以及设置于转盘(414)上的握把(4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件(42)包括设置于承载板(1113)上的第一滑槽(421)、设置于承载板(1113)底部的T形滑槽(422)、设置于第一滑槽(421)上的连接杆(423)、设置于T形滑槽(422)内的滑板(424)、设置于连接杆(423)外的滑轮(425),以及设置于连接杆(423)上的加固板(42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5)包括设置于承载板(1113)底部的限位部件(51)、设置于限位部件(51)上的联动部件(52),以及设置于转盘(414)底部的止回部件(53)。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部件(51)包括设置于承载板(1113)底部的连接柱(511)、设置于连接柱(511)上的第一限位槽(512)、设置于底盘(2)上的环套(513)、设置于环套(513)上的第一弹簧(514)、设置于环套(513)内的第二伸缩槽(515)、设置于环套(513)内的第三伸缩槽(516)、设置于第二伸缩槽(515)内的第一单向片(517)、设置于第一单向片(517)上的杆体(518)、设置于第三伸缩槽(516)内的挡板(519)、设置于挡板(519)与第三伸缩槽(516)之间的第二弹簧(5110),以及设置于杆体(518)上的圆板(5111)、设置于杆体(518)外的包围杆(5112)、设置于包围杆(5112)上的第四伸缩槽(5113)、设置于包围杆(5112)上的拉杆(5114)、设置于底盘(2)上的限位环(5115)、设置于限位环(5115)上的第一凹槽(5116)、设置于限位环(5115)上的第二凹槽(5117),以及设置于限位环(5115)上的第三凹槽(511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件(52)包
括设置于所述包围杆(5112)上的滑轨(521)、设置于滑轨(521)上的套杆(522)、设置于套杆(522)上的传动杆(523)、设置于传动杆(523)上的第六轴杆(524)、设置于第六轴杆(524)上的直角杆(525)、设置于直角杆(525)折弯处的第七轴杆(526)、设置于直角杆(525)末端的第八轴杆(527)、设置于第八轴杆(527)上的伸缩套(528)、设置于底盘(2)上的固定板(529)、设置于固定板(529)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劲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太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