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发泡剂、使用其的发泡水泥隔墙板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32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发泡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40~60份纯水、24~30份分散剂、7~9份发泡组分和0.5~1.2份抗氧化剂;所述发泡组分包括月桂醇聚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发泡剂、使用其的发泡水泥隔墙板及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发泡剂、使用其的发泡水泥隔墙板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建筑减碳和节能的要求逐步加大,装配式轻质隔墙板很好的满足了相关政策要求,减少了资源的使用量(主要是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同时又可以满足建筑力学性能的要求。由于采用了物理发泡技术,从而墙板的保温隔热性能也有较大的提升,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降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0003]但传统的物理发泡装配式轻质隔墙板由于其泡沫不均匀,稳定性差,导致墙体的不同高度的发泡程度不同,从而影响了墙板的强度,甚至导致具有在初凝过程中塌陷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泥发泡剂、使用其的发泡水泥隔墙板及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发泡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0007][0008]所述发泡组分包括月桂醇聚醚

23、液化丁烷、液化异丁烷、月桂醇硫酸钠和液化丙烷;所述分散剂包括三乙醇胺、棕榈酸和硬脂酸。
[0009]所述水泥发泡剂中,所述分散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0~60%三乙醇胺、33~38%棕榈酸和7~12%硬脂酸。
[0010]所述水泥发泡剂中,所述发泡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1~37%月桂醇聚醚

23、23~27%液化丁烷、5~8%液化异丁烷、12~14%月桂醇硫酸钠和21~22%液化丙烷,所述分散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0~60%三乙醇胺、33~38%棕榈酸和7~12%硬脂酸。
[0011]所述水泥发泡剂中,所述分散剂与发泡组分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3.0~5.3):(0.9~1.0)。
[0012]所述水泥发泡剂中,所述抗氧化剂包括丁羟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和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泡水泥隔墙板,由水泥砂浆浇筑而成,所述水泥砂浆包括水泥砂浆基础配方和上述的水泥发泡剂,且水泥砂浆基础配方与水泥发泡剂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99.5~99.8):(0.2~0.5);所述水泥砂浆的所述水泥砂浆基础配方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14][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泡水泥隔墙板的制备工艺,用于制备上述的发泡水泥隔墙板,包括以下步骤:
[0016]制备水泥发泡剂:按照配比将水泥发泡剂各组分混合;
[0017]发泡:搅拌水泥发泡剂,并注入大量空气,产生大量泡沫;
[0018]制备水泥砂浆基础配方:按照配比将水泥发泡剂各组分混合,并搅拌均匀;
[0019]混合:将水泥发泡剂和水泥砂浆基础配方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水泥砂浆;
[0020]成型:将水泥砂浆倒入模具中,并静置养护,放入60~80℃蒸养房11~14h,即可脱模,得到所述发泡水泥隔墙板。
[0021]所述发泡水泥隔墙板的制备工艺中,在所述发泡步骤之前,还包括稀释发泡剂步骤;所述稀释发泡剂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水泥发泡剂各组分混合后,加水稀释15~25倍。
[0022]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所述水泥发泡剂可以使浆料获得较好的流平效果,同时减少分散剂对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促进发泡剂的发泡效果,同时该发泡剂组合在该分散剂的作用下可以获得均匀,稳定的气泡。相比以现有的双氧水发泡或铝粉发泡方式,发泡均匀度更高,发泡效果更持久,气泡不会在水泥初凝前破裂,减少了凝固阶段产品结构塌陷的缺陷,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无腐蚀性,不会产生易燃性气体,使用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发泡效果不均匀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2是发泡效果均匀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7]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
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请参照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发泡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0030][0031]所述发泡组分包括月桂醇聚醚

23、液化丁烷、液化异丁烷、月桂醇硫酸钠和液化丙烷;所述分散剂包括三乙醇胺、棕榈酸和硬脂酸。
[0032]所述水泥发泡剂可以使浆料获得较好的流平效果,同时减少分散剂对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促进发泡剂的发泡效果,同时该发泡剂组合在该分散剂的作用下可以获得均匀,稳定的气泡。相比以现有的双氧水发泡或铝粉发泡方式,发泡均匀度更高,发泡效果更持久,气泡不会在水泥初凝前破裂,减少了凝固阶段产品结构塌陷的缺陷,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无腐蚀性,不会产生易燃性气体,使用安全系数高。
[0033]丁烷、异丁烷和丙烷在常温下为气体,但加压后可转化为液体,而月桂醇聚醚

23和月桂醇硫酸钠具有良好的发泡能力;当丁烷、异丁烷和丙烷减压至常压后,汽化为气体,从混凝土混合物中释出,配合上月桂醇聚醚

23和月桂醇硫酸钠,在混凝土混合物中产生产生大量泡沫,促进形成均匀的泡孔结构。
[0034]棕榈酸和硬脂酸呈弱酸性,而水泥是碱性的,酸性物质会影响水泥的水化反应。三乙醇胺呈弱碱性,可以与棕榈酸和硬脂酸皂化反应,调节PH接近中性;而且,皂化反应后的物质可以与发泡剂更好的融合且促进气泡的生成。同时,三乙醇胺可以和棕榈酸和硬脂酸反应形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浆料中液体的表面张力,提升流动性,使浆料更好的均化,有利于汽化的丁烷、异丁烷和丙烷释出,使得泡孔结构的大小更加均匀;并且,提升产品注浆后自流平状态下的表面平整度,起到分散作用。
[0035]具体地,所述分散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0~60%三乙醇胺、33~38%棕榈酸和7~12%硬脂酸。三乙醇胺的含量大于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使得三乙醇胺与棕榈酸和硬脂酸发生皂化反应后,仍有剩余的三乙醇胺。而三乙醇胺有乳化作用,在混凝土混合物中掺入三乙醇胺,三乙醇胺分子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带有电荷亲水膜,阻碍了水泥粒子的凝聚,产生悬浮稳定效应,同时三乙醇胺溶于水后,降低了溶液表面张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所述发泡组分包括月桂醇聚醚

23、液化丁烷、液化异丁烷、月桂醇硫酸钠和液化丙烷;所述分散剂包括三乙醇胺、棕榈酸和硬脂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0~60%三乙醇胺、33~38%棕榈酸和7~12%硬脂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1~37%月桂醇聚醚

23、23~27%液化丁烷、5~8%液化异丁烷、12~14%月桂醇硫酸钠和21~22%液化丙烷,所述分散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0~60%三乙醇胺、33~38%棕榈酸和7~12%硬脂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与发泡组分的重量份数的比值为(3.0~5.3):(0.9~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包括丁羟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和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6.一种发泡水泥隔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宏范佳志王伟明解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