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除尘功能的改色车膜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改色车膜的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除尘功能的改色车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2018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且以每年2000万辆的速度保持增长。改色车膜又称汽车漆面保护膜,市面上普遍的改色车膜有两种,一是隐形改色车膜,具有自修复功能,但是大多数膜材为透明,不能改变汽车的外观颜色;二是改色改色车膜,膜材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但是不一定有自修复功能,而且颜色单一,不能实现光学变色效果。
[0003]为了满足年轻人个性化消费的需求,以及外观更炫更酷的改色车膜需求。当前改色车膜专注于色彩绚丽的提升,然而由于车辆出行的日常天气情况变化多端,雨水及路上的泥沙扬尘难以避免地被车身沾染,会影响车衣的颜色展示。而需要频繁通过洗车处理焕然一新,且保持时间难以持久,为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改色车膜,该改色车膜除具有原有功能外,还应具备自动除尘保持表面清洁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具有自除尘功能的改色车膜,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自除尘功能的改色车膜,包括离型层、自除尘及修复层、基膜层、光变胶水层、PVC黑/白膜层、压敏胶层和离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为一层透明的PVC膜,所述基膜层顶部设有自除尘及修复层,所述自除尘及修复层为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双组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层,厚度为4
‑r/>30μm且表面成型为具亚微米级的直绒状突起,所述自除尘及修复层顶部设有第一离型层,所述基膜层底部设有光变胶水层,所述光变胶水层底部设有PVC黑/白膜层,所述PVC黑/白膜层底部设有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下面设有离型层。
[0006]优选的,所述基膜层为透明PVC薄膜层,厚度为100
‑
200μm。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基膜层为透明PVC或TPU薄膜层,具有拉伸回弹性,里面的光变颜色可以透过膜层显现出来。
[0007]优选的,所述光变胶水层为光学变色颜料与聚氨酯贴合胶混合的光变复合胶水层,光变胶水层厚度为5
‑
30μm。所述光学变色颜料为云母矿石通过真空蒸镀等工艺制成的无机光学变色颜料(俗称变色龙粉)。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光变胶水层设有光学变色颜料与聚氨酯贴合胶混合的光变复合胶水层,可以实现改色车膜在不同光线角度照射下呈现不同颜色光泽的作用。
[0008]优选的,所述PVC黑/白膜层为黑色或者白色的PVC膜。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PVC黑/白膜层设为黑色或者白色的PVC膜,厚度为100
‑
200μm,可以实现改色车膜的光学幻彩效果更加明显、且降低光学变色颜料添加量在的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压敏胶层为丙烯酸压敏胶,压敏胶层厚度为20
‑
40μm。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压敏胶层设为丙烯酸压敏胶,可以实现改色车膜对汽车漆面的有效贴合保护、不残胶、耐黄变等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离型层为硅油离型膜。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离型膜层可以实现在收卷后储存或运输时,保护压敏胶不粘附到改色车膜的其他层面,方便改色车膜收卷。或者,所述离型层为UV光固化离型膜层。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离型层中涂覆的UV光固化离型剂,可以实现车衣自除尘及修复层表面更加平整、无缩孔、高亮度等作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自除尘功能的改色车膜结构简单,通过现有涂布机设备很容易生产,通过自除尘及修复层表面形成高密度、极细微的直绒状突起,可使得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车身表面的风压在盖层形成自清洁风带,将表面吸附的灰尘和颗粒性污渍被随风带离,由此实现车辆的自洁性。而且该自除尘及修复层还具有具有耐黄变、自修复性能,在轻微的碰撞以及摩擦情况下,均可以通过自修复涂层的功能恢复原有的光滑平整表面;此外,通过设置了光变胶水层,添加了无机光学变色颜料(变色龙粉),实现了改色车膜光学炫彩的特性,在不同光线照射角度下改色车膜呈现的颜色也有所变化,进一步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3]一种具有自除尘功能的改色车膜,包括离型层、自除尘及修复层、基膜层、光变胶水层、PVC黑/白膜层、压敏胶层和离型层,所述基膜层为一层透明的PVC膜,所述基膜层顶部设有自除尘及修复层,所述自除尘及修复层为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双组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层,厚度为4
‑
30μm且表面成型为具亚微米级的直绒状突起。这样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便是:可使得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车身表面的风压在盖层形成自清洁风带,将表面吸附的灰尘和颗粒性污渍被随风带离,由此实现车辆的自洁性。为防止该直绒状突起因本身太过细微而易折断,影响车膜整体外观,可在其自身树脂成型原料中增加纤维材料以强化。
[0014]该自除尘及修复层顶部设有第一离型层,所述基膜层底部设有光变胶水层,所述光变胶水层底部设有PVC黑/白膜层,所述PVC黑/白膜层底部设有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下面设有离型层。
[0015]所述自除尘及修复层为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双组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自除尘及修复层的干膜厚度为4
‑
30μm,自除尘及修复层优选采用邦固化学TM
‑
1106系列热修复树脂。
[0016]所述基膜层为透明的PVC或TPU薄膜,厚度为100
‑
200μm。
[0017]所述光变胶水层为光学变色颜料(变色龙粉)与聚氨酯贴合胶混合的光变复合胶水,光变胶水层厚度为5
‑
30μm,所述聚氨酯贴合胶优选采用邦固化学UC
‑
3134或UC
‑
3234系列聚氨酯胶水。
[0018]所述PVC黑/白膜层为黑色或者白色的PVC膜,厚度为100
‑
200μm。
[0019]所述压敏胶层为丙烯酸压敏胶,压敏胶干胶厚度为20
‑
40μm,采用邦固化学PSA
‑
3600系列丙烯酸压敏胶。
[0020]所述离型层为UV光固化离型膜层,本离型膜层涂覆的UV光固化离型剂优选采用邦固化学UV
‑
3300系列产品。与此同时,另侧表面的所述离型层为硅油离型膜。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在车衣基材(透明PVC或TPU膜)的一面涂布(优选为微凹涂布方式)自修复涂料,烘干溶剂后用UV离型膜贴附收卷。在车衣基材的另一面涂布(优选为刮刀涂布方式)光变复合胶水,烘干溶剂后贴附PVC黑/白膜。然后在PVC黑/白膜的另一面通过刮刀方式涂布压敏胶,贴合硅油离型膜收卷,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除尘功能的改色车膜,包括离型层、自除尘及修复层、基膜层、光变胶水层、PVC黑/白膜层、压敏胶层和离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为一层透明的PVC膜,所述基膜层顶部设有自除尘及修复层,所述自除尘及修复层为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双组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层,厚度为4
‑
30μm且表面成型为具亚微米级的直绒状突起,所述自除尘及修复层顶部设有第一离型层,所述基膜层底部设有光变胶水层,所述光变胶水层底部设有PVC黑/白膜层,所述PVC黑/白膜层底部设有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下面设有离型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除尘功能的改色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层为透明的PVC或TPU薄膜层,且基膜层的厚度为100
‑
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除尘功能的改色车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官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今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