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式点对点隐形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298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同心式点对点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的本体,本体面对角膜的一面为内表面,本体背对角膜的一面为外表面,内表面定义多个虚拟定位环,各虚拟定位环位置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点,各第一定位点匹配对应的眼球位置之起伏型态,使得隐形眼镜得以稳固地配戴在眼球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心式点对点隐形眼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形眼镜,尤指涉及一种隐形眼镜,其内表面定义多个虚拟定位环,隐 形眼镜在各虚拟定位环位置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点,且各第一定位点匹配对应眼球位置的起伏 型态,使得隐形眼镜得以稳固地配戴在眼球上。

技术介绍

[0002]隐形眼镜是一种可以直接依附在角膜表面泪液层上依照美观配戴需求或矫正需求的镜 片,而分成有角膜变色片、视力矫正片(近视矫正片、远视矫正片、散光矫正片或多焦矫正片
…ꢀ
等)、角膜塑型片或巩膜片

等,镜片的后表面的中央区域的曲率半径称为基弧,此中央区域 也因此被称为基弧区,又镜片的设计形态有球面、非球面、环曲面设计等,在进一步以角膜 塑型片而言,其外表面或内表面,分别具有极细微的曲弧结构,从中央到边缘依序为基弧区、 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及边弧区,且基弧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及边弧区在制造时通常时连 续的平滑曲面。
[0003]但是眼球的形状并非真圆,而是一种略圆而偏椭圆形的构造,且角膜的曲率半径(平均为 7.8mm)比巩膜的曲率半径(平均为13mm)小,因此,在配戴隐形眼镜时,由于眼球表面的凹凸 结构导致隐形眼镜并无法完全服贴在眼球的角膜上,导致人在眨眼或转动眼球以改变观看方 向时,隐形眼镜会随之移动并旋转,而令隐形眼镜的光轴与眼睛的光轴不再相匹配,因而造 成人的视力变型,引发眼睛的不适,因此,目前隐形眼镜配戴时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将隐形 眼镜保持在人眼的适当位置上。
[0004]而为因对上述问题,最简易的解决方法是采大直径的软式隐形眼镜,利用其视觉部分或 中心区域之外的塑料部分来将隐形眼镜定位在患者眼睛上,以通过塑料部分增加了接触角膜 的面积并贴附于眼睑上,来帮助将隐形眼镜保持在特定的位置,然而,此种方式对配戴隐形 眼的人而言,戴起来会相当的不舒服,导致无法长期配戴隐形眼镜,故无法受消费者所接受, 因此并非一种良好的解决之道。
[0005]基于上述的原因,有许多业者或研究人员针对此一问题进行改善,例如:中国技术 专利CN203745737U、CN214751154U、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808353A、CN104823100B、 CN110235051A、CN102449535B、中国台湾专利TWI383190B及美国专利US7296890B2等, 皆提出将隐形眼镜的基弧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及边弧区的其中之一或任两者以上,采用 复数弧度的方式,以使隐形眼镜配合配戴者的角膜形状及弧度,进而增加隐形眼镜与角膜的 接触,提高配戴者的视觉质量,以及降低因眨眼或转动眼球而造成隐形眼镜离开正确配戴位 置的问题。
[0006]然而,这些专利前案立意虽然良好,但并未考虑到眼球角膜表面并非完全是平滑的曲面, 而是具有复数凹陷与凸出的结构,因此,配戴此专利前案的隐形眼镜时,仍会出现隐形眼镜 跑掉的问题,故,亦非一种良好的解决方式。因此,申请人曾经提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 M575538(吻合角膜的隐形眼镜,相关中国新型专利CN210199433U),主要是利用虚拟轴以眼 球中心将眼球的角膜分隔出多个区块,并于每个区块上依据眼球角膜上的凹凸结
构设置多个 基准点,然后沿着该等基准点形成具有平滑曲面之后镜面隐形眼镜镜片,以通过凹凸结合的 方式增加角膜与隐形眼镜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隐形眼镜镜片与角膜的吻合度,防止眨眼或 转动眼球时,隐形眼镜出现位移的状况,以将隐形眼镜保持在人眼的适当位置上。
[0007]虽然上述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575538以稍加改善隐形眼镜于眨眼或转动眼球时,可以 较稳定地保持在人眼的适当位置上,用以让隐形眼镜的光轴与眼睛的光轴尽量地匹配,但是 眼睛并非只有在分区的位置上才有凹凸结构,如何让隐形眼镜能够以更吻合角膜,甚至是隐 形眼镜的型态可以吻合眼球更多的配戴位置,进一步在降低隐形眼镜出现位移的机会,乃是 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是提供隐形眼镜能吻合配戴位置的眼球形态,让 隐形眼镜减少位移的机会,尽可能地将隐形眼镜的光轴与眼睛的光轴匹配。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提供一种同心式点对点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的本体,本体面对 角膜的一面为内表面,本体背对角膜的一面为外表面,内表面定义多个虚拟定位环,各虚拟 定位环位置对应角膜起伏型态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点,使得隐形眼镜得以稳固地配戴在眼球上。
[0010]其中,各虚拟定位环是以内表面的中心点依序向外间隔地设置虚拟同心圆。
[0011]其中,各虚拟定位环是以内表面的中心点依序向外间隔地的各虚拟同心圆作为基线的弦 波曲线所围绕形成。
[0012]其中,由本体中心到本体边缘的各虚拟定位环的第一定位点数量逐渐增加。
[0013]其中,以本体的中心向外辐射设有多个虚拟辐射线,在各虚拟辐射在线对应角膜起伏型 态设有多个第二定位点。
[0014]其中,各虚拟辐射线以弦波方式从本体中央逐渐向本体边缘延伸。
[0015]其中,各虚拟辐射线之弦波振幅由本体边缘逐渐向本体中心变小。
[0016]其中,各虚拟定位环以各虚拟辐射线为界区分为虚拟定位弧段,各第一定位点设在间隔 的虚拟定位弧段上。
[0017]其中,各第一定位点进一步设在任意两个相邻的虚拟定位环交错的虚拟定位弧段上。
[0018]其中,各虚拟辐射线以各虚拟定位环为界区分为多个虚拟子线段,各第二定位点设在间 隔的虚拟子线段上。
[0019]其中,各第一定位点进一步设在任意两个相邻的虚拟辐射线交错的虚拟子线段上。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隐形眼镜配合角膜甚至是巩膜的曲面型态提供了多个虚拟定位环, 而且在各虚拟定位环上提供了许多第一定位点,使得各定位环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的定位机制, 让隐形眼镜于眨眼或转动眼球时,隐形眼镜将不易位移,更稳定地保持在人眼的适当位置上, 此外更进一步设置虚拟辐射线,并且设置了多个第二定位点,更加强了隐形眼镜贴合在眼睛 上的效果,让隐形眼镜更不易转动,此外,隐形眼镜在第一定位点与第二定位点以外的位置 并未贴合,可以让泪液可以在隐形眼镜及眼睛之间适当流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虚拟定位环为弦波线条之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虚拟定位环与虚拟辐射线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虚拟定位环为同心圆与虚拟辐射线为弦波线条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虚拟定位环在交错虚拟定位弧段设置第一定位点与虚拟辐射线在交错的 虚拟定位弧段设置第二定位点示意图。
[0026]符号说明:
[0027]1:本体
[0028]10:外表面
[0029]12:内表面
[0030]2:虚拟定位环
[0031]20:虚拟定位弧段
[0032]3:第一定位点
[0033]4:虚拟辐射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心式点对点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该本体面对角膜的一面为内表面,该本体背对角膜的一面为外表面,该内表面定义多个虚拟定位环,各该虚拟定位环位置设有多个第一定位点,各该第一定位点是分别匹配对应眼球位置的起伏型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式点对点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各该虚拟定位环是以该内表面的中心点依序向外间隔地设置多个虚拟同心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式点对点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各该虚拟定位环是以内表面的中心点依序向外间隔地的多个虚拟同心圆作为基线的弦波曲线所围绕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式点对点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由该本体中心到该本体边缘的各该虚拟定位环的该第一定位点数量逐渐增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式点对点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以该本体的中心向外辐射设有多个虚拟辐射线,各该虚拟辐射在线设有多个第二定位点,各第二定位点分别匹配对应眼球位置的起伏型态。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任宇
申请(专利权)人:鸥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