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试验操作台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81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5
本申请涉及一种耐压试验操作台及其工艺,其包括水池、输送件、烘干组件、称重件与备料台,所述水池、所述输送件、所述称重件与所述备料台依次沿气瓶输送方向排列,所述水池中设有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输送件用于将气瓶输送至所述称重件,所述烘干组件用于烘干气瓶且位于所述输送件下方。本申请具以下效果:可提高对气瓶密封性的检测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压试验操作台及其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密封检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压试验操作台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质无缝气瓶广泛应用于充装高压空气、氧气、氮气、氩气等气体。申请号为CN200620044695.4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质无缝气瓶,包括瓶帽、瓶颈、瓶阀及瓶体组成,瓶体分为瓶头、圆柱体和瓶底三部分。
[0003]在生产钢质无缝气瓶时,需要对钢质无缝气瓶进行密封性检测。操作员将气瓶浸入水中,并收集排出的水量,当排水量与气瓶体积不符时,则可能有水漏入气瓶内,气瓶的密封性差,在充装高压气体时会漏气。但是,以该方法检测气瓶的密封性时,只能单个检测气瓶,若多个气瓶同时浸入水中且排出的水与多个气瓶总体积不符时,则无法判断是哪个气瓶的密封性差,从而会导致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对气瓶密封性的检测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耐压试验操作台及其工艺。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耐压试验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耐压试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灌水:将气瓶浸入水池中,通过瓶口对气瓶内灌满水,并密封气瓶的瓶口;S2、烘干:对S1中灌满水的气瓶从水池中取出并烘干气瓶外壁水分;S3、称重:通过电子称重台对S2中的气瓶进行称重,得到与目标重量一致的气瓶;S4、备料观察:观察一段时间内S3中的气瓶是否有水漏出,筛选出没有水漏出的气瓶;S5、后处理:排出S4中筛选出的气瓶内的水,再对气瓶内外烘干,得到密封性好的气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先对气瓶灌满水,再对气瓶的表面烘干,对烘干后的气瓶进行称重,排除重量与目标重量不一致的气瓶,将与目标重量一致的气瓶静置在备料台上,观察气瓶中是否有水漏出,若有水漏出,则气瓶的密封性差,排出密封性好的气瓶中的水并对气瓶进行烘干,以此可同时检测多个气瓶的密封性,可提高对气瓶密封性的检测效率。
[000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耐压试验操作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耐压试验操作台,包括水池、输送件、烘干组件、称重件与备料台,所述水池、所述输送件、所述称重件与所述备料台依次沿气瓶输送方向排列,所述水池中设有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输送件用于将气瓶输送至所述称重件,所述烘干组件用于烘干气瓶且位于所述输送件下方。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压组件可将气瓶压入水池中灌满水,再将灌满水的气瓶放置在输送件上,烘干组件对气瓶表面烘干,气瓶输送至称重件,称重件可对灌满水的气
瓶称重,得到与目标重量一致的气瓶,将重量合格的气瓶输送至备料台上,观察气瓶是否漏水,若有水漏出,则气瓶的密封性差,以此可同时检测多个气瓶的密封性,可提高对气瓶密封性的检测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水池内设有承载气瓶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位于所述升降台上方。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瓶输送至升降台上,下压板可将气瓶压紧在升降台上,升降台降入水池内,以此可将气瓶浸入水池中,可尽量避免气瓶在灌水时浮出水面,可提高对气瓶灌水的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台包括第一升降架、承载板与第一气缸,所述承载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架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壳体与所述第一升降架转动连接,气瓶位于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下压板远离所述升降台的一侧转动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升降架带动承载板降入水中,可将气瓶带入水池中,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承载板的一端,承载板与下压板一同带动气瓶转动,气瓶发生倾斜,以此可将气瓶的瓶口转动至高于气瓶的瓶底,进而方便气瓶内的气体排出,可提高对气瓶灌水的效率,气瓶灌满水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承载板与下压板转动复位,操作员盖上气瓶的瓶口,以密封气瓶,第一升降架上升,可将气瓶带出水池,以此可得到灌满水的气瓶。
[0013]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部连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沿气瓶排列方向分布于所述承载板的两端,所述挡板长度方向与气瓶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升降架顶部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承载板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圆杆且与所述第一圆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杆两端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所述承载板的端部与所述承载板抵接,所述第一圆杆套设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位于所述弹簧远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所述滑移块沿所述第一圆杆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沿第一圆杆往复移动可推动承载板,承载板沿第一圆杆长度方向带动气瓶在水中往复移动,可晃出气瓶中残留的气泡,以此可尽量避免气瓶的瓶口密封后气瓶内存在气泡而导致灌水后的气瓶重量与目标重量不符的情况,弹簧可尽量避免承载板在移动时发生刚性碰撞;同时,气瓶在水中往复移动可晃动水池中的水,可将水池中的水晃出水池,晃出的水以此可带出浮在水上的杂质,可尽量避免气瓶在灌水时杂质进入气瓶内。
[0015]优选的,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热风头与热风机,各所述第一热风头均通过管道与所述热风机连通,各所述第一热风头沿气瓶输送方向分布。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机可提供热风,热风从输送件底部自下往上吹至气瓶上,以此可烘干气瓶表面上的水分,可提高气瓶称重的准确性。
[0017]优选的,还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设置有用于夹持气瓶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连接有转动件,所述干燥箱底部开设有多个下水孔,所述干燥箱侧壁设有多个用于提供热风的第二热风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瓶在称重后,重量合格的气瓶输送至干燥箱内干燥,操作员打开气瓶的瓶口,放出瓶内灌入的水,并通过夹持组件夹持气瓶,转动件转动夹持组
件,夹持组件在转动时可甩出气瓶内的水,同时,第二热风头输出的热风可对气瓶烘干,以此可得到密封性较好的气瓶。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热风头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热风头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干燥箱顶部开口中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从第二热风头输出时,热风沿着第二热风头的出风口方向输送,热风倾斜向上输送可方便排出干燥箱内的水蒸气。
[0021]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上夹板与下夹板,所述下夹板顶部连接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长度方向与气瓶长度方向一致,各所述隔板均匀间隔分布,所述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与所述隔板均分布有多个开孔,所述上夹板通过锁定件与所述下夹板可拆卸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将气瓶放置在相邻两个隔板之间,上夹板与下夹板可夹持气瓶,并通过锁定件锁定上夹板与下夹板,气瓶以此可被夹持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可提高上夹板与下夹板夹持气瓶的稳定性。
[0023]优选的,所述下夹板底部设有第二升降架,所述第二升降架顶部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下夹板一端套设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压试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灌水:将气瓶(1000)浸入水池(100)中,通过瓶口对气瓶(1000)内灌满水,并密封气瓶(1000)的瓶口;S2、烘干:对S1中灌满水的气瓶(1000)从水池(100)中取出并烘干气瓶(1000)外壁水分;S3、称重:通过电子称重台对S2中的气瓶(1000)进行称重,得到与目标重量一致的气瓶(1000);S4、备料观察:观察一段时间内S3中的气瓶(1000)是否有水漏出,筛选出没有水漏出的气瓶(1000);S5、后处理:排出S4中筛选出的气瓶(1000)内的水,再对气瓶(1000)内外烘干,得到密封性好的气瓶(1000)。2.一种耐压试验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100)、输送件(200)、烘干组件(300)、称重件(400)与备料台(500),所述水池(100)、所述输送件(200)、所述称重件(400)与所述备料台(500)依次沿气瓶(1000)输送方向排列,所述水池(100)中设有下压组件(700),所述下压组件(700)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输送件(200)用于将气瓶(1000)输送至所述称重件(400),所述烘干组件(300)用于烘干气瓶(1000)且位于所述输送件(200)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压试验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00)内设有承载气瓶(1000)的升降台(800),所述升降台(800)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下压组件(700)包括下压板(701),所述下压板(701)位于所述升降台(800)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压试验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800)包括第一升降架(801)、承载板(802)与第一气缸(803),所述承载板(802)一端与所述第一升降架(801)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802)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803)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803)壳体与所述第一升降架(801)转动连接,气瓶(1000)位于所述承载板(802)与所述下压板(701)之间,所述下压组件(700)还包括连接杆(702),所述连接杆(702)一端与所述下压板(701)远离所述升降台(800)的一侧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压试验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802)顶部连接有两个挡板(804),两个所述挡板(804)沿气瓶(1000)排列方向分布于所述承载板(802)的两端,所述挡板(804)长度方向与气瓶(1000)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升降架(801)顶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夏康陈伟戴顶峰王海明陈志伟李建波李剑草蒋瑞博金丹萍金冰戴艺林徐超杰戴炜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盾压力容器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