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治器切割系统及切割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809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8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矫治器切割系统及切割方法,其中的矫治器切割系统包括夹具、激光输出装置、驱动装置和吹气装置;夹具用于固定牙颌模型及压膜后覆盖于牙颌模型上的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激光输出装置用于输出预定功率的激光束进行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切割;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夹具带动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激光输出装置沿预设切割路径产生相对移动以完成对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切割而获得壳状牙齿矫治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矫治器切割系统及切割方法,能够降低气化物质在壳状牙齿矫治器表面的附着效果,提高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产品良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矫治器切割系统及切割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矫治器切割系统及切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牙齿正畸通过对牙齿施加适当的作用力,使牙齿产生生理性移动,从而矫正牙齿畸形。在牙齿正畸治疗中,隐形壳状牙齿矫治器由于佩戴舒适,并且不会影响牙齿部位的美观效果,正成为越来越多牙齿畸形患者的第一选择。
[0003]壳状牙齿矫治器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激光切割方式,通过激光切割高温熔化覆盖在牙颌模型上的膜片,最后完成切割任务。但是,高温熔化膜片时产生的气化物质会附着到壳状牙齿矫治器上,让壳状牙齿矫治器表面产生附着物,而且附着力极强,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极难处理,会导致壳状牙齿矫治器出现报废情况而影响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产品良率。因此,如何降低气化物质在壳状牙齿矫治器表面的附着效果以提高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产品良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矫治器切割系统及切割方法,能够降低气化物质在壳状牙齿矫治器表面的附着效果,提高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产品良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矫治器切割系统,用于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切割,包括:
[0006]夹具,用于固定牙颌模型及压膜后覆盖于牙颌模型上的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
[0007]激光输出装置,用于输出预定功率的激光束进行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切割;
[0008]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夹具带动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激光输出装置沿预设切割路径产生相对移动以完成对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切割而获得壳状牙齿矫治器;
[0009]吹气装置,包括与气源相连的吹气管,吹气管沿第一预设角度、并以第一预设距离向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吹出预设第一压强的气流;其中,
[0010]预设第一压强满足:使气流将激光束切割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时所产生的高温气化物质吹离壳状牙齿矫治器;以及预设第一压强为气流到达壳状牙齿矫治器时的压强;
[0011]第一预设角度为气流的中心线与基准面之间的线面夹角,其中,基准面为经过激光束的中心线且与法平面垂直的面,而法平面为经过激光束的中心线且与过壳状牙齿矫治器上激光入射点的切平面垂直的面;吹气管吹出的气流在到达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之前位于激光输出装置的上方,气流的中心线与壳状牙齿矫治器预设切割路径中切割位置点处法平面之间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
[0012]第一预设距离为气流在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上的入射中心点至基准面的距离,第一预设距离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临界高度,临界高度为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上最高牙冠高度的1/2和最低牙冠高度的2/3中较小的高度,或临界高度为3mm。
[0013]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切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夹具固定牙颌模型及压膜后覆盖于牙颌模型上的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
[0015]激光输出装置输出预定功率的激光束进行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切割;
[0016]驱动装置驱动夹具带动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激光输出装置沿预设切割路径产生相对移动对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进行切割的同时,吹气装置的吹气管沿第一预设角度、并以第一预设距离向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吹出预设第一压强的气流,将激光束切割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时所产生的高温气化物质吹离壳状牙齿矫治器;
[0017]完成激光切割获得壳状牙齿矫治器。
[0018]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矫治器切割系统及切割方法,增加吹气装置沿预设角度、并以预设距离向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吹出预设压强的气流。其中,通过控制吹气装置吹出气流的角度,能够使得激光切割时产生的气化物质被气体向废料一侧吹走,从而无法附着并沉积在壳状牙齿矫治器表面。而通过控制吹气装置吹出气流的距离,可以达到较好的吹气效果,以对激光切割时产生的气化物质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从而通过吹气装置吹出的气流,降低气化物质在壳状牙齿矫治器表面的附着效果,再通过合适的清洗方法,部分附着至壳状牙齿矫治器上的附着物也能够得到去除,提高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产品良率。
[0019]另外,第一预设角度大于等于15
°
,小于等于30
°
。这样,可以将大部分会附着至壳状牙齿矫治器表面的气化物质吹走,从而达到较好的吹气效果。
[0020]另外,预设第一压强大于等于0.1MPa,小于等于0.70Mpa。这样,可以避免因吹气压强过小而无法对气化物质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也避免因吹气压强过大而造成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切割时的位置偏移。
[0021]另外,吹气装置吹气口中心点和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待切割面中切割位置点处的切平面之间呈第二距离设置,吹气装置远离吹气口中心点一端的压强为第二压强,其中,第二距离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35mm,第二压强大于等于0.15MPa,小于等于0.75MPa,吹气装置吹气口直径大于等于1mm,小于等于3mm。这样,可以使自吹气口吹出的气流在到达壳状牙齿矫治器时依然能够对气化物质产生足够的作用力,并且,吹气装置不会因为距离壳状牙齿矫治器待切割面较近而在切割过程中与壳状牙齿矫治器出现碰撞。
[0022]另外,第二预设角度大于等于0
°
,小于等于15
°
。这样,即使气流中心线与激光束中心线异面,依然能够达到较好的吹气效果。
[0023]另外,气流的入射中心点至法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mm~4.5mm。这样,可以避免因气流相对激光束到达壳状牙齿矫治器表面的位置距离偏差过大而影响吹气效果。
[0024]另外,矫治器切割系统还包括壳体,吹气管通过一固定支架安装于壳体的一侧面上,吹气管的吹气口位于激光输出装置的上方,吹气口与激光输出装置的激光输出口均朝向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设置。这样,通过壳体可以在壳状牙齿矫治器切割时提供切割空间,并方便进行吹气管、激光输出装置的安装。
[0025]另外,固定支架包括平行于吹气管的中心线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平行于激光束方向自第一部分的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吹气管安装在固定支架的第一部分上,固定支架通过第二部分固定安装于壳体上。这样,可以通过固定支架为吹气管提供固定基础,便于实现吹气管的固定,同时,通过固定支架的第二部分可以实现与支撑物的固定。同时,可以方便在安装固定支架时,确定自吹气管吹出的气流方向所需的第一预设角度。
[0026]另外,第一部分呈平板状,吹气管以吹气管的中心线方向与第一部分平行的方式固定于第一部分。这样,根据固定支架的第一部分的安装角度,即可确定自吹气管吹出的气流方向的预设角度。
[0027]另外,第二部分呈平板状,第二部分以平行于激光束输出方向的方式固定于壳体。这样,根据固定支架的第二部分的安装角度,即可确定自吹气管吹出的气流方向与激光束方向的所夹角度。
附图说明
[0028]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治器切割系统,用于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切割,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用于固定牙颌模型及压膜后覆盖于牙颌模型上的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激光输出装置,用于输出预定功率的激光束进行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切割;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带动所述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与所述激光输出装置沿预设切割路径产生相对移动以完成对所述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切割而获得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吹气装置,包括与气源相连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沿第一预设角度、并以第一预设距离向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吹出预设第一压强的气流;其中,所述预设第一压强满足:使所述气流将所述激光束切割所述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时所产生的高温气化物质吹离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以及所述预设第一压强为所述气流到达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时的压强;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所述气流的中心线与基准面之间的线面夹角,其中,所述基准面为经过所述激光束的中心线且与法平面垂直的面,而所述法平面为经过所述激光束的中心线且与过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上所述激光入射点的切平面垂直的面;所述吹气管吹出的所述气流在到达所述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之前位于所述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激光束的上方,所述气流的中心线与壳状牙齿矫治器预设切割路径中切割位置点处法平面之间呈第二预设角度设置;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所述气流在所述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上的入射中心点至所述基准面的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临界高度,所述临界高度为所述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上最高牙冠高度的1/2和最低牙冠高度的2/3中较小的高度,或所述的临界高度为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治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大于等于15
°
,小于等于3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治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一压强大于等于0.10MPa,小于等于0.70MP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治器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吹气口中心点和所述待切割壳状牙齿矫治器待切割面中切割位置点处的切平面之间呈第二距离设置,所述吹气装置远离所述吹气口中心点一端的压强为第二压强,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衍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